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提升幸福感 | 分类和删除

作者: iNotes | 来源:发表于2016-05-01 20:53 被阅读112次

    好话说在前头:

    昨天说我要开始放大招了,如果你能耐心看完这些比较长的推文,麻烦你务必给自己点个赞!

    今天的话题我试过很多次,表示很有自信,如果按我说的做,真的能立马提升幸福感。(除非你和我的基因区别太大。。)

    好了,下面开始:


    让自己倍幸福的事情有很多,现列举两个:

    • 自己喜欢的偶像现在还活着,还活得很好很嚣张。
    • 自己苦苦思考的问题,发现早就有人想过,并且总结得很好了。

    对于我的第二方面的幸福,一个是GTD,一个是分类系统。

    GTD:

    我当时的困扰是:每次想专心做点什么的时候,总是想着“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是不是自己没考虑好”,“等等我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不会有人有什么急事找我吧”,等等类似的事情,效果就是自己根本没法专心,处在一个非常极端的信息焦虑中。后来就思考解决办法,怎么减轻自己的压力,让自己过得更从容一点,从而工作学习都能专心。思考结果的核心是:设计一个系统出来,把自己的事情存在这个系统中,然后就能把自己脑子解放出来专心做事。

    后来才知道,早就有人被这个问题困扰过了,他叫戴维·艾伦,而且他整理的系统很吊,还写了本书叫《get thins done》,这也就是GTD的出处。但虽然他的系统更吊,但跟我想出来的核心思想是一样的:把要做的事全部放在一个可靠(可不可靠指的是自己信不信任这个系统)的系统里,从而解放大脑。

    分类系统:

    这是自己纠结了很久的问题,当时思考的结果是:1. 要根据我在“决策的流程”里写过的那样,从自己的目标集出发来决定分类;2. 一切以实践为准,→做出来一个能用的分类系统,然后根据实际需要修改润色;3. 想出来一个模板,在所有地方都用。

    后来发现,也早有很多人研究过这个问题了,而且大家也都觉得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今天,我就重点总结一下,一个好用的分类系统,到底是什么样的;另外还有一个更易操作的利器可以配合使用:删除。

    一、 分类系统


    首先说明一下,关于分类系统的构建,我们最终的成果是需要两个东西:

    • 一个是白手起家/从头思考和设计一个分类系统出来。
    • 另外一个,生活中大部分的项目,我们都没必要白手起家/从头思考,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设计好的好用的模板。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修改、删减。

    下面一一介绍:

    1. 定义:

    分类即:

    按某种属性进行归类。

    【当我看到这个定义的时候,立刻想到了模式识别。没错,早就有一帮人试图用一种最高效率的算法来实现分类过程了。后面我会介绍。】

    2. 好处:

    • 可以更好的分析行为(知道自己现在在干的是哪类事情,对长远的大分支有什么用)
    • 快速归档。
      • 找东西更快。(降低时间成本)
      • 降低成本(金钱)。(因为归类好的话,可以让每个东西都有刚好够用的配置而 不浪费)
      • 让思维清晰。

    3. 怎么设计一个分类系统?(从头开始思考)

    首先说算法/方法论是什么? → 即流程和原则【定义一定要清楚到随时可调用的程度】

    流程(下面的流程和模式识别里的流程几乎是一样的 → 我们在使用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设计出来的分类系统设计流程【括号里是模式识别里的术语,没括号的话就是两者重合】):

    • 收集(数据获取)
    • 特征提取(总结事物的属性)
    • 收集一些样本,进行训练,看按哪个属性、哪些规则分类比较好。
    • 选择效果最好的一个(好不好看疗效,目标集是:找东西快、思路更清晰、能快速归档), 确定分类规则,并分类。
    • 定期维护系统(确保分类系统正常运行)

    原则

    • 最重要的原则:要保证所有东西都有地方放,即全包含。
    • 何时需要分类(如果你只有三个东西,就别费劲分类了。。。)
      • 总数量超过20。
      • 涵盖主题超过5个。
    • 层级:
      • 最多5层;
      • 每层要在3到7个之间。
      • 如果再多,那就把最后一层按日期、大小、名称线性排序就好。
    • 可以分层级,但东西不多的话直接把最底层的东西,标上层级信息,然后铺到一个平面上来就好。像这样:
      (图片来自:http://blog.vsharing.com/journeyman/A848471.html
      image_10.jpg
    • 命名:
      • 所有东西,都立刻命名,不要在电脑里留下“新建文件夹”。【简单的路越走越难走,困难的路越走越容易。】
      • 尽量简单
      • 反映一定的类别,如「时间+类别+主题」,而不是「111」或「aaa」这种懒得思考式,再或者「dsfsdfdsfgdg」这种群魔乱舞式。。
      • 可以定义自己的个人符号和喜欢的颜色来区分类别类别。
    • 分类完以后,记录自己的分类原则和目录树
    • 多重分类(分类是按属性分的,那如果一个东西有多个属性,分到哪一类里呢? 比如编程既是学习又是工作怎么办?)
      • 相关目录(以一个为主线,在其他地方把主线的链接放进来就好)
      • 实践才是硬道理,能让自己思路清晰、快速归档、快速找到东西就行,先让系统运作起来,然后可以以这三个为目标进行进一步优化。
    • 搜索:
      • 东西多了以后,通过分类来找东西就不够好了,更有效率的是:标签加搜索,比如为知笔记那种(为知笔记还有全文检索,更强大)。搜索工具的话:用evertything就好。秒(其实根本不到一秒)搜所有文件。【放心去用吧,水爷推荐的东西不会差。】
    • 不断完善:先有个最小系统,然后需要修改或添加再不断完善。
    • 定期整理维护,让自己信任这个分类系统,能放心、快速地把新的东西放进来。

    4. 一个好用的模板

    《仓鼠革命》中提过一个「强力底稿」,我翻译一下,其实就是:

    可复用的分类模板。

    就是说围绕自己的目标体系,形成一个固定的分类模板,然后在需要分类的几乎任何方面都用这同一个模板,当然,在这个底板上加以修改和删除可能也是需要的。

    目标体系的话,前面链接里那篇文章提到了六大目标体系,我觉得挺好用,把其中的废话删了,就成了水爷风格的这种:

    • 事业:最想完成的事 → 比如努力让大家无限时间无限享受。
    • 理财:努力实现财富自由。
    • 家庭:是对a、b的后山、支持。
    • 学习成长:是实现a、b的源泉。
    • 人际关系:是个资源宝藏+快乐源泉之一。
    • 健康休闲:这是一切的基础+ 终极目标之一。

    怎么用:

    • 所有地方都尽量用这同一种模板建立。
    • 在这六个的基础上,下一层级可以再细化分类。
    • 东西不多的话直接把最底层的东西,标上层级信息,然后铺到一个平面上来就好。(这个前文说过)
    • 用不同颜色区分。
    • 前面可以加数字,来进行强行排序。(电脑和手机系统是优先按第一个数字排序的)

    5. 其他想说的

    我在微信平台的《佐藤可士整理术》里讲过书里的核心思想,其中几条是:

    • 决定“外框”,统一规格→ 统一化地分类归档。
    • 决定物品的固定位置;
    • 用完立刻放回固定位置。

    我们的分类系统,怎么才算好呢?

    • 拿来一物,能瞬间知道该把它放哪儿。
    • 闭上眼睛,能瞬间知道这东西在哪儿。

    二、删除


    前面说的分类体系是让自己周围环境条理的必要条件了。

    现在就引出分类系统的好帮手:

    定期扔东西/删东西。

    每次打扫除之前我们都不情愿,但每次扫完之后都会有一种畅快的感觉吧。

    但删东西/扔东西,有一个核心问题,相比聪明如你早就想到了:

    这个东西我到底扔不扔/删不删?

    留着吧,占地方,影响我心情,尤其当你还是个强迫症晚期的时候。。;
    删了吧,不确定以后还会不会用到了。。真是纠结。

    还是一样,这个问题我们伟大的前辈们早就想过了,比如这个就很好用:

    如果不能决定是否扔,那就放到一个“等待空间”,然后设定一段时间,看看使用这些东西的频率。频率低的就扔。——《佐藤可士整理术》之水爷翻译。

    对于删除和扔东西这个问题,其实更关键的是另一个问题:

    你要保证自己真的是定期删除/扔东西,甚至对于某些地方,你要定期保证“篮子是空的”。周期性地更新,才能保持一个好的心情。

    比如你的手机通讯录,这个你就一个月或者更久整理一次就好,把没用的号码删除了,把经常联系的朋友归个类;但对于你的邮件收件箱来说,每天把它清空,真的是个提升幸福感的立竿见影的好办法;对于我来说,我做得更绝,微信聊天记录和手机短信我都会定期删除,只留下极少数几个重要联系人的聊天记录(微笑脸)。


    核心内容就介绍完了。

    但是,我说了这么多,如果你不去建立自己的分类系统或者真的定期删除的话,那也白瞎。毕竟“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就是因为不做不行动啊!

    下面我就再给出更具体一些的方法论,大家都来实践一下,有不好的地方,我们继续讨论:

    • 我列的那六大目标是从那篇文章里得来的,不是我发明的,我觉得基本对每个人都是适用的,大家可以直接拿来用啊。我们生活中地方绝大多数地方都能用这六个大框架套的。
    • 如果六大框架不适用,那就按我给的模式识别分类流程来尝试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分类系统啊!
    • 对于删除的话,关键就在于两点:
      • 给自己约定好删除的原则,等待空间的东西,等待周期是多少,频率低于多少自己就可以扔了,这个自己约定好的话,就可以开始有计划的扔东西了。 【少,即是多——水爷】
      • 提醒自己,周期性地整理、删/扔东西。

    方法论小结完了,那用在哪呢?

    下面我就枚举一下,今天开始你就马上能动手开始整理的地方,我希望,你看着看着,就会马上迫不及待地想要去重新自己的生活环境了,以前没经过好好分类整理的环境,明明都是水深火热的好嘛。。

    来了:

    • 邮件文件夹:1. 分类;2. 分类完以后,你还可能设置收信规则,把收件箱的邮件自动放到你的文件夹里,而不用手动移动了。


      收信规则.png
    • 联系人:
      • 手机通讯录
      • qq通讯录
      • 微信
        • 通讯录
        • 收藏标签
        • 联系人标签
    • 电脑文件夹
    • 浏览器收藏夹
    • 抽屉
    • 书架
    • 知识体系(比如为知笔记、onenote,或者你的纸制笔记本啦。。whatever)
    • 时间管理:给自己的行动一个属性标签(今天去约妹子,这个标签属于家庭;明天去打游戏,这个标签就是健康休闲)
    • 网易云音乐的收藏夹
    • 随身携带的包
      。。。。还有很多。。。。

    还等什么?!快去把自己的生活环境更新一波!


    微信首发,扫码关注,欢迎扩散:iNotes

    iNotes.jpg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瞬间提升幸福感 | 分类和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gk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