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的沙龙会第一次分享关于《关系的两极化》的主题,发现越来越喜欢这个关系模型,也越来越清晰和笃定,每一位来到我生命中的人真的都是来帮助我成长,帮助我练习教练技术,一起的创造和探索真的很流畅。
以前学了色彩与性格,九型人格,可以满足一些好奇心,却只是给自己贴一个标签,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不懂得怎么去穿越,去突破,去成长自己,并没有哪一种比哪一种更加高级 ,而在这个关系的模型,在一段互动的关系里面,总是会处在一条对角线上。
大家分享自己在关系里面所处的位置时,每一段关系,无一例外的与自己所处的位置有关。
【志玲觉知生活079】:关系的两极化,与彼此向中心靠近,在痛中相遇正向的人,通常会忽视细节。压抑自己的不适感。我们在面具后面发生了什么,表面上都会一直显得快乐,而且满足。正向的人习惯于把问题搞定,然后继续往前。他们习惯于否认问题的存在,如果他们觉得身体不舒服,不太可能去看医生,因为医生可能会发现什么毛病。
而负向的人。他们不遗余力的关注细节,而且习惯于沉浸在不舒服的感觉。他们觉得如果知道某件事为什么会发生,并能够掌控情况,并确保坏的情况不再出现。他们是发现问题的人,总是会通过抱怨,批评和其他类似的不满的表达。负向人的总是那个宣称关系中有问题存在的人。
当我们在重要的关系中有冲突出现时,我们能否辨别出自己一般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有什么倾向?愿不愿意尝试坦诚的沟通,还是你更在意的是保护自己,控制伴侣?就算是互动也是防卫性的,或者是攻击,或者是被动攻击。指责,批评,冷嘲热讽,然后就进入了撤退。
这个关系模型,还有一种是,一方是独立的,另一方就是依赖的。构成了这个关系模型的四个象限。正向独立,正向依赖,负向独立,负向依赖。而在一段重要的关系里面,正向独立的人,而他的另一方一定是在负向依赖里面。一个正向依赖的人,他关系的另一方一定是在负向独立里面。在同一条对角线上。
我们看到对方所在的位置是由自己所处的位置决定的。想要对方更加的靠近中心,首先是自己更接近本质,靠近中心。在靠近中心的位置与对方互动。对方的回应一定是跟我们离中心一样远的位置。
当我们在关系里面越依赖,对方自然就会越独立,一个正向独立的老公和一个负向依赖的老婆,老婆越依赖老公,天天发信息,天天想老公早一点回来,会让对方感觉窒息,更加想逃离,而当妻子成长了,更加靠近自己的本质,更加有自我,就会变得独立,不再天天问老公什么时候回来,也不再等着老公来关注自己,每天都过得很开心的样子,这个时候,正向独立的老公反而觉得有些不对,心里有些慌乱,老婆是怎么回事,怎么都不需要我了,也不再批评指正我了,还每天都这么开心,一定是有什么不对。
当我们没有自我的时候,把对方当作自己快乐的源泉,要对方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我的不开心全部都是因为对方,每天不管孩子,不管家,其实这只是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那么的害怕孤独,当心是漂浮不定,没有落地,不安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不完整。就想到外面抓取一个人,让自己变得完整,可是这个人怎么也满足不了自己。
【志玲觉知生活079】:关系的两极化,与彼此向中心靠近,在痛中相遇当我们把所有带着期待进入关系里,以为对方可以让自己完整,给对方划定一个特定的框架,要对方成为自己想要的特定的样子,而每个生命他的目的就是要成为他自己,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越被操控,对方一定会反操控。
我们在关系中有那么多的问题,其实只是因为自己内在不舒服了,而我们却不愿意去面对。就会在头脑中制造很多问题,从来没有哪个问题是被解决的,而且与此有关的一系列问题都消失了,反而是在同样的模式里面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而透过面对我们那些生而为人的脆弱,进入三大核心体验,去认清那些并不为真的,限制性的信念,一点点的消融信念,一点点的收回力量,在与身体感觉连接的时候就是在收回力量。
有学员在分享自己在关系中的位置时,发现真的不是要对方去改变他的行为,而且吵了几十年,要求了几十年,好像还越开越严重了。在这里成长了一段时间,不去揪着老公问为什么,不去天天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抱怨,指责,愤怒,只是去成长自己,回过头去,发现那些以前的问题都被超越了。
我是一个正向依赖的人,很容易忽视对方的感受,而我的孩子就会变得特别的负向独立,以前我看不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只看到儿子的愤怒,总想去改变他,纠正他,而在改变了一段时间以后变得越来越糟糕了,其实就是自己没有关注到孩子的感受,从来不和他谈感受,只提要求,越不被看见,越被忽视就越多的愤怒。越多的评判,越多的不耐烦,越多的用欺凌来操控,曾经真的是为此伤透了心,受够了苦。
当我发现自己其实根本改变不了别人,发现自己其实什么也做不了。把焦点回到自己身上,只是去成长自己,一点点的去消融那些限制自己的信念,面对自己的伤痛,走自己的过程,我慢慢的能够看到孩子的付出,他的承担,他的恐惧,与孩子在痛中依然去打开自己的心,当孩子被懂得,被看见的时候,他的愤怒就没有那么多了,愤世嫉俗也没有那么多了,以前那些不可理喻的行为和表现,只是因为有一个高度隔离感受 ,不关注他感受的妈妈。
终于明白那个时候孩子痛心疾首的说,我怎么有一个这样的妈呀?终于明白他会对着我怒吼,就一个字,滚,那个时候的心碎,气馁和沮丧,不是透过任何教育方法可以解决的,那个时候的冲突和恐惧,简直就是太痛苦了,而且没有地方可以逃跑,可以想的办法都想了,没有更好,只是更加的让关系恶劣,更加的受苦。而在克老师看来,孩子这一切的行为就是来帮助我从正向隔离感受中拉下来,从幻想的王国里拉回来。克老师说,你儿子有办法把你拉下来。要我去看看是不是孩子的极端行为,都出现在我隔离感受,说教的时候。儿子是我的镜子,而我以前一直想改变镜子,却没有去看到自己内在的恐惧,无价值。
【志玲觉知生活079】:关系的两极化,与彼此向中心靠近,在痛中相遇回想这一年多成长的经历,回过头来看以前发生的事情,真的很感谢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坚持和笃定。
在分享的时候有位妈妈也分享了自己这短短的半年与孩子所经历的,看到孩子的变化,发自内心的惊叹,原来可以这样,就只是自己成长,孩子就从不愿意出门,到越来越阳光,从熬夜到想调整作息,但是要按自己的节奏,不想被父母要求。看到孩子这么大的转变,很多人都向孩子的爸爸取经,因为孩子的爸爸说是教育系统的领导,都以为是他有足够的教育经验,而不知道真实的情况只是因为有一位持续在歆然教育学习成长的妈妈,
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当爸爸面对孩子的这些极端行为,内心的焦虑,除了动手打人,真的不知道还可以做点什么,而这位妈妈在没有地方可以依赖,靠老公管教孩子也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自己沉下心来,只是去成长自己,面对自己是个失败的妈妈的伤痛,一次一次的在歆然老师的带领下穿越那些脆弱,更多的与本质相连,看到的孩子也完全不一样了,从凶巴巴的不理不睬,到愿意和妈妈一起出去锻炼。觉得五个月玩游戏,让自己的情绪释放了,现在要调整作息时间了。
这位妈妈说如果不是持续的侵泡在这个体系,孩子一定会越来越严重。
那个时候找了很多心理学博士,提了很多建议,用了很多方法,孩子不是更好而是更坏,其实她自己也不明白,那些从大学就开始心理学,读到博士,到从事心理学十多年,却还不如歆然老师这短短几年的功力,亲密关系体系来自于心理学,又超脱心理学,只因为我们克里斯多福.孟老师前面二十多年用心理学,后面十年醒来以后,变得越来越简单,不去分析,不去在头脑上找答案,因为头脑所有的分析都来自过去的体验,知识,不可能有所超越,而把自己头脑放空,透过走过程,回到自己的心❤,直觉给的指引总是那么刚刚好,那么有创造性,在天赋里给出,就是会充满创造性,而且不知疲倦,越给出,越有源源不断的创造。
关系的两极化,不仅仅用于分析你的特点,满足一下好奇心,最重要的一点是透过对方的行为照出自己所在的位置。透过让自己靠近本质,靠近中心,对方一定靠近中心,关系的一方改变,对方一定改变,而不是盯着对方的行为想纠正。透过走过程,让自己情绪长大,转化关系,关系就是给我们提供走过程的机会,透过刺激去认出自己真正是谁。接受关系中对方刺激时,连接到自己身体的感觉,并直接体验隐藏在感觉背后的能量。
我们有许多亲密关系的故事,亲子关系的故事,情节大致相同。你的伴侣和孩子是否让你受伤,难过,生气或者是发怒了?这都会让我们觉得有些痛苦和不舒服,通过超然的观察,我们便能看见痛是被搅动起来的能量,随着觉知增强,似乎变得越来越平静,随着觉知增长,我们能发觉,痛其实是本质的喜悦而平和的能量。它本质即我们的自然状态,是不可思议的天才,充满了创造力,直觉和爱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