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赖辉东《论语史鉴》10·9弃官从医的张仲景!

赖辉东《论语史鉴》10·9弃官从医的张仲景!

作者: 冬晖 | 来源:发表于2022-07-05 23:06 被阅读0次

    第9章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祭于公:指士大夫等参加国君举行的祭祀典礼。

    肉:胾(zì)肉,象形字,始见于甲骨文,像动物肉形。本义指供食用的动物肉。如《孟子·梁惠王上》:“七十者可食肉矣。”《左传·庄十年》:“肉食者鄙。”

          “肉”又指人的肌肉、脂肪和皮肤的统称,亦专指肌肉。如《管子·水地》:“五藏已具,而后生肉。”《庄子·至乐》:“为子骨肉肌肤。”

          肉又引申为蔬菜瓜果的可食部分亦称“肉”。汉蔡邕《为陈留太守上孝子状》:“嚼枣肉以哺之。”

          另外,“肉”还可用于无生命之物。中间有孔的环状体的周边亦称“肉”。如《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璧。”玉环边比孔大一倍的叫璧。《汉书·律历志》“令之肉倍好者”。其中之肉指的是秤权。

          肉也指肥美,如《史记·乐书》:“宽裕肉好。”又如:“肉肉的”。

          肉也引申出果实不脆不酥、行动迟缓性子慢等义。

        肉作偏旁的时候写作:“月”。

        不宿肉,指不使肉过夜。古代大夫参加国君祭祀以后,可以得到国君赐的祭肉。祭肉也叫“胙”。但祭祀活动一般要持续二三天,所以这些肉就已经不新鲜,不能再过夜了。

    出三日:超过三天。

    全文理解为:

          参加国家祭祀典礼,分到的祭肉,当天就食用,不放过夜。一般祭肉的留存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吃了。

          在春秋战国时期,祭祀是国家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祭祀是一个国家的运行秩序的关键保障之一。按照春秋时的礼,在祭祀后国君应该把祭祀宰杀的牲畜的肉分给助祭的大夫。表示国君对大夫的重视。

        所以,分祭肉还可以作为一个大夫是不是受欢迎的暗示,孔子就因为没分到祭肉而开始周游列国的。

        孔子曾做过鲁国的司寇和代理国相,他主持“隳三都”来压制“三桓”的势力,夺回鲁君的权力,但最终因为鲁定公不够坚定,在内外强权的共同施压下,鲁定公也开始疏远孔子了。

          这让孔子非常失望,意识到鲁国已经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过鲁国毕竟是孔子的故乡,抱有幻想的孔子并没有马上离开鲁国。

          就在孔子犹豫是否离开鲁国的时候,鲁定公和季孙氏却没有给孔子分发祭肉,这其实是暗示孔子已经是鲁国“不受欢迎的人”了,这让孔子下决心离开鲁国。

          现在民间祭祀时,也有分祭肉的习俗,一般来说,祭肉比平常的肉更加神圣,更让人珍惜。

          但是,如果肉放了三天,就坏了,孔子认为不该再吃了。如果吃了不新鲜的食物,对身体有害。

          本文给我们的启示就是:

          一,有些东西虽然很珍贵,但由于时空的变化,这些东西可能会变质,该放弃时一定要放弃,不然对自己不利。有时候,放弃是为了更大的获取。

        二,有些事情,不能拖延,要即时执行。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超过了期限,可能就不能让人满意了。

        三,身体是根本,大凡有大成就的人,都是非常注重身体锻炼和养生的。如果食物对身体有害,就不能吃,不能死守规矩、习俗。

    医圣——张仲景

        现在人们常吃的一种食物——水饺,源于一种叫“祛寒娇耳汤”的汤药,发明人是医圣张仲景。

          东汉末年,河南南阳。恰逢隆冬大雪,天气异常寒冷,很多百姓因此冻伤了耳朵,他们纷纷求助一位名医。

          这位名医将羊肉、生姜等具有散寒功效的食物与药材剁碎包在面食里,捏成耳朵的形状,煮成一锅汤药,给病人服用。人们吃下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只耳朵也逐渐变暖了。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他出生在河南南阳一个官宦家庭,从小笃实好学,他生活的年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外戚与宦官相互争斗残杀的“党锢之祸”。

          张仲景无心做官,他在史书上看到名医扁鹊的故事后,便对医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愿望就是用医药为百姓治疗病痛。

          10岁那年,张仲景拜师同郡的名医张伯祖学习医术。他学医非常用心,无论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不怕苦不怕累。张伯祖十分喜爱这个努力的学生,于是将自己做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比张仲景年长的一个同乡何颙(三国时期智士,曾与王允共谋刺杀董卓)对他十分了解,曾说过:“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

          意思是你虽然思虑周密,但是没有做官的潜质,如果改学医,将来定能成为一代名医。何颙的话更加坚定了张仲景学医的志向。

          尽管热心医术,但在东汉末年举孝廉的制度下,张仲景还是承袭了家门,被州郡举为孝廉,当上了长沙太守。

          张仲景虽身居要职,但还是希望能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然而在那个时代,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疗。

          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他让衙役贴出安民告示,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地仔细为群众诊治。“坐堂大夫”这个称谓由此而来。

          他敢于打破阶层观念为百姓诊病的举动,震动乡野,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对张仲景更加拥戴。他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看的病人多了,张仲景自己的医术也大有提升。上门求医的患者大部分都能治好,唯独一种病,他也感到棘手,那就是瘟疫。

          东汉末年,战事频繁,百姓颠沛流离,各地接连爆发瘟疫,尤其是洛阳、南阳、会稽,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到了“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的地步。

          著名的“建安七子”中,就有五位都死于建安年间的瘟疫。张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从建安初年开始,不到十年的时间内,三分之二的人都被瘟疫夺去了生命。

          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心中十分悲痛。然而一些庸医、巫医却在此时趁火打劫,不精研医术,反而昧着良心赚钱。打着治病长生的旗号,招摇撞骗,愚弄百姓。

          张仲景发明了一剂甘麦大枣汤,治好了一濒死的老妇,众人以为是神灵相助,张仲景却道:“世上无鬼神,是人自骗也。甘麦大枣可养心、调肝、安神、顾可治。”这个知名方剂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面对当时流行的瘟疫,张仲景痛下决心,与瘟疫宣战,他辞去长沙太守的职位,来到岭南隐居,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开始着手撰写《伤寒杂病论》。

          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刻苦研读古代医学著作,广泛借鉴前人的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四处收集民间验方,经过几十年的奋斗,这本十六卷的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终于面世。

          《伤寒杂病论》对于中医,乃至世界医学都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它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学著作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张仲景因此被成为“方剂之祖”。

          这本书还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首次记载了人工呼吸、药物灌肠和胆道蛔虫治疗方法。可以说,《伤寒杂病论》总结了张仲景毕生的行医经验,他诊治过的症状都被记录在这本书中。

          张仲景的著作有很多,不过,大多失传,而最初的《伤寒杂病论》也曾失传,后晋代太医王叔和根据自己搜寻到《伤寒杂病论》的伤寒部分的轶文整理而成了《伤寒论》。

          宋代目录学家王洙、医学家林亿等人在偶然的机会发现《伤寒杂病论》残简,将关于杂病的部分整理成册,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

          在中医学领域的四大名著里,这两本书都在其列,由此可见张仲景对中医学的重要贡献。

          张仲景生于官宦家庭,却爱民为民,去官从医,他妙手回春,却不图荣华富贵,他医术高明,却毫不吝啬保留自己的医学成果,将犹如珍宝的药方记录并流传下来。

          张仲景不仅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医者,更是心怀天下的圣人。他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彪炳千秋,直到今天都还在熠熠生辉。“医圣”之名,他当之无愧。

          早在明清时期,南阳民间就会在每年正月十八仲景诞辰日举办拜祭活动,一直到今天。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张仲景,既是对医圣、先贤的敬仰追念,也是百姓对健康的祈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赖辉东《论语史鉴》10·9弃官从医的张仲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ll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