还记得年少时,我们认真包裹的书本么?那时的我们,对书本看重,对知识敬仰和敬畏。
还记得求学时,我们的文字被老师在班级里诵读时我们心底的骄傲么?那时的我们,对作文看重,对文采看重,对真情看重。
还记得,我们的文字第一次变成铅字时,我们由心底升起的自豪么?那时的我们,对清高看重,对自我看重,对亲情看重。
现在,一切都变了。互联网淹没了这个时代。很多时候,我们拥有了速度阅读带来的快感,拥有了各种所谓拆书明星带来的快捷,拥有了阅读广泛带来的博学感,拥有了视频带来的视觉体验和刺激。我们慢慢习惯于此,沉迷于此,全然没有察觉。
技术进步带给人们的便捷是工具带来的效率提升。但,我却觉得,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我们更应该懂得去坚守一些东西。其实,问问我们自己,我们的精神需要这么广度么,我们的意识需要这么快的更迭么?
零碎化的时代,我们以碎片化阅读为自豪,却少有知道这样无法带来深层阅读的深刻。
娱乐化的时代,我们沉迷于每次不知所为的欢笑和快感,却少有对过后虚空的反思和自责。
流量化的时代,我们沉迷于吸引眼球的技巧的钻求,却少有对时间过滤后文字意义的思索。
这样一个时代,原本经典书籍和文献的意义被结构、被消解,我们在逐步甚至已经失去文化的坐标。
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娱乐至死,至死逐利。
可即使如此,不自量力的我,想做一次逆行者。我想与志同道合的写作者们,重拾文人的清高,重温人家烟火下的真情,重走认真思考下的艰辛路,我想与你们一起写下这样的文字,记录下我们心灵成长所走的路。我们一起做逆行者,只希望几年后,十几年后,几十年后,我们再看我们今天写下的文字,不要有莫名奇怪的感觉,不要奇怪我们当时为什么写下这样的文字。
我们来一场约定吧,如果我们还记得我们年少对铅字留下痕迹的敬畏,如果我们还记得我们心底还曾拥有的文学梦,如果我们不想在老去的时候回顾自己的文字感动莫名其妙,我们从此刻就开始重回我们的内心,写下我们心底的文字。
我们来一场约定吧,我们相约明年年中众筹出书。我们的书中的每一篇文字都是我们真实情感的表达,我们感动自己后感动他人,我们为这个世界留下对真情的守候,我们留下对自己走过路的一段记忆。
我们来一场约定吧,我们的作品不论销售情况如何,我们真心留存,读给我们的父辈,读给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知道,这是我们的思索,这是我们真实的自己。
我们来一场约定吧,多年后,我们再相聚,再写下我们对书中情感和观点的感触,再饮茶品酒论当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