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状态的三级评估

作者: 王秀美心理咨询师 | 来源:发表于2018-09-01 16:52 被阅读191次

    作业:复习心理健康的评估,并我们讲过的各种评估方法,诸如幽默和撒娇等。您能提出一种评估心理健康的方法吗?

    当我们面对求助者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判断这个人是死的还是活的。当然,这里说的死活是指人的心理的死活。我们可以根据对方眼神与我们的交流来进行判断,如果对方与我们有眼神的交流,那么证明这个人是活的;如果这个人与我们没有眼神的交流,那么说明这个人是死的。我们咨询师面对的首先必须是活的人。可以说,大多主动来到我们面前的人都是活的人。大多被别人推着拉着来的属于死的,尤其是那些低着头不肯说话不敢抬头看人的更是如此,至少在那一刻,他在我们的眼里是死的。

    心理健康犹如盛开的花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非常有效的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人对目光很难做到随意控制,人的态度,情绪和情感的变化,都可以从眼睛中反映出来。眼睛是内心情感的灵敏指示器。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身体语言沟通方式,其他身体语言沟通也与目光接触有关,人际沟通如果缺乏目光接触,那么就会成为一种令人不悦的困难过程。有句老话叫——哀莫大于心死。一个心死了的人,眼睛是无神的,不聚焦的, 是很难跟外界互动的,他人也很难与之建立关系,所以这种人如果不是主动找我们心理咨询师,我们还是尽量不要主动去接触。

    说个例子,六年前,大哥刚刚亡故的时候,我谁也不想搭理,也不愿跟任何人说话,别人一句无心的话就想哭。别人主动接近我,我也觉得特别难过,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终于慢慢走出那段阴影。我想如果那时家人真的给我找个心理咨询师,我也不见得会去做咨询,因为我压根不想跟任何人交流,天天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上班,下班,休息,自己跟自己在一起。

    从时间纬度上来说,活在过去的人属于抑郁,抑郁是对过去的悔恨,活在未来的人属于焦虑,焦虑是对未来的恐惧。上个例子中的我就是活在对于过去的悔恨中,悔恨自己为什么不能在大哥生前跟他和解?大哥的亡故是否有我对他误解的缘故在其中呢?

    好烦

    无论是抑郁还是悔恨,心理状态都是死的。只有活在当下,才是活着的状态。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大哥已经走了,悔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那么活在当下,把握好当下,珍惜眼前的生活,把日子过好,把父母照顾好,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吗?

    对于心理状态活的人,又分为正常与异常。判断的标准是——郭念锋教授制定的三原则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因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必须与客观世界保持一致。如果一个人坚信他看到或听到了什么,而客观世界中,当时并不存在引起他这种感觉的刺激物,我们就可以认定他的精神活动不正常了,他产生了幻觉。假设Q天天码字,他听到朋友们都说他写的好,还获奖了,而在现实中,这是并不存在的事情,那么我们就说他产生了幻觉。

    如果一个人的思维内容脱离现实,和思维逻辑背离客观事物的规定性,并且坚信不疑,我们就可以认定他的精神活动不正常了,他产生了妄想。还是Q,他天天码字,写了不过几万字,也从来没有发表过。可他觉得自己已经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作家,艺术家,而且对此坚信不疑。我们就可以判断他基本是妄想状态。

    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冲突与实际处境不相符合,并且长期持续,无法自拔,我们就可以认定他的精神活动不正常了,他产生了神经症性问题。Q每天都写,坚持投稿,但是没有收到任何回馈,他就特别难受。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个伟大的用文字书写科学的艺术家,应该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他的文字只所以没有发表,就是编辑妒忌他,对他有意见,想要打压他,所以压着他的稿子不发表。

    这才叫心理健康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虽然人类的精神活动可以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但是他自身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Q很喜欢写作,写的也很好。他也想通过写稿挣点稿费,但是他写了,就是不投稿。或者是知道应该写好,别人也觉得他写的挺好,但他就是不投稿,还想着投稿挣钱。这已经是认知,情绪,行为不协调,认为对却不去做,能做好却不去做都是一种不协调。这也很容易变成神经症或精神病。或者很难过的告诉别人我得奖了,我很开心。或者很开心的告诉别人我被退稿啦,我很难过。这都是心理活动的内在不协调,都属于异常状态。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在长期的生活道路上,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这种人格心理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如果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下一个人的人格相对稳定性出现问题,我们也要怀疑这个人的心理活动出现了异常。就比如老王这个人,一贯的被大家称为是吝啬鬼,老抠。这么多年来,除了家里买房买车,最高消费没有超过千元的。冬天最贵的羽绒服,也不过五六百块,这么多年了,就只买了一件。其余的,大多都是百儿八十的买一件,还要穿好几年。就这样一个老抠的人,从去年到现在为止,在学习上已经投入了接近10万,得知情况的朋友们都说老王疯了。一个人花钱的习惯,其实是长期养成的,也是很难改变的。他们只所以会觉得老王疯了,就是因为在他们认知的范围里,没有找到足以使老王花钱如此大手的原因。其实老王到底为啥变大方了?一定是有老王自己的原因,只不过是不想广而告之罢了。

    区分很简单。

    这三个标准,只要有一条不符合,那么我们就可以判定这个人的心理是异常的。三条都符合,我们就可以判定这个人的心理是正常的。我们心理咨询师面对的是正常的人。在正常情况下,又分为健康和不健康。评估的标准有好多,可以用幽默或者撒娇,比如一个懂得幽默的男人,一个会撒娇的女人都是心理健康的人。如果在某些情况下,我们真的需要面对一个心理异常的人,对于心理异常的人我们要顺着他说,比如强迫症的人强迫自己洗手,就让他洗好了,如果让他尽情的洗,他可能反而会不洗了,每个人都不愿意被别人强迫嘛。但是如果你强迫他不洗,他可能会越发强迫自己去洗,适得其反,不但达不到想要的目的,反而会更加重了他的症状。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曾从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准是——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我们的教材把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形式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相对稳定的状态。

    对于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很多。许又新教授提出心理健康可以分用三类标准或从三个纬度去衡量,即体验标准——体验标准是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主要包括是否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等等。就比如第一个中的老王在面对大哥病故的情况下,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走出来。其实那三个月,老王的心理是不健康的。

    也可以这样判断

    操作标准——操作标准是指通过观察,试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一个的社会效率比较高,社会功能良好,能正常的上班,上学,工作,交朋友。我们就可以判定这个人的心理是健康的。

    发展标准——发展标准着重于对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

    郭念锋教授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分别是心理活动强度,心理活动耐受力,周期节律性,意识水平,暗示性,康复能力,心理自控力,自信心,社会交往,环境适应能力。

    这十个标准,我们需要有对比,也就是有参照物。比如关于自信,花姐姐虽然55岁了,但是她能够自己开着车四处去学习,购物啥的,而我拿到驾驶证也好多年了,当初学证的时候,教练还说我在同期的学员中悟性是最高的,但是拿到证以后,我从来不敢开车。即使被强逼着开次车,也是战战兢兢的。所以在开车这方面,花姐姐的自信心就比我要强好多。

    关于康复能力,比如在面对大哥病故这件事上,我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修复好自己的情绪,但是姐姐对于这件事情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我们两个的心理康复能力相比较,谁强谁弱也是不言而喻的。

    对于心理健康的人,我们可以讲道理,但是对于心里不健康的人,我们要用心理的方式来处理,比如可以多用提问,尤其是疑问。这个时候,尤其是对方处在情绪中的时候,你跟他讲道理是完全讲不通的,不但讲不通,还有可能触发她的情绪更加的激化。

    这也是标准之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总之,你有千变万化,我有一定之规。规是规则,在规则范围内,灵活处理。这也是考验我们每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规条,活学活用才能在行业活下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状态的三级评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eu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