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独居症患者我是来搞笑的@IT·互联网
"共享男友"会成为共享经济下一个投资风口吗?

"共享男友"会成为共享经济下一个投资风口吗?

作者: 独居女神京 | 来源:发表于2017-05-15 15:57 被阅读1275次

【前言】 “我们不是特别合适

女朋友的大表姐的二表哥上个礼拜受女朋友她妈的委托给女朋友介绍男朋友。

昨天早上女朋友刚睁开眼睛,就看到了二表哥发来的一张照片,吓得女朋友第一时间转给了我:这是一个酷似中学生的眼镜男,呆立某知名国产运动潮牌旗舰店内拍下的试装照。

内外兼修、女王气场两米八的女朋友跟我商量应该如何婉转措辞,礼貌地回绝这位未曾谋面的远房二表哥的热心,而不显得自己过于挑剔。最终她采纳了我的建议,决定使用”不是特别合适“这一表达。

女朋友:照片里的是?
二表哥:我的一个小兄弟,还不错吧?
女朋友:哦哦,(尴尬流汗表情)我觉得好像不是特别的合适
二表哥:是吧,我觉得也有点不合适

本以为到这里,对话就结束了。仅仅两个回合,既让二表哥感受到了自己在积极配合,又没让二表哥察觉到自己的嫌弃,一切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

万万没想到,对方把对话继续了下去……

二表哥:高干的子弟,看不出来吧,**院**局局长儿子
女朋友:哦哦,看着年纪有点小啊(含笑流泪表情)……
二表哥:看着年轻吧,其实比你还大一岁呢
女朋友:哦是嘛,这样啊
二表哥:我感觉主要还是你们两个家庭不太配的上

在一个美好而平静的早晨,内外兼修、女王气场两米八的女朋友就这样毫无防备地遭到了羞乳。

01【痛点】 娘多肉少、品质差强人意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如今从我们身边放眼望去,特别是一线城市,德才兼备有智慧、貌美如花有品位、上得厅堂买得起房还铺得一手好床的优质单身女性,就跟写公众号的一样一抓一大把,毫无任何推倒性优势。

而事情换到单身男性这一边,情况却大为不同:只要四体勤、五谷分、工作稳定,没有特别拖后腿的短板,在相亲市场上就会十分抢手,若再像二表哥的小兄弟那样,有个当局长的爹,就几乎可以跻身种马梯队了。

因此我的另一个女朋友时常跟我感叹,现在还单身的适龄男,大部分都是被挑剩下的,那种因为不想将就才一直保持单身的可能性其实是十分小的。我说对呀对呀,好狗都有主人了,剩下的都是流浪狗。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相当一部分质量尚可的单身男性是主动享受流浪的状态,因为他们一旦被女主人收留,会特别容易感到压。力。大。

所以,大龄单身女性择偶“太挑剔”这一蜜汁罪名的背后,其实是男女供需不平衡、优劣资源不对等的世纪性社会痛点。

基于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在共享经济飓风的吹拂下,我们似乎感受到了继共享单车、共享篮球、共享充电宝之后的又一大投资风口:共享男朋友。

02【机遇】 出轨防不胜防,结婚率持续走低

在知乎“如何看待共享经济”的话题下,砖家网友们对于共享经济的本质基本持两大观点:

第一,弱化拥有权、强化使用权

第二,激活闲置资源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市场对于“男朋友”这一稀缺资源的需求,以及现有资源的占有率和利用率上,都与共享经济的本质高度匹配。

首先,为什么说女性用户对“男朋友”的需求是“弱化拥有权、强化使用权”?

截止2015年,我国单身成年人口数量已超过2亿,阿里数据在今年5月份发布了《中国空巢青年图鉴》,用大数据还原了年龄介于20到39岁的5000万“空巢青年”的真实生活图景,如“女青年晚上9点最孤独,男青年晚上10点”。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独居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

我国著名性学家李银河老师,曾在今年年初的《奇葩大会》上发表学术演讲,预言了“婚姻终将消亡”这一特别符合人性的人类发展趋势。她认为,人类的预期寿命跟古代相比大大延长了,七八十年只跟同一个人在一起,将变得十分无聊,而大量的婚内出轨恰恰证明了婚姻制度与人性之间的紧张关系。

以上事实不难看出,单身女性一方面忍受着空巢生活带来的孤单寂寞无助冷,一方面又享受着独居生活带来的放飞自我无拘束;一方面对于两性关系的忠诚度和对于真爱的信任度越来越低,另一方面对于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态保持着越来越无所谓的开放心态。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女性用户对“使用一个男朋友”的需要,要远远大于她对“拥有一个男朋友”的需要。如同“共享单车”般常换常新、“共享充电宝”般即插即用的“共享男朋友”,简直不能更满足单身女性的真实需求了。

其次,为什么说在现有“男友”资源利用率下,闲置部分亟待激活?

尽管如前文所提及的那样,较为优质的男性资源的占有率目前已经相当高,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出轨的发生几率——注:这里不局限于男方出轨,也包含女方出轨——推测出,已被占有的男性利用率其实并不饱和,这也就意味着,这部分资源还有相当大的闲置空间可供激活。

另一方面,阿里的《图鉴》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组可供参考的数据:在超过半亿的“空巢青年”群体中,男性青年占比64%,约为女性青年的2倍。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单身女性普遍感到可供选择的男性资源越来越少,但实际上,适龄单身男性在数量上还是相当可观的。而这部分男性在第一段中被诟病的差强人意的品质,在市场竞争的刺激下,非常有希望得到转化。

举个栗子,当一名Uber司机因为经常遭到投诉而导致接单量越来越低,那么他才会逐渐意识到,原来并不是会开车就可以上路接客,他还必须具备认识路、能分清东南西北、在乘客很累想静静时不要一直搭话、保持车内空气清新等等一系列必备素质。

那么我们不妨大胆猜测,目前尚未被占有的单身男性,若能在市场的刺激下自觉提升品质,从而告别闲置,将创造出相当可观的价值。


03【变现】  一次出轨,多方受益

关于变现这部分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篇幅关系,在这里我只就供给端的两种模式展开说明。

第一种模式,是针对已被占有的资源,由其女友作为经纪人,将男友的闲置时间在平台上进行有偿共享,这种模式更贴近Airbnb、Uber,由私人提供闲置资源,平台从中收取管理费。

在这种模式下,除平台外,更大的获利方其实是将私有的“男朋友”共享出去的“女友”们,因为从此以后,麻麻再也不用担心我的男朋友出轨了:他的每一次出轨,都将直接转化为我的收益!

第二种模式,则是像共享单车一样,供给端完全由平台主导。平台直接购入符合条件的单身男性,对其进行标准化培训和个性化拓展,通过考核后,分批次投放市场。

与自行车和充电宝不同,“男朋友”在每一个订单完成的过程中,可能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花销,如餐饮、住宿、跑腿儿、电影票、快销品等,平台将按照接单量和特定场景向每一位“男友”分发补贴。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平台上的“男朋友”作为产品本身,并不会因为共享行为获得资金收益,尽管平台到某一阶段也可能会考虑拿出一小部分股份作为激励。

但从长远来看,这部分原本只配闲置的单身男性,经过万千女性用户分门别类的悉心调教,他们的男性魅力和男友力,将从生活习惯、自我认知、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审美、心理素质、抗压性等多维度获得提升,这一切必将超越金钱的价值,使他们受益终身。

此外,平台广告、网红MCN、大IP等变现方式,由于较容易理解,在此就不做叙述了。

04【竞争】 将“约炮”产业化、规范化

也许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把称霸移动互联网行业多年的各大“约炮”神器,看成是“共享男友”的同类竞争产品。这样比较,未免过于狭隘了。

是什么让黑车司机开始扬眉吐气?

是什么让乱停乱放变得理直气壮?

我们不得不承认,共享经济的出现,除了为使用者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也让原本必不可少、却只能处于灰色地带的边缘产业,从散养走向了规范。

毫无疑问,“约炮”只是社交软件用户的自发行为,社交平台本身并不对这一行为的用户体验负责,规范监管更加无从谈起,使用者在约的过程中还要承受安全风险带来的心理压力,以及社会舆论压力。

而“共享男友”作为一种社会公共资源,其价值远远不止“约炮”二字所能涵盖。即便就“约”这一单项功能而言,它的标准化、契约化运作模式,将使“约”文化向商业化、正规化的方向迈进,让用户“约得舒心、约得放心”。

05【危机】 没有真爱,就没有伤害

事实上,相较于“约炮”神器,“共享男友”更加需要警惕的是红娘、婚庆、母婴等行业受到冲击后可能对其进行的打击报复,例如组织大规模水军入侵,恶意制造负面新闻等等。

而最大的危机,则是来自不可避免的真爱的发生。我们设想一下,一旦一位女性用户与某一位“共享男友”之间擦出了火花,彼此都认为自己走了狗屎运竟然遇到了真爱,甚至萌生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想法,那么用户与产品之间非常纯洁的男女关系将会遭到破坏。

真爱一经发生,风险就将不可控。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更无法量化。换句话说,任何牛逼的大数据监测,都没有办法预测真爱会持续多久,会在什么节点消失。类似上一秒还热情如火、下一秒就冷若冰霜的情况,无论是给用户,还是给产品,都将带来致命伤害。

而这种伤害所带来的负面情绪,极有可能被受害者转嫁给平台,给其扣上“渣男生产机”、“白莲花集中营”之类无辜的帽子。因此,制定一系列防止真爱发生的策略十分必要,前期少挖一个坑,未来就少一分口碑风险。

【结语】 让我们一起飞!

在共享单车、共享篮球、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之后,共享经济的下一个投资风口会是什么?

看完了这篇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相信你已经找到了答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共享男友"会成为共享经济下一个投资风口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yh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