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专家说:“理解别人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们之所以常常不理解别人, 不是不愿意,而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他人的想法超出了我们的经验。”这就是我们要学习,以增加新的经验的原因。
多去理解,对方其实跟你不一样,而不是当对方跟你不一样的时候,你就想当然的、理所应当的认为他错了(这是以我为出发点,按照自己长久以来的个人逻辑看待问题)。这样的意识训练,会让你容易理解别人,容易处理和谐关系。但是要做好心理准备,与自己那已经根深蒂固几十年的意识去作斗争会很难,会花掉很长时间。
我自己的的成长环境从不允许我懒惰,不然妈妈会指责我,奶奶会说我,所以我就养成了擅于强迫自己勤快的习惯,慢慢的就习惯成自然了,想都不用想就会像弹簧一样站起来去干家务。
但是老公的成长环境允许他懒惰,他的父母从不要求他干活,他可以心安理得的懒惰(在家务事方面)。所以他就很擅长照顾自己,想懒就懒,能懒就懒。
这是我们各自从原生家庭带来的差异,如果不仔细观察、思考,不沟通,我们就很难了解到彼此对家务事持不同态度的原因,只能看到不同的结果,那就意味着冲突。
不沟通、不表达就意味着,我虽然很累,但是习惯性的行为看起来是那么自然,让他误以为我就是天生勤快的人,我就是喜欢做家务。我这样的行为让他根本看不到、也不可能看不出我的累(其实更多的是心累胜于身体上的累)。我委屈、我累,却很少说出口。我的逻辑是,这还用说吗?正常人都“应该”勤快、不能懒惰,都要做家务,做家务做多了就会累,所以才要两个人一起做。一起做才表示彼此心里有对方,一起做家务是双方表达关爱的很重要的手段之一。
所以这些年,我相信他从来不了解真实的我。我一直在无休止地付出,像永动机,挣扎着也停不下来。继而,深深的责怪他不体谅我、心里没有我,责怪他二十年如一日心安理得的懒。
勤劳与家务的问题,困扰了我那么久。解了很多次,依然无解。每看到书上有一点相关的观点,就会拿来和自己做内心对话,拿来开导自己。可开导了若干次,感觉自己在这个牛角尖里却越钻越深。
问题出在我不是发自内心的勤快、想做家务。从小的家庭环境让我停不下来做家务,觉得只有这样才算懂事,心里才踏实,这样家人才会高兴。现在,以做家务换取家人开心这种心态已不再机械的出现了,但是停不下来这件事确实有时候确实让我挺恼火。
为此,我会把自己的恼火转嫁给他,认为他就应该参与一起做,他多做一些,这样我就可以省省心、停下来一会儿(我的目的是针对自己的停不下来的问题,让他分担只是方法之一,另一个方法就像他说的,是找人去做。他是对的)。丛非从在他的书中讲到,“每个人的家庭背景不一样,我们之所以常常不理解别人, 不是不愿意,而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他人的想法超出了我们的经验”。他的想法很简单,家务不是一定要做的。他是被照顾的,家务从来不是他的事,从小到大也没被要求过。那我要求有用吗?
其实我早已经放弃要求了,只是心里依然会有不高兴与不满的成分,谁让我不是真心爱劳动呢?一边停不下来的做家务一边生闷气,在心里指责不作为的他。我一直在跟自己较劲,默默的,直到我偶尔爆发,抱怨他什么都管。然后还觉得我这样抱怨挺招人烦的。我的心理活动太丰富了。
接下来,我想试试看,不再跟自己纠结了,试着对习惯泰然处之。如果勤劳的习惯已经内化到了我的每一个细胞里了,那就当作好习惯保留吧,别跟自己较劲了。太长时间了,真的够了。看看我能不能做到不带情绪的去做家务,感受到情绪了就休息一会儿,大不了不做了,点个外卖,有些事能拖就拖。边做边观察自己。
独自做家务这件事,一直被我解读为他不关心我。因为心里一直记得小时候和爸爸互相表达关心的方式就是抢着饭后刷碗,抢到了就会很开心,因为那就意味着可以让对方休息一下了。
抛开家务这件事,现实中,我总期待他能多关心我一点,总在寻找他关心我的蛛丝马迹。我甚至曾期待,他哪怕就是每天给我倒一杯水(我这个想法很快就被朋友批判了,凭什么这样要求对方?)。扭着自己的心思去忙着做家务,是一种不关心自己,不照顾好自己情绪的表现。这时,我就会格外期待老公能给我我想要的关心和照顾。
心理学告诉我,你想对方对你做什么, 你就得先为自己做什么。然后你会发现, 你没那么想去要求他了。好像是这个道理。到了国外,自己一个人,学会了自力更生,自己搞定所有事,自己关心自己,然后就不怎么再期待他关心我了(离得那么远也关心不着了)。
这么想想,我们分开的这段时间,也许正是用来帮我成长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