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的《闲话闲说》,以尖锐的批评语言对中国近现代小说问题的深入挖掘,间接反映他对近代文化某些方面的遗憾与思考。
在这个快速消费文化的时代,《闲话闲说》如同一股清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尖锐的笔触,挑战着读者的认知边界。重读此书,纯属巧合,娱乐而已。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9886/85379a25dced3fae.jpg)
借出差空闲几个小时,在阳光斑驳的午后,翻阅只有十万字so闲书。刚看时觉得他如此大胆对建国至改革小说文化的批评有些过了,甚至怀疑是怎么出版出来的,里边的小方块应该是骂人的,可能后来废都也是学他的吧。
还是平时读书少了,原来阿城非四川作家阿来。此阿城常年旅居海外,故书中批评国内一些名家作者也是胆大妄为,不留情面且非常犀利。他对于近代文化中可能存在的浮躁、浅薄现象,通过颂扬古代文化中的精粹,如金瓶梅.红楼梦的深邃与丰富,来间接表达对某些现代文化现象的不满与忧虑。
对于张爱玲,阿城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她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旧时代末期上海社会的复杂面貌,以及人性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微妙变化。张爱玲的小说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都市生活的繁华与苍凉,以及个人命运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奈与挣扎。阿城欣赏张爱玲对于细节的精准捕捉和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力,这与他本人对于文学中“世俗性”价值的重视是一致的。
至于《红楼梦》,阿城视其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的巅峰之作,他对《红楼梦》的分析和喜爱,体现了对古典文学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推崇。在《闲话闲说》中,阿城通过对《红楼梦》中人物关系、情节设计、语言运用等方面的分析,展示了这部巨著如何超越了单纯的故事叙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以及它如何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衰落与人性的多面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9886/1b86fc98eddf9df9.jpg)
书中对佛教与赌博的理解,金瓶梅与废都的对比,文革期间的革命小说与改革开放后武侠小说,以及现代小说的世俗化,都是耳目一新的。
印度佛教西汉末刚传入的时候,借助道术方技,到南北朝才有了声势,唐达于鼎盛,鼎盛也可以形容为儒、道、释三家并立。其实这时的佛教已是中国佛教的意义了。
例如印度佛教轮回的终极目的是要脱离现实世界,中国世俗则把它改造为回到一个将来的好的现实世界,也就是说,现在不好,积德,皈依,再被生出来,会好。这次输了,再开局,也许会赢,为什么要离开赌场?
释迦牟尼的原意是离开赌场。观音初传到中国的时候,还是个长胡子的男人,后来变成女子,再后来居然有了“送子观音”。
这也怪不得中国人情急时是阿弥陀佛太上老君一起喊的,遇事抱佛脚,求个心安理得。佛祖有时也会呵呵大笑的,因为笑并不坏慈悲。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9886/4d72ca4cf9b3edb3.jpg)
由于《闲话闲说》内容涉及广泛,且阿城本人对政治敏感话题的处理,导致该书在不同版本中有不同程度的删减,尤其是早期的版本。然而,即便经过删减,书中那种对文化本质的探索和对文学深层次理解的追求,依然成为了研究文化魅力的窗口。
好书,生活中不能只有诗与远方,还有苟且与批评!
原创,转载请说明出处
2024,6,14于汉中黎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