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南国的天空中夹杂着一丝丝的雨丝,但七月的时令仍然让人不禁汗流满面。我们是18号的早上到达都江堰市的,在那个美丽小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完成了对都江堰的参观。我们通过安澜桥,迎对浩荡的岷江,走在当年李冰父子挖内江时,堆积而成的堤岸上,开始了对千年的感悟。
李冰大约是秦昭襄王年间做蜀郡太守的(秦自孝公派司马错攻灭蜀国起,设蜀郡),为彻底解决岷江泛滥之患,历时18哉,筑成都江堰,至此岷江分流,成都成天府之国,历千年而依旧。
都江堰的建设思想源于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核心就是疏,即分流。岷江流经都江堰此,被李冰分成两条,内、外江。内江主灌溉,外江主分洪。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都江堰的三个主体工程:鱼嘴,飞沙堰,宝瓶口,都是分流用的,三次分流,任最急最大的洪水也泛滥不起来。
而在旱季雨水较少时,岷江水主要流入内江而进行灌慨。当年李冰用竹子编成长条形的竹筐,然后将石头装满竹筐,数千条竹筐沉入江底后,江水为之截流。江水截流之后,开始挖掘内江。内江筑成之后,都江堰而成。都江堰的修成,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成为天府之国,都江堰的修成对于秦国统一天下,其功不亚于秦之三军。
对于都江堰,两千多年后的苏联专家曾嗤之以鼻,认为无大坝的水利枢纽工程简直无法想象,因此他们提出援助中国修建都江堰大坝。大坝几经曲折修成之后,因各种问题,废弃不用,成为了中苏友谊,人们观赏之地罢了。08年四川5.12特大地震,震中之一的映秀镇,离都江堰就在咫尺,可都江堰还是完好无损,在经历了许多之后,还发挥着他的功能,润泽苍生。
跟在导游后面,望着苍苍之岷山,泱泱之岷江,面对清澈如垠的飞沙堰,感觉被李公征服后的岷江之美。去过都江堰,拜过二王庙之后,才就会真正感到拜水都江堰之含义和都江堰之伟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