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从其他老师那里取得真经,说一年级的娃娃们要靠哄。现在看来,其实高年级的孩子也需要哄。现在就来列举几个例子。
事例一
前些日子,道德与法治老师和我们谈起了一件事,说是在上课期间,他为了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于是承诺学生给学生糖果。结果在这个承诺作出之后,班上涌现出了一大批举手的人,更重要的是,其中有一个孩子平时话都不愿意多说一句的,竟然也举手了。当时,我们不得不感叹,这糖果的威力实在是太大了。
事例二
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一些知识的记忆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就是在记忆知识的过程中,可是让我们办公室的老师们吃了不少苦头,也难怪很多老师都抱怨说这一届学生背书背的太慢了。可是,即使他们背得再慢,我们还是得在后面想方设法使劲催着他们记忆啊。于是,我就对一些组长们说到,你要是在何时将知识点背到了何处,就给你一颗糖。结果学生听了,背诵知识点的激情立马就激发出来了,比如前几天问一个组长时,她才背一个课时,今天再去问,她已经背到第五课时了。这里要说明的是,她之前背的那个课时可是用了好几周的时间,结果现在才用几天就蹭蹭蹭地背了四个课时,所以,他们真的是背书背得慢吗?我看不见得。
事例三
某班有一女生,上课不爱学习就算了,重要的是她上课总喜欢在教室里到处乱逛,经常性的影响到其他人学习。去年,她的家长还来学校一起陪读了几个月,可是情形依然不见好转。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女生,平时跟她好好说说,用一些小东西哄哄她,她竟然能够整节课不到处走了,而是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上看书。虽然说看的是小说,但是她好歹没有再影响其他人的学习了。
从以上三个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里面都有老师哄学生的影子。而在这个哄的过程中,不管是鼓励学生好好学习,还是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我觉得只要是能够达到教学目标或者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那么,去哄哄学生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但是必须要强调的是,要想使这种哄的方式能够长时间运行,我们自己可不能食言,而应该及时兑现自己的诺言,否则这种哄的方式就很容易失效。
写于2021年10月20日 星期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