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田制,是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的一种土地制度,把土地划分成许多方块,像“井”字形。据说,最正中的那块田为公田,周边八块为私田。在西周时期,除了经济上实行井田制外,在政治上则进行分封制度。既然是制度,当为规范和规矩解。
——老式墨斗,是在木匠老司在大木头上用来划直线的工具。据说是鲁班发明的。它有鱼形、龙形等等,由墨仓、线轮、墨线、墨签四部分构成。老式墨斗操作简单,只需要将墨线由木轮经墨仓细孔牵出,固定于一端,然后用手轻轻提起中段弹一下,划线的工作便完成了,用过之后转动线轮将墨线缠回即可。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16463/0b1a9a1614a76d5b.jpg)
说到“设规矩、陈绳墨”,又让我想到了至圣孔子十分推崇的周朝礼乐制度。《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在先秦历史上,有过激烈的儒、法之争。争论的焦点,是实行礼治还是法治。法家认为,政令的推行要依靠法,凡是不从令者,就用刑罚加以惩处,这样,老百姓就不敢作乱了。而儒家则主张以道德教育为主,通过礼来规范和整齐民众的行为。孔子评价这两种治国之道时,在《论语 · 为政》中说过一段非常有名的话:“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用法制禁令来引导百姓,用严刑峻法来规范百姓,百姓即便都免于刑罚,也不会有羞愧之心;用德行品格来引导百姓,用制度礼法来规范百姓,百姓会耻于不善之事,能向善的方向发展。简言之,“德”与“礼”比“政”与“刑”,对老百姓更管用。此处“道”,是引导之义。
关于“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故事,比比皆是。西汉初年,汉文帝以礼对南越王赵佗,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定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
陈水河整理于2024年元月15日中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