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冰雪译文】
孔子说:“后生可畏啊,怎么知道后来者不如今呢?一个人如果到四十、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好呈现,这人也就不值得怕了!”
《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之论语9.23》雏凤清于老凤声孔子曾经️讲过一句类似的话:“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意思是,人到四十还令人厌弃,这人就算玩蛋了。时不我待,读到这些句子不令人心惊肉跳吗?曾子也曰:“年三十、四十之间而无艺,则无艺矣。五十而不以善闻,则不闻矣。”意思是一个人已经30-40岁没啥本事,50岁了也没个所以然,一生也算是废了吧。
钱穆大师说:“古人四十曰强仕,五十而爵。四十五十,乃德立名彰之时,故孔子据以为说。”朱子云:言此以警人,使及时勉学也。就是说,在修德修业上,要时刻努力孜孜不倦方能成就大德,一个人如果年届四十还被见弃,则表明其德甚亏,终难成就大善。
吾辈岂不当自警乎?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吾辈勉之!所以少年们还是要早点惊醒用功学习的好,现在科技如此迅猛,大器晚成越来越难了。像褚时健七十四岁开始种橙子,八十四岁成就几千亩的橙子事业;摩西奶奶八十开始画画,一鸣惊人,毕竟少数。
《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之论语9.23》雏凤清于老凤声【附录文献参考】
《论语注疏》曰:此章劝学也。年少时不能积学成德,至于四十、五十而令名无闻,虽欲强学,终无成德,故不足畏也。
朱子曰: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安知其将来不如我之今日乎?然或不能自勉,至于老而无闻,则不足畏矣。言此以警人,使及时勉学也。曾子曰:“五十而不以善闻,则不闻矣”,盖述此意。
徐英曰:此劝人及可畏之时而努力耳。
尹氏曰:少而不勉,老而无闻,则亦已矣。自少而进者,安知其不至于极乎?是可畏也。
张栻曰:后生可畏,以其进之不可量也。然苟至于四十、五十犹于道无所闻,则其不能激昂自进可知。因循至是,则亦无足畏者矣。辞气抑扬之间,学者所宜深味也。虽然,有至于四十、五十而知好学,如《中庸》所谓“困知勉行”者,圣人犹有望焉。若后生虽有美质,而悠悠岁月,则夫所谓四十五十者将转盼而至,可不惧哉?
《论语正义》曰:人少时有聪慧,为人所畏,至年壮老,学力复充,故人常畏服之。无闻由于无艺,“艺”谓所学之业也。《礼·学记》云:“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学贵不失时,故君子爱日也。
刘宗周曰:君子终身造诣,皆自后生中发轫,从此自弃便无长进之机,必堕落人后者,故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陶侃曰:“大禹圣人,犹惜寸阴;至于吾人,当惜分阴。”
钱穆曰:本章警人及时勉学,而乐育英才之旨,亦可于此深味矣。
《松阳讲义》曰:明季讲家皆云:来对今,只就后生言,将来必强如今日也,不必添我字。此说与《注》背。《注》明云“焉知其将来不如我之今日乎”,刁蒙吉:“我,孔子自我也。”最是。若只就后生言,谓将来强如今日,则不见得可畏。
《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之论语9.23》雏凤清于老凤声【本章书目】
《论语集注》《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正义》《癸巳论语解》《论语全解》《论语学案》《论语新解》《论语会笺》《论语集释》《论语集说》《松阳讲义》《四书拾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