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时候的记忆几乎都是灰色的,灰色的砖瓦,灰色的柏油路,灰色的天空,甚至,灰色的心情。
听到二大爷死了这个消息时,我还是个初二男生。
那天是周五,下午学校放学早了些。收拾完书包,我骑上那辆破旧的大金鹿,吱吱呀呀朝回家的方向走。
初春午后的阳光照在脸上,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一周紧张的学习生活终于结束了。我一路哼着“池塘边的榕树上”的调子,一路想着自己的心事。
回家必经之路是一个叫做芦山头的小村子。
村子不大,一条柏油路横贯东西,将村子硬生生分割成南北两部分。
村里的住户并不多,条件也不太好,大都是两三间破旧的土房子,房子建在土台子上,有个小院子的已经算是村子里的富户了。
那时候的记忆里,总也摆脱不了贫穷二字。
当然,与贫穷相对应的,还有一种深入骨髓的愚昧。
我在农村出生、长大,深感农村的落后和闭塞。刚上初中时,就曾经立志一定要考上学,走出那种一辈子望到头的农村生活。
八十年代的鲁北农村,实在是穷的可怕。那些平常吃的地瓜干做成的黑窝头,虽然咀嚼起来发出一丝甜味,但吞下去直辣嗓子,常常让我难以下咽。这让后来的我,一看到粗粮,就会应激般地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抵制。
穿过芦山头村,还有一座小桥。
桥对面,一位五十岁左右的老太太在向我招手。
我刹住车子。是二大娘。
二大娘是我前邻的前邻,在村里属于见多识广的能人,在家是里里外外一把手。她一下子生了五个儿子,号称“五虎”,就是没有女儿。这个瘦小的女人和她的老头子从年青时就吵架,吵起来谁也不服谁,不知不觉争吵了大半辈子。据说,吵得最厉害时,二大娘曾拿着菜刀把二大爷追得到处跑。
当时人们都说,这二大娘,心真硬。
不过那天二大娘行色匆匆,满脸慌张,和平时的稳重大不一样。
“把我带回去,你二大爷这个怂种死了。”
“啥?”我惊愕道。
印象中,二大爷平时倒是温和得很,但脾气也有些倔。
“这个怂种,有啥想不开的,上吊了。”二大娘还在骂她的死老头子。
我把自行车骑得飞快。五六里的路,很快就到了。
还没到村,老远已经听到她儿子儿媳们撕心裂肺的哭声,那时她家里已经围了好多人。
“二大娘来了!”不知谁报了信儿,围在门口的看热闹的人们自动让出了一条道。
“这个怂种,妈拉个*的!”二大娘仍然骂骂咧咧。
二大爷早被人安放到了一张凉床上,他仰面朝天,脸上蒙着一张黄纸。
看来已经死了很久了。
二大娘踉踉跄跄地扑过去,把蒙着二大爷脸的那张黄纸一把揪下来扔到地下。
老头子闭着眼,一动也不动。
二大娘朝老头子的脸狠狠地抽了一巴掌。
“你这个狗日的老头子,多大的事啊,你想不开!”
二大娘一声也没哭,但她突然像一捆稻草,直挺挺地躺了下去。
人们顿时慌了,有的掐人中,有的揉胸膛,忙活了好大一会儿,终于把她弄醒了。
“老头子呢?”二大娘醒后第一句话就问到。
“看样子二大娘是真糊涂了。”人群里不知是谁说了一句。
二大娘缓了缓神,看了看地下跪着的几个儿子儿媳。又骂了一句:“恁爹死了,恁这些怂种,也不嚎两声,省得恁爹叫你们去。”
她的话音未落,儿子儿媳便都大哭起来。
回到家吃饭时,听母亲说,二大娘前几日外出走亲戚去了。二大爷几天前跟孩子们吵了架,自己怄气,跑到偏房里,从里面反插上门闩,跐着犁耙,上吊死了。至于究竟是哪天死的,谁也不知道,也没有过问。大儿子到偏房找东西,发现门被反插,预感不好,撞开门,二大爷的身体都硬了,舌头搭拉得老长。
二大爷家是个大家主儿,人口多,难免这事那事的。孩子们一时口无遮拦,让封建家长思想的老头子没面子也是有的,但不管怎样也不至于自己寻短见啊。
二大爷没有文化,没有留下遗书之类的东西。看样子是自感生活无望,先一步驾鹤西去了。
至于他到底为啥上吊死的,谁也不清楚。
故事按说到这儿就结束了。但后来,我又听说了一件诡异的事,说来极其恐怖。
二大爷被发现上吊死的那天下午,本村一个叫“官儿”的人得撞客了。
当时候我还小,但隐隐约约好像听说过得撞客这种事。
官儿那天下地回家,感到有些感冒发烧。
他回家经过二大爷家,那时二大爷的尸首还没被人发现。
他回家就躺下了,家人一摸额头,滚烫。
后来他就开始说胡话。家人不明就里,也不知道他到底说了些啥。
再后来,官儿的家人再仔细一听,官儿说的全是二大爷家的事,连表情声调都是二大爷的。
不知谁说,这官儿是被二大爷附体了。
人们怎么折腾也没把官儿折腾起来,既然官儿说得都是二大爷家的事,于是就去二大娘家送信。
二大娘一听,带着五个儿子就去了。
五个儿子到了之后,官儿的声音,完全就是他们爹的声音。五个儿子齐齐跪在地上。
官儿用二大爷的声音骂了一通儿子们的不肖,然后又交代了一些家长里短的后事。
二大娘见多识广,从家里取来银针(据说她老人家自学成才),在官儿太阳穴那儿下了针。
官儿不再言语,睡了一会儿,爬起来,见满屋子的人,忙问这事怎么回事。
从此,撞客这件事便在我们村子里传遍了。
这件事究竟是真是假,我没亲见,不好判断。后来读《红楼梦》,看到也有几处写有“撞客”二字,事实上到底是怎么回事,却不得而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