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被称为“智能制造大脑”或“工业灵魂”,是工业数字化和工业互联网的核心部分。有人说,“谁拥有最先进的工业软件,谁就占领了第四次智能工业革命的高地。”软件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一般来说,工业软件可以分为三类:R&D设计、生产控制和管理。其中,R&D设计包括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工程)、EDA(电子自动化设计)等。生产控制包括MES(制造执行系统)、DCS(分布式控制系统)、PDM(产品数据管理)等。管理包括ERP(企业资源管理)、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等等。
其中管理软件,直接把国外的管理经验移植到国内一般是不能接受的,但是本土的软件更有优势。目前,国产软件占国内市场的70%。
生产控制软件,依托国内强大的制造业,也有实力与国际巨头抗衡。目前国产软件占国内市场50%的份额,并且在向高端发展。
然而,被称为工业软件“三座大山”的设计软件,尤其是CAD、CAE、EDA的研发却相对滞后。国外软件巨头垄断了国内90%的市场份额,这是中国工业软件亟待突破的地方。
除了上述三类软件,几何建模引擎、约束求解器、网格生成引擎、流程驱动引擎等核心引擎国内也基本空白。总结中国工业软件的水平就是核心引擎基本空白,R&D设计类相对落后,生产控制类互斥,管理类领先国际。
从技术上讲,工业软件不同于一般软件,不需要懂计算机语言和业务逻辑。西方工业历史上几百年积累的工艺经验和技术诀窍,是在工业软件中沉淀下来的,不是短时间内投入大量资金和高科技人才就能做成的。
工业软件巨头拥有全球最优质的制造客户,从而获得大量有价值的工业数据,不断用工业数据打磨软件产品,进一步优化性能。与此同时,他们继续在世界各地购买小型工业软件,以扩大底层数据库,进一步加深护城河。
那国产软件如何突围?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有一些明显的市场空白是国际巨头没有覆盖的。例如,实体清单中所列的机构和企业被限制或禁止购买国际工业软件;比如广大中小企业买不起国外昂贵的工业软件。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在大多数企业的实际生产中,很大一部分看似强大的功能都被闲置了。所以其实国内的软件公司只要根据国内企业的实际需求,把那部分经常使用的刚需功能做出来就行了。这部分只占国际先进软件全部功能的40%。这样研发难度大大降低,也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从客户体验的角度,制造企业不是想要一个仿真设计工具,而是想要全面提升自己的R&D和设计能力。如果国产工业软件不仅仅是提供软件,还能进一步帮助企业构建工业能力体系,那么实际上开启了一场想象空间巨大的“升级维度的竞赛”。
从技术迭代来看,国产工业软件还是有机会弯道超车的,机会就是从传统软件到SaaS。国产工业软件可以轻装上阵,一上来就采用云架构实现“云原生”,这是弯道超车的最佳时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