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走在这座城市的街头,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在川流不息的汽车笛鸣声中,在鳞次栉比的高楼下,会发觉自己是渺小的,宛如天地间的一粒沙。
有时骑着单车穿梭在这个城市之间,让风吹起发梢,迎着阳光意气风发。那一刻,深觉年轻是一种精神,而非年纪。
在这个城市,我走过很多条路,也记录了很多感受。比如:喜欢一个人走未知的路,很不幸的每次都会迷在途中,每一次都面临两个选择,前进还是回头。
回头意味着我之前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白白浪费掉,而前进则意味着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在压力下被拉紧的神经。还意味着即便花费了这些时间,精力和身体带来的疲倦,也依然走不到我想要到达的地方。
如果执意的要走下去,但身上的资源已经消耗殆尽,那么,唯一的选择是借助外力。而这个外力,是我刚好需要它刚好出现,且如果没出现,我要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并提供足够的交换条件。
其实,当一条路走了一大半,自己的直觉是能够到感知到这条路是对是错。如果偏离轨道太远,即便生气的想把自己摔在地上,也要毫不动摇的回头,因为往前只会错得更加离谱。
但如果知道要去的地方就在前方,宁可花费比预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不要回头,因为回头同样意味着没有了再出发时的那份激情。
人生这条路,永远因为未知,所以精彩纷呈。
02
走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想到那一排排书架和在电脑前认真查资料写文案的人,会在脑海里反思关于知或不知的人生。也会问自己知识匮乏的感觉是什么样?
就是当你领悟了某一个观点的时候,你没有专业性的词汇去形容它。你知道这个观点肯定存在且有人提出来过,但你找不到理论依据去支撑它。肤浅与深奥之间,隔着一片书海和一个勤思考的头脑,以及对世界的感知能力。
徜徉在书海里,会顿悟:真实的故事产生价值,真实的情感产生共鸣。就像一个人对你是发自内心的好还是浮于表面的礼貌,你都是能够感受得到的。语言的价值和文字的价值都在间接或直接的寻找产生共鸣的灵魂。
有时陷在作者个人的观点里太深会怀疑自己对世界的感知能力,对当下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不确定的想法,这时候会及时的告诉自己:大部分观点都是片面的,因为每个人看世界的角度都不尽相同。一切都可以怀疑,除了怀疑本身。
戴着耳机走在路边,会思考很多关于人生和当下的一些时事新闻,比如:在成长这条路上,会渐渐顿悟“存在即合理”这句话的合理性。成功学的盛行,暴露了一些人急功近利的心;PUA的猖狂,揭示了一些人对物质生活的渴望;传销的蔓延,反映了人们认知能力的深浅。是这些“存在”让人学会了反思,而人的每一次清醒都伴随着另一些人的牺牲。如果自身的素质和实力不提高,这些“存在”还会以其他的方式渗透在人的生活中。
03
也喜欢没有目的的坐上一辆公交,看玻璃窗外的景色一闪而过,每到一个站点就会有人下车也会有人上车。
多像人生这条路,有人到时离开有人乘兴而来,能陪自己走到终点的屈指可数。三观不同不会产生太大的交集,最多点头微笑然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看窗外的四季变换,花开花落,偶有一到两个能说笑的,成了人生这条路上的意外收获。无论我们在途中能否遇见可以相交的人,都要告诉自己不要中途下车,因为远方很美,值得期待
有人埋怨这座城市冷漠,有人谴责这里的人情淡薄。想要离开却心有不甘,留下的都是辛酸,其实不是城市冷漠,而是我们的追求不够炽热,也并非人情淡薄,而是我们对生活少了许多热情。
每个城市都希望拥抱一群怀揣梦想的人,因为梦想被实现这个城市才会熠熠生辉,才会被贴上积极向上的标签,才会走在世界最前沿,才能活成别人心中的光,才能让世界看到最好的城市里容纳着一群最优秀奋进的人。
当一个人足够优秀,心胸会变得更加宽广也更容易理解身边的人和事。不会计较别人的人情淡薄,因为与自身无关。当一个人足够优秀,会吸引更多的人想要靠近,细想之下,不是人情淡薄,而是我们不够优秀,我们都喜欢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因为这样才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