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德经》第四章
【大义】
道的特点,在于它的虚而不满。道,犹如那深山中的清泉,汩汩长流,延绵不绝。道,犹如那碧空中的白云,流动不居,似有若无。道,深邃而不可知,它是万物之本,是宇宙的开端。
一个真正得道之人,必定是挫其锋芒,解其纠纷,他与光明同在,他与尘土共存。他的心,澄澈而又清湛。他存在着,却又不存在。因为他与万物早已合而为一。
道啊,我真不知道它从哪里来。这世间,没有任何事物让道生成。道,就是道,那本来就在那里,不生不死,不来不去,恒常不变。
道,在万有之先。道,是万物之母。
【心读】
1.
老子说,道是冲而不盈。所谓“冲”,当理解为空虚。所谓“盈”,就是满,就是完美。人这一生,追求完美的时刻实在太多。我们总是在不断地寻求,不断地索取,用所得之物来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但事实上,我们常常会有的体会是,得不到,不快乐,得到了,同样不快乐。人这一生若是有幸参透了“得失”之间的奥秘与智慧,那么我们也就从迷茫走向了觉醒,从此岸渡向了彼岸。
塞涅卡说:“我从来没有信任过命运女神,我把她赐予我的一切——金钱、官位、权势——都搁置在一个地方,可以让她随时拿回去而不干扰我。我同它们之间保持很宽的距离,这样,她只是把它们取走,而不是从我身上强行剥走。”这份距离感,其实就是冲而不盈。它是一种舍弃,是一种知足常乐的心境。知足,是人类生活可以获得幸福的核心所在。知足,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
《遗教经》说:“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生活中的我们或许应该学着做一些减法,懂得减法的哲学,就是体认了道的真谛。不要过分地苛求完美,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
这个世界,也许不会因为我而变得更好,但至少不会因为我而变得更坏。做好我们能做的,不论大小,都是完美。
2.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前者,是对时间的忘却,后者,是对空间的超越。一个真正领悟了道的人,便能够摆脱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超然物外。摆脱时空,便是摆脱了现象界,便是能够以一种永恒去视角去俯瞰有限的人生。
我与光明同在,我与尘土共存。光明也好,尘土也罢,都是道的体现。天是道,地也是道,美好的事物中有道,丑恶的事物中也有道。悟道,便是要悟得事物的无差别性,便是要悟得心与物的一体性。彼即是此,此即是彼。宇宙是我心,我心是宇宙。改变世界,就是改变自己。快乐,是我心的造作。痛苦,亦是我心的造作。
一个人的内心足够澄澈,所看到的世界就足够光明。
3.
老子的“道”,是宇宙间的第一因。它是终极实在。老子说,它在“帝之先”。这里的“帝”可以翻译为上帝,但它绝不等同于基督教所说的上帝。基督教的上帝,有位格。所谓位格,就是他有情感,有意志,有思想,也就是人格神。而老子的“道”,没有位格。这一点需要明确。
2016.11.7
心读《老子》|4.幸福的奥秘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