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纪行(一)

作者: 乐山乐水乐无穷 | 来源:发表于2019-01-10 23:48 被阅读22次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六朝古都南京,中国历史绕不开的一个城市,三国时期的东吴、南迁的东晋、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明朝、太平天国、民国先后在此定都。

元旦的南京下了一场小雪,刚下飞机天空飘着雪花,似乎是南京带给我的一份见面礼。虽然有些湿冷,但一点也没影响游玩的兴致,雪后的金陵定是另一番景致吧!

清晨的金陵格外宁静,街道两边高大的法国梧桐,令人印象深刻,在白雪的点缀下,美得不可言喻。一阵风吹来,树枝上残雪簌簌地飘下来,以为又下起来了小雪。

关于这法国梧桐,还有一段故事呢。据说民国第一夫人宋美龄喜欢法国梧桐,蒋介石为表达爱意,在南京街道种满了法国梧桐树,才有了今天这道靓丽的风景线,是不是挺浪漫的。

第一天计划去夫子庙周边转转。夫子庙、江南贡院、乌衣巷都在秦淮河那一块。久闻秦淮河盛名,此次总算能亲眼一睹秦淮风光。

秦淮河,古名龙藏浦,相传是秦始皇为了破金陵的王气,下令挖的一条人工河,后人根据这一传说改称秦淮。

历史上很多诗句都跟秦淮河有关,最有名的那首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秦淮河孕育了南京古老的文明,是南京的母亲河,被誉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

秦淮河两边都是清一色的白墙黑瓦徽派建筑,河中画舫不计其数,宛如一幅江南水墨画。虽然天气寒冷,但仍阻挡不了游客的热情,岸边桥上站满了赏风景的游客,还有不少游客泛舟游玩。

夜色的秦淮河更美,灯火辉煌,绚丽多彩。河面上五颜六色的画舫缓缓地行进,倒影在水面上,桨声灯影的秦淮河,大概就是如此吧。

第一次来秦淮河,可以切身感受到那种深厚的人文底蕴,四大文庙之一的夫子庙就坐落在这里。在封建科举时代,孔子是读书人的圣人,就像释迦牟尼之于佛教徒,耶稣之于基督教徒一样,文庙就是纪念和祭祀孔圣人的祠庙建筑。

夫子庙有大成殿、明德堂等建筑组成,大成殿前有一尊高大的孔子雕像,通往大成殿道路两侧树立着孔子几位贤能的弟子,有种庄重肃穆的感觉。大殿进去可以看到孔子的巨幅画像,据说是国内最大的一幅。画像上方有一匾,写有“万世师表”四个金色大字,为康熙皇帝御笔。

出殿后右手边有一玉兔泉,一位游客正在舀泉水洗手,应该是有什么吉祥的寓意。回来后整理照片发现原来每一个水勺有一条祈福语,像“逢考必过”、“前程似锦”等等,净手后寓意能带来好运。

玉兔泉还有一些历史典故,跟历史上有名的奸臣秦桧有关,碑上玉兔泉几个篆体大字据说就是秦桧的手笔,具体就不细说了。

明德堂是学宫的主体建筑,每月逢朔望,秀才都要到这里听训导宣讲。大堂里有一组编钟,可免费合影留念,上方悬挂的“金声玉振”匾是乾隆皇帝御赐的。明德堂屡毁屡建,现保存下来的是清朝同治年间再建的,可见儒家思想是多么强大。

旁边有介绍中国学校教育发展历史的展厅,内容好多,由于时间关系,没能去仔细研读,走马观花过了下。

古人的书包、字帖,很有历史感,不禁想起了自己的读书时光。读小学的时候,也挎过那种手工缝制的书包,时光久远,虽然书包早已不见啦,但书包的模样还记忆深刻。

出夫子庙时,看见原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为夫子庙重建写的一首诗,写的很好,字也不错。

            断壁重光气势豪,大成享殿逼青霄

          千秋师表流芳远,百代儒林知音廖

            叹风伤麟吊往事,腾龙虎跃喜今朝

            秦淮河畔春常在,贤胜从头品闻韶

逛完夫子庙,江南贡院必须得去下,毕竟是中国最大的科举考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封建社会的年代,普通人要想出人头地,科举是一个为数不多的途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可以想象出科举对于古代儒生的重要性,考上了就一步登天,享尽荣华富贵。古人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金榜题名便是其中之一。

科举自隋朝诞生,于清末废除,延续了一千多年,为国家选拔输送了大批官员,巩固了封建王朝的统治,打破了以前世家大族的权力垄断,日本、朝鲜、越南都有过学习中国大兴科举的历史。江南贡院便是科举发展的一个小缩影。

金陵自古是人才荟萃之地,江南贡院光明清两个朝代就出了800多位状元,10万多名进士,全国半数官员都来自这里,出了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施耐庵、翁同和、张骞、陈独秀等历史名人,林则徐、曾国藩都曾在这里任过主考官。

里面陈列了许多考生的读书用品,还有考生考试的包厢,坐在里面,假装在考试做题,现在我们觉得好玩,但古时候的人们可就不轻松啦,在这里面要考几天几夜的,追求功名哪有那么简单的。

对面的科举博物馆也很不错,文物史料浩如烟海,详细地介绍了科举的发展历程,细看要费些时间,在地下,有四层,里面展出了许多考生的试卷、登科后的捷报,还有历代状元、进士榜单。

除了少数几个,大部分状元都不怎么出名,不过进士中倒出了不少历史名人,他们推动着历史的发展,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科举在现在看来的确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实现了社会良性循环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不论出身尊卑,只要有才学,就有机会步入仕途,参与国家治理。

状元、进士的地域分布特征比较明显,江浙地区优势明显,常年处于垄断地位。江浙在五胡乱华,晋室南迁后,开始成为第二经济中心,文化发展异常繁荣,华夏文化重心自此开始由黄河流域南移至长江流域。

看了考生的考卷,很是惊叹。毛笔字写得都很漂亮。其中中国最后一名榜眼朱汝珍的考卷让人不得不佩服。字迹工整,赏心悦目,都怀疑是印刷出来的,看到有不小心落下的墨汁,才相信这是写出来的真迹。

说到南迁的东晋,不得不提东晋叱咤风云的两位人物王导和谢安。“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说的就是这两位。

王导是山东琅琊王氏士家大族,为躲避北方战乱,衣冠南渡至江南,是东晋的开国元勋,为东晋站稳江南立下了汗马功劳,有“王与马共天下”的声望,足见王导家族的权力有多大。

而谢安则是东晋后期能够守下来的关键人物,领导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淝水之战,击溃了南下的前秦大军,守住了东晋江山。谢安是四十岁才出山,位极人臣。因为隐居在会稽东山一带,东山再起的典故就是这么来的。还有很多典故跟他有关,草木皆兵、谢公折屐都是出自谢安。

东晋是士大夫门阀政治鼎盛时期,皇权削弱,皇帝要统治天下,必须得与有声望的世家大族联合,于是就有了历史上罕见的王谢家族风头快盖过皇帝的现象。

那时科举还没诞生,士家大族权力都是世袭,平民没有机会参与国家治理。当然,王谢两大家族还是出了不少历史名人的。书圣王羲之、咏絮才女谢道韫、山水诗人开山鼻祖谢灵运,还有山水诗人谢眺。

但王谢家族的无限风光,终究是随着时间的流淌消逝在历史烟云中了。“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沧海桑田,世事变幻,乌衣巷王谢的宅邸早已易主,住进了普通老百姓。

漫步在乌衣巷,王谢家族的荣耀只能在脑海想象了,终究未能逃脱衰落的命运,但王谢家族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很多评说的东西。看过王谢两家的族谱就知道这两大家族有多牛,晋书、南史上有传记的就有几十位,出了不少宰相、皇后、驸马,还有书法家、文学家、诗人。另外这两大家族还有些联系,王羲之儿子王凝之的老婆就是宰相谢安的侄女谢道韫,名门望族联姻的美谈。

初中学刘禹锡那首《乌衣巷》,不怎么能体会到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如今亲身来体验,似乎豁然开朗,写得太妙了,野草花、夕阳这些意象无不寓意着乌衣巷的荒凉衰败,曾经王谢屋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入了普通百姓家里,诗人的叹息和无奈之情就能深切感受到了。

大半天时间逛完这几个景点,略显紧凑,有些意犹未尽。秦淮河的韵味,还是得慢慢体会,就像这缓缓流淌的秦淮河,悠闲,不紧不慢。如果有机会,下次一定会再来,再来重新认识下这里的一砖一瓦,我知道,那次不会太久。

相关文章

  • 金陵纪行(一)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六朝古都南京,中国历史绕不开的一个城市,三国时期的东吴、南迁的东晋、南朝时期的宋、齐、梁、...

  • 金陵纪行(三)

    逛完总统府已是中午时分,吃完饭就奔向下一站——中山陵 中山陵以为出地铁站就没多远了,结果走了将近一个钟头。本想把钟...

  • 悉尼美术馆纪行(二)

    上一篇:悉尼美术馆纪行(一)

  • 高原水乡丽江

    高原水乡丽江 ——云南纪行之四 ...

  • 渔家傲……海滨纪行

    渔家傲 ......海滨纪行 几日北风燕山脊, ...

  • 东北纪行(一)

    行程是一个月前定下来的。大冬天去南方还是更北方,这是个问题?思忖再三并征求了家庭成员的意见,最终决定全家出...

  • 云南纪行(一)

    对新事物怀有好奇,算得上不错的秉赋。

  • 台湾纪行(一)

    这个国庆节,我和家人一同来了台湾。我除了来观光风土人情,更希望探访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入台证”的全称是“中华...

  • 清迈纪行(一)

    很多朋友知道我是自己去穷游,回来都问我要攻略,什么必吃必买必逛,如何省钱舒心最大程度地利用好时间金钱,如果...

  • 中欧纪行(一)

    (一)渴望那片蓝 到欧洲去,这是我们几个闺蜜一起“密谋”良久的事。大约是十年前就提起了吧? 许多年过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陵纪行(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xt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