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斯.狄更斯曾说,of all my books, I like this best. It will easily believed that I am a fond parent to every child of my fancy, and that no one can ever love that family as I love them. But, like many fond parents, I have in my heart of hearts a favourite child. And his name is David Copperfield. 所有他的著作都是他的孩子,他比任何人都爱这个家庭,但他心中至爱是这个孩子,他的名字叫大卫科波菲尔。
我虽然知道狄更斯,看过他的电影比如雾都孤儿,但是中英文我都没有读全过一本 。这本大卫科波菲尔,在我还不知这是狄更斯的作品的时候,我以为这本书是魔幻类(现代有个魔术师也叫这个名字)或者侦破小说,着实无知了一把。看着书,看着电影,我知道很多年前我看过这个电影不完整版,印象深刻,经常想再看,不知电影名字,只有那个穿着破烂小孩子来到亲戚家得到照顾的片段让我着迷不已。
这本书从美国买回来,五美元不到,七百多页,四十万字,但是阅读起来却不是很难,只有那个聪明,敏感,善良,勇敢的小男孩大卫让我着迷不已。我很想认识他,穿过一百五十年的历史,跟他握一下手,同情他,勉励他,赞美他,他的勇敢、善良,敏感、自省以及他写作的才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8575361/d2eee79d3e18d073.jpg)
这个不到十岁的男孩被继父送到寄宿学校,脖子上挂着狗牌(继父往死里打他,他咬继父的手,学校受命于继父,给他挂个牌子: 警告同学们,他会咬人。十足恶毒继父),衣食堪忧,却积极改变自己的境地,认识新朋友,大方分享食物,讲自己读到的故事。放假回到自己家,被继父、继父姐姐苛刻对待,不公平指责,不让他碰触新生的弟弟,他母亲不能对他有任何亲热举动,他隐忍兼顾自己母亲的心情,他在回学校的马车上看到瘦弱的妈妈站在门口举起弟弟给他看,从此在那个薄雾缭绕的寒冬中,这个镜头始终在他的脑海中,他不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见到母亲和弟弟。
他的母亲与弟弟去世了,他的保姆Peggotty跟他哭诉母亲最后的情景。Peggotty被解雇,她与马车夫结婚,承诺她的家永远有一个房间留给Master David.
David成为真正的孤儿,在自己的家里,被孤立,被忽视,被漠视,最后被送到伦敦一个工厂上班,自己养活自己,跟一群身份不符的男孩们一起劳苦工作,这一年他才十岁。
十岁的儿童,本来有家产继承的小绅士,变成一无所有的童工,不再有读书权利,没有钱,没有爱护,不过他寄宿的地方Mr. Micawber的一家给了他温暖。
![](https://img.haomeiwen.com/i8575361/435c6ad56febbe7a.jpg)
Mr.Micawber负债累累,却一直等待机会,Mrs.Micawber前一分钟哭泣家里无米下锅,后一分钟开始据案大嚼。这对有四个孩子的夫妻,在经济大萧条中逐渐沦落,David尽自己能力,一周只赚七先令(我搞明白了一英镑是二十先令,一先令是十二英分),却想帮助这对夫妻,女人说,我们不能接受,master David,只有等Mr.Micawber找到工作,我们就好过了,我相信Mr.Micawber。
其实,我不想复述故事,大家都可以去看电影了解经过,我想说的是,这个大卫科波菲尔为什么让人喜欢? 他遇到过坏人,但有更多的好人帮助过他。他受过欺骗,但是心智从来没有混乱过。
他家的保姆Miss Peggotty与她的哥哥Peggotty一家是他的亲人,贫民阶级与贵族之间不仅有尊重,也有亲情。他们是David内心中的力量。而David与妈妈从来没有阶级身份的概念,他们对任何人都给予尊重,温暖与信任。
他在学校里认识一个他景仰的男生,这个男生把狗牌从他的脖子上摘下来,同时招揽周边同学不能欺负大卫。尽管这位男同学后来做出一些不能原谅的事情,但是David始终是他的朋友。
David十岁认识Mr.Micawber,这位中年男人把他当成朋友,在最关键的时刻帮助了他。David善良懂事,Mr.Micawber没有把他当成孩子,他给David忠告,并且建议他从工厂逃走找自己的亲戚救助。
每一个人都帮助过David,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善良的人,无论处于什么阶层,无论处于什么不堪境地,始终不愿意伤害朋友,不愿意改变自己的人生信条而变得不堪?
(我没有写完,边看边写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