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国学经典国学与传统文化
孔子为什么重视在知识的海洋中游泳?

孔子为什么重视在知识的海洋中游泳?

作者: 伯渊说 | 来源:发表于2018-10-15 14:59 被阅读2次

    国学手札公众号ID:guoxueshouzha

    1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这是孔子教学的方法论,分别指出如何对待“道”“德”“仁”“艺”。

    “道”是目标,要心向往之,努力通过学习达到这个目标,儒家的“道”指的是兼济天下的宏愿,即所谓的“任重道远”。

    “德”是内心的指南针,或者说内心学习的方向,有了目标,还需要有达成目标的路径,这条路怎么走,如何才能到达“道”这个目标呢?这需要靠自身德行的修养来实现。

    “仁”是处世的方式,在前进向“道”的路上,不仅要修炼自己,还要学会与人相处,即“仁者爱人”,向“道”的路上一定要有志同道合的人,所谓“同仁”,所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是儒家理念中的亮点,不单要学会与自己相处,还要学会与他人相处。

    “艺”是人生存的技能,这个艺便是“礼乐射御书数”,即六艺,这是当时身为士这个阶层(可以说是当时的候选公务人员)应当具备的生存能力。这个能力怎么来学习,孔子说了一个字:游。

    2

    “游”是游泳的意思,可以简单理解为现在说的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但其实“道”“德”“仁”“艺”的 基础在于“艺”,而打牢这个基础的方法在于“游”。

    先说“艺”,即六艺,这是春秋时期“士”,这个孟子称为“无恒产,而有恒心”的阶层,是必须具备这六艺作为生存技能的。

    “士”阶层的特殊性在于,他外表是百姓,内心却有想要为诸侯王治理家国的愿望。当时想要当公务员必须通晓礼仪典章制度,精通乐器乐理,擅长骑马射箭,拥有书写和计算的能力。

    只有具备了这些基础技能才能够为君王治理好家国。因此孔子将教学内容定为“六艺”是根据诸侯国取仕用人的标准来的,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六艺”是孔子为塑造自己心目中的治国理政者,所制定的学习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就是“礼乐”,周代的典章制度都在这里,这是孔子追求的“王政复古”,也是“艺”成为“志于道”基础的关键。

    3

    再说“游”,学习六艺的方法是“畅游其中”。

    《礼记》中有这样的说法: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意思是说学习是实实在在的事情,你要宏“道”,不是天天喊口号说着要宏“道”,而是学出来的,是通过每天的修习得来的感悟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只有学习了“礼乐”才知道什么叫“仁者爱人”,学会了与人相处,才明白自身和他者的边界,才能明白自己的德行究竟修习到什么状态,明白了自己的德行,就会清楚自己和“道”的距离,从而厘定目标,踏实的迈出每一步。

    六艺是迈向儒家主张兼济天下的“道”的第一步,而感悟儒家的“道”需要融入每一天的修习当中,因此采取沉浸式的学习方式,让学习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只有如此才能在六艺的学习中感悟“道”,在追求“道”的过程中深化六艺的学习。

    这便是“游于艺”的真正内涵,它是儒家兼济天下的“道”的目标实现的开始和归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为什么重视在知识的海洋中游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lg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