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家的哭丧

作者: 人生不弃 | 来源:发表于2019-06-05 08:22 被阅读622次

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是一种以哭的形式,表达哀思的礼俗,特别是农村较为多见。有的地方还有哭丧词、挽歌。其中挽歌《蒿里》这样说:“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躇。”

(原创)老家的哭丧

去年我大伯死的时候,我们兄弟俩都在天津上班。

大伯去世时82岁了,心脏不太好。那天中午到外面逛了一圈,回到家感觉不舒服,就让我大娘去叫大夫。等到大娘和大夫过来,大伯已经断气了。

大伯就这样死了,没见一个人,因为我们兄弟们都在外地。听说这个噩耗,当天晚上我弟弟开着车拉着我和弟妹,就回家了。

路上我妈打电话嘱咐我们,买些纸钱,进门儿的时候一定要大声的哭。要让街坊邻居都知道你们回来了,才算孝顺懂事儿的孩子。

其实大伯是个很小气的人,我长这么大没吃过他们家一口东西。因为他不孝顺爷爷,所以和我们家的关系也不太好。后来爷爷去世后,连宅子带地都让我大伯给占了。

我和兄弟成家以后,每年回家,都拿着东西看我的大伯大娘。 刚听到大伯死的消息,我就落泪了,毕竟是我的亲伯父呀。可我还是有些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大声嚎叫才算孝顺呢?

(原创)老家的哭丧

按照我们那里的规矩,死了人要停丧五天才能入土为安的。这五天的时间,作为亲人的子孙,是一定要哭丧的。特别是有人吊孝的时候,要一直哭到有人拉才算孝子。

作为死者最大的儿子,必须披麻戴孝,在灵前门后守灵。主要的任务就是带领一帮孝子贤孙哭丧,而且声音越大越好,直到痛哭流涕为止。

然后第三天的时候,去火葬场火化。回来把骨灰装入棺材,这个仪式叫入殓。

晚上的时候,亲朋好友都到齐后。大概到夜里12点左右,前面两人抬着纸糊的轿子,后面众人跟着。这个时候是不能喊名字的,每人手里拿着一把点着的香,隔不远扔一支,嘴里还念念有词,一直到村外十字路口。

(原创)老家的哭丧

然后众人下跪,把轿子和纸钱点着。烧尽后,众人磕四个头,拆身回来。但回来的时候一定要哭的,而且照例要大声嚎哭。这个仪式叫送盘缠。好像是送灵魂上路的意思吧。

到了出殡这天,帮忙的街坊邻居就有30多口。有德高望重的管事先生和族长,把他们分配到各自的职位。有条不紊,各负其责。

而我们的任务,就当然只有哭丧了。头天晚上,我妈把我兄弟俩叫到一块儿。说一定要哭的,哭的眼泪越多越好,声音越大越好。

我说,老妈呀,我已经哭了好几天了,实在是不想干嚎了。我妈说,明天必须哭。哭不出来,就想想你自己难过的时候的事,也就哭出来了。

也别说,我妈这招还真灵。出殡的时候,我趴在大街上,想起我年轻时难过的苦日子,我昏天黑地一顿痛哭呀。几个人拉都拉不起来,满街看热闹的街坊邻居,都竖起大拇指。夸我比亲儿都强,真是个大孝子呀。

就这样,把我大伯埋了。然后封了个大大的土坟头。我偷偷用手机照照脸,发现眼皮都哭肿了。但回头看看我的叔伯兄弟,他更惨,眼睛哭红了不说,嗓子都哑了。

(原创)老家的哭丧

我在想,孝不孝跟哭有关系吗?如果在老人活着的时候不管不顾甚至打骂,死了以后既使哭的死去活来又怎么样?难道就是孝吗?

所以说,厚葬不如厚养,生前孝顺才是重要的。老人死后即使哭得惊天地,泣鬼神,也不如活着的时候锦衣玉食。


相关文章

  • (原创)老家的哭丧

    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是一种以哭的形式,表达哀思的礼俗,特别是农村较为多见。有的地方还有哭丧词、挽歌。其...

  • 学哭丧

    中国人历来有在丧礼上哭丧的传统。 在我们老家,哭丧是逝者女儿或者媳妇的活儿,就是穿着孝服哭爹喊娘。...

  • 【原创】老家的老家

    老家的老家 只是写下五个字 我早已潸然泪下 我知道那里有我最想回去的童年 在那个尘土飞扬却又鸟语花香的 乡下 我有...

  • 哭丧

    武进地区,人死后是要哭的,不哭是不吉利的,所以,在亲朋到哀家吊唁时,还没到门口,就有人提醒丧家:"快点!有人来了!...

  • 哭丧

    乡下规矩,人过世了,要在家放三天。这三天里,络绎不绝的亲戚、邻居过来送别,还要哭丧。除了至亲外,也有稍微远一点的亲...

  • 哭丧

    钱这东西,大多数人说它万恶。但它又的确是人们生活的润滑剂。所以它便成了搅屎棍,在社会中,它编排了一个又一个说善非善...

  • 哭丧

    老母亲死了已经有几日了,现在装着冰柜里,男人久久不肯让母亲入土为安。 肇事司机拿着一叠钞票在男人面前晃悠着,含着烟...

  • 哭丧

    山区某县的一个普通村庄里,某户人家死了老爷爷,他的子孙在要下葬的那天,请了一个哭丧的人。围观的群众纷纷拿起手机拍摄...

  • 哭丧

    我做媳妇时,婆婆有一位朋友,经常来找婆婆聊天。 婆婆的朋友,从农活上退休以后,从事两项工作。媒婆和冼亡人。说成的媒...

  • 哭丧

    连续五天来,都忙于三娘的葬礼,白天接待送葬的宾客,晚上守灵,颇是疲惫。 对于俗套,我 真是天生愚钝。多年来一直参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创)老家的哭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uk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