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生活心理心理专题推荐集
爱情心理学Ⅱ——能被抢走的都不是真爱么?

爱情心理学Ⅱ——能被抢走的都不是真爱么?

作者: 卢安克 | 来源:发表于2018-07-09 13:10 被阅读446次

    前两天有人问我,一篇文章可以讲完的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分成两部分来写?真的是因为欠更么?(这位朋友很懂我)

    当然不是。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前一篇文章所罗列的两个问题:“喜欢一个人,就一定要告诉ta么”和“我是因为什么才决定和ta在一起”针对是面对一段初始恋情还未展开的群体,而今天的这个问题,面向的受众则是经历过爱情,却也在爱情中受伤,不知所措的你们。

    能被抢走的,也有真爱

    在开始这个问题的讨论之前,我们先对“真爱”下一个定义,最官方的定义是:真爱是真诚、真实的爱,与年龄性别种族无关。但我觉得,这并非是各位想要听到的答案,说得更切合我们心理期待一点,真爱在我们眼中就是天作之合:除了你,世上无人再如此与我相契合。

    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我们曾如此相爱,从未想过分离,为什么最后的结局却让我们始料不及。

    本篇文章,我们将从生物进化、个人认知、精神观念三个层面分析这个问题。

    生物进化:男女性的双重繁殖策略

    抛开浪漫观念里的爱情,我们先细化上一篇文章中的“情侣绑定”,来讲一讲人类爱情的起源:在古老的灵长动物部落里,最初是不存在固定配偶之说的。

    哪怕是两人相见甚欢,翻云覆雨过后,养育孩子的重任也将只有女性一人承担。在茂密雨林的生活的她们,没有过多的天敌,把孩子安置在窝里便可以自己出门寻找食物。

    但随着地壳变化,祖先所生存的雨林变成了平原,一部分的灵长类被迫从树上下来,为了生存需要解放双手,但抱着孩子没办法寻找食物和躲避猛兽,甚至也都很难保证自己的生存。

    其二,针对于女性,其固定的盆骨大小导致“大头娃娃”无法正常产出,憋死腹中,因此最初被生产出来的都是“早产儿”,照顾性成熟需要上十年的“早产儿”对女性来说非常困难。这时候女性需要固定一个伴侣来和自己一起养育小孩。而对男性来说,虽然为了基因的传递选择越多的性伴侣越好,但由于女性单独抚养小孩的失败率很高,为了确定自己的性伴侣生的孩子是自己的,所以男性也开始需要寻找一个固定的伴侣。

    这也是男性的“双重繁殖策略”。

    之所以在这里把前一篇文章提及的概念加以补充,是希望帮助大家回顾的同时,也让大家明确一个事实:男女性从生理层面都并非是忠贞的动物,在我们的基因深处都埋藏着自我生存的基因。

    那么问题随之而来,男性在伴侣选择上面考虑的是后代的质量以及数量,那么女性考虑什么呢?

    生存、以及亲代投资。女性既希望找有稳定食物来源的伴侣,又希望找基因优秀的伴侣。

    举个例子来说,女性现有两名追求者,一个是身体健硕但家境贫寒的屠夫,一个是衣食无忧但体弱多病的书生。那么女性会选择的策略是:在衣食无忧的书生家养活自己和拥有良好基因屠夫的孩子。

    女性会选择一个有稳定生活来源的长期伴侣,又会去找一个基因优秀的男性做短期伴侣;有的女性会在这两者之间犹豫徘徊。这是女性的“双重繁殖策略”。

    结合了这几点,你的真爱被别人抢走,如果真的发生,其实也并不值得抱怨。

    从生物进化角度来说,也是情有可原的,没有必要站在所谓“道德的制高点”去抨击。恨的同时,不如也找找自己的问题,这才是最实际可行的处理方法。

    如今的很多人都还在追求理想化的爱情,没房没车没积蓄,结婚的原因仅仅是因为“爱”,但光有爱是不够的,没有物质,如何生存?孩子靠什么养活?这也是如今离婚率远高于结婚率的原因,即便我们是真爱,我也不能仅仅为你和我着想。

    当然,如果你非要举出那种夫妻二人粗茶淡饭,一箪食一瓢饮足矣的二人生活来反驳。作为小样本数据的它们也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与此同时,我们现在所谈论的也只是基因层面的原始本能,是解释这个现象最本质的基础罢了。而如果想要从本质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个人认知的角度去看待。

    个人认知:真爱就一定要在一起么

    在我们如今的观念,好像就已经认定了这一点:真爱最后是注定会在一起的。但实则不然,最为熟悉的一句话好像就是:爱,要学会放手。

    如果还不确定能不能给自己爱的人幸福,我们往往都会用各种理由把爱人逼走,这种狗血的电视剧情节我就不举例了。而针对于这个概念,我觉得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电影《前任一》。

    前任一中,深爱着孟云十四年的罗茜最后心死,与那个不是她最爱的人结了婚,几年后两人的再次碰面,有这么一段对话我感触颇深:

    孟云,我后来想,以前之所以那么纠结,可能,是因为我们真的没有好过。

    嗯。我想啊,如果我俩真的在一起了,很有可能会破你最短时间分手记录。

    哥们儿。祝你幸福。

    你也是。

    从最后二人祝福的眼神里,其实可以看到很多东西,无奈、自嘲,以及自圆其说,我不敢说两个人都已经放下,但起码,这是一种心理上充满仪式感的告别。

    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这种经历我也有过。我有一个认识了快五年的异性朋友,我们默契十足,同时也性格互补,在最初认识的那段时间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上演了那些在电影里的各种缘分般的邂逅。我们身边几乎每一个朋友都撮合过我们,包括我们自己也时常在互嘲:身边有一个这么优秀和搭配的人,怎么自己就没有考虑过呢?

    在我们相识的五年里,她谈过三次恋爱,我谈了五次,有时候分手了,她跟我表白,我没有接受;有时候觉得自己想清楚了,我去找她表白,最后她一句“你真的想清楚了么”又把我给问懵了。

    彼此喜欢,却也在彼此拒绝,这是我俩最有默契,也是最不默契的一点。

    几个月前,她又找了一个男朋友,对他很好,很宠她的那种。

    一个星期前,她突然给我发短信:我喜欢你。

    你喝多了?

    没有。我是认真的。

    然后呢?作为一个有男朋友的人?这种话不是你随便说说就完了的,你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甚至换取不来任何结果,慎言慎行,我就是你的前车之鉴。

    我分了,没有男朋友。

    ……

    你曾经喝醉了,跟我说的那些话“如果十年后,你我都还是单身,到时候可以考虑下我们是不是能真正接触接触”是认真的么?

    人们总说酒会让人醉,但我觉得并不是,酒精会让人变得勇敢和真实,直面自己的内心,不计较结果,说想说的话,做想做的事。我后来回忆了很久那天醉酒的事,以及对于她的感觉,最后总结出来的。在那一刻的感觉如今看来,爱是一种时刻,更多的还是遗憾而已,爱而不得。

    像罗茜说的:以前之所以那么纠结,可能是因为我们真的没有好过。

    仔细回忆一下我们曾失去爱情的场景,不是因为爱而不得,而是因为得到后却陷入深深的自卑,总是觉得天下人都是自己情敌,需要我去一一作比较:与社会人士相比自己没有经济能力,与帅哥相比自己没有高颜值。最后比较下来,就好像在这段关系里,除了爱和关心就什么也都没有了。

    但实际上,在这段关系里,最初能有爱就足够了。两个人相互喜欢,表明了心意最终却没有在一起,我们经常把它归结于:之所以没有在一起,只是因为你还没有遇到那个想倾尽一生去爱的人。

    以前之所以那么纠结,可能,是因为我们真的没有好过。

    我们也会忽视一点,越是爱,越是自卑,即便高傲如天鹅的张爱玲,也会低下头来:“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 

    我们总在权衡自己能不能给爱的人的幸福,与世界百态比较,发现自己比不上很多人,最后甘拜下风,慢慢把自己看作恋爱的累赘。大学里最常见的两种人,一种花花公子,对于恋爱随欲而为,凭借感性做事;一种老实较真,对于恋爱充满责任感,结果就是拱手让出,从未考虑过另一半的感受。

    不同的环境和阶段,对于爱情的定位是不同的,在大学里的爱情之所以被很多人看作是玩玩而已,是因为这种爱情模式并不全面,缺乏经济基础和时空间距离,很多因素都还有待考究。

    大学恋爱的核心观念在于成长。想要在这么一个阶段实现很多社会人都调和不好的爱情物质化的满足,无异于是让一个没毕业的初中生去考四六级,能力和境界不在一个水平。

    当然,对于大学恋爱的定位产生问题,让真爱被抢走其实算不上核心的原因。在大学里,“真爱如狗”甚至是把自己卡死在爱情初始阶段的核心原因就是小说电视剧看多了,把“年轻”当成自己最大的资本。

    把这句话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反正我还年轻,我一定不能将就,我一定要找一个符合我种种、种种要求的对象,即便是找不到,时间也还长,总会遇到的。

    在20岁花季年龄飘动的我们,有外貌资本的总觉得别人配不上自己,没有外貌资本的总觉得别人不完全符合自己的预期。但我们往往会忽略:再真的爱情,也需要长时间的磨合和一定的妥协。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经济学家DanAriely便做了一个有趣的配对实验。实验对象是男女各五十位的年轻单身男女, 1到100数字的卡片,单数贴在男生背后,双数贴在女生背后,男女均看不到自己背后的数字。他们需要找一名异性配对,相加的结果越大,既可以获得越多奖金。

    实验开始后,分数高的遭到周围人的疯狂追求;而分数低的人则总不被人待见。因此,分数高的开始不断观望,拒绝高分者;分数低的开始献出自己奖金的份额来获取比较优异的配对。

    最终的结果是,分数最高的那一部分人所找到的却是六七十分的伴侣,而其他配对成功的同学背后分数相差却没有超过20分。

    但与此同时,这个实验所体现的不仅仅是爱情里面的对等原则,也同样表现了很多交往之间的个人选择:

    1. 多资源的自我优越性。越是资源丰富越是挑剔,不愿意将就。

    2. 分数低的人去追求分数高的人总是极为艰难,并且要付出更多更多,当然事实上努力也很难改变对方也愿意找分数更高的人的局面。

    在过去的年代,物品坏了都想着修好,不似现在,动不动就想换掉。不妥协,也不“将就”。

    有资本,意味着始终有选择。

    就像《前任3》中林佳说的:“两个人散了,不过是一个以为不会走,一个以为会挽留。”

    孟云:广告公司创始人,青年才俊,业务能力突出。

    林佳:文艺女,颜值高,外柔内刚,气质清雅。

    两人足够优秀,也足够骄傲。

    电影一开场,林佳来回在房间里晃悠,希望孟云挽留。

    孟云在沙发上左右偷瞄,以为林佳不会走。

    对林佳来说,“女人不像男人,最好的年华就这几年”,我现在处在这一生最“值钱”的时候,再晚点儿,就贬值了。再不骄傲,就骄傲不起来了。

    对孟云而言,更是如此。正值而立之年,身价不菲,且有着突出的外形条件,外面还有那么多的精彩等着我,我干嘛非要受这委屈?

    这一点在电影里得到了很真实的体现:不论林佳还是孟云,在分手之后,都迅速有备胎主动往上凑,完全不费什么力气。

    因此,从大学这个环境来看待“被抢走的爱是不是真爱这个问题”很多时候都是我们自己“作”出来的。

    那么,在爱情里的价值究竟如何才算得上是平等呢?

    这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

    精神观念:男女地位不对等,价值观差异

    继续拿《前任三》这对大家公认的真爱举例,孟云与林佳最初相恋时,也还算得上知暖知热,相互理解。

    孟云要创业,林佳坚定的对他说,老公你勇敢去闯,家里有我呢。公司装修,林佳在影院门口等到影片放映结束孟云才来,林佳也表示理解。

    林佳身体虚弱,孟云备了很多药,将之分类装在一连串的塑料兜里并做了明显标识,以方便林佳取用。她对芒果过敏,孟云从此也不再吃芒果,以免亲热时影响到她。

    怕黑的林佳,无论孟云加班到多晚都不会催他回家,也从不怀疑他会做任何出格的事。

    整日忙到昏天黑地的孟云,仍能接受林佳不时冒出的小脾气。吵架时,总是他在哄她。

    那时候,他们一起煮面、一起画画,心是在一起的。

    后来为什么不一样了?

    孟云说,太累了,男人真的太累了。是不是每个女人都这么敏感,缺乏安全感?

    林佳说,太苦了,女人真的太苦了。我需要他多花时间陪我,来证明他还爱我。

    就像是手机地图的出现让我们丧失了辨别方向的能力,爱情里安全感的需求如果一味地从别处获取,注定会成为一个丧失主动权的人。

    林佳感觉到自己的价值甚至是魅力,在卯足了劲往前闯的孟云身上已经大不如前了。

    跟六年前相比,孟云的身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已经是个成功的企业创始人,而林佳却依然继续做着她的文艺女。

    一个持续往前,一个原地没动,圈子越拉越远,自然也就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

    你要的,不再是我要的,除了改变自己,我也不知如何满足你。可关键问题是,我还不想、也不知该如何改变自己。

    所以当林佳在咖啡馆见到孟云的新欢王梓时,她的情绪决堤了。

    在林佳眼里,王梓就像是一个愿意为孟云改变自己一切的自己。

    可悲的是,自己却回不去了。

    也是孟云没有选择改变,后来他也错过了王梓。

    孟云说,如果时间能重来,我一定像对待王梓一样对林佳。

    时间当然不会重来,孟云的潜台词也和林佳一样清楚:时间不重来,我同样不想、也不知该如何改变自己。

    最后孟云和林佳都变了,他们是因为彼此而改变,却改变成为了别人的人。

    正如主题歌《说散就散》里的那句歌词:因为成长,我们忽而间说散就散。

    成长的是什么?

    在这里,成长是两个人都已心照不宣:我们走远了,灵魂不再相契,也不再是对方需要的那个人。

    他们相爱么?

    只能说曾经爱过,这就像我和那位朋友一样,爱是一种时刻,一旦这个时间过了,剩下的就只有遗憾。

    这种遗憾,是扮至尊宝喊着“林佳我爱你”的孟云,也是对芒果过敏却一直吃芒果的林佳。

    在我看来,这不是惩罚,也不是挽回,是一种仪式感的告别。

    这也就是“体面”的来源。

    真爱,没有天作地和,有的是定位、理性、磨合、自信,还有合理认知。

    To be continue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情心理学Ⅱ——能被抢走的都不是真爱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gz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