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美德代代传!每次去看望母亲,看见弟弟、弟媳对妈妈的孝敬,我心中就会涌出这句话。
奶奶在世时,妈妈对奶奶的孝敬一直感染着我们,如今九十岁高龄的母亲被弟弟、弟媳照顾的这么好,是她老人家的福报,更是我们儿女的福气。
今天我给母亲买了几盒药送去,顺便给母亲洗洗头、洗洗脚。走进家门弟媳热情的招呼我,接过我手中的东西,就去厨房给我蒸梨去了。
我进到母亲的卧室,她老人家坐在床上正看电视剧《 我的仨妈俩爸 》。
我一看母亲盖的是一床红色的新被子,伸手摸一下床上的被子软和保暖,再摸摸褥子软软的,不用说又是弟媳给母亲新买的。
弟媳对母亲特别孝敬,随着季节的变化,她会给老人家添衣加被,时时购买新的衣服。
上次我来时,给母亲买了一条驼绒的棉裤,母亲给我提起床上放的袋子说:刚刚新峰买的。我掏出来一看,一条新绒裤,一双厚袜子,一件内衣。
母亲有弟媳照顾,我们放心!
弟媳是老师,她为了中午给母亲做饭,每天中午不辞辛苦从单位急急赶回家,常常都无法午休,我们兄弟姐妹都非常地感激弟媳的一片孝心!
我们知道“孝”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道德行为,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传承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人寿终究有数,不孝后悔莫及。我们能孝敬父母的时间是一日一日递减的。尤其在现代社会里,有人十三、四岁就离家求学,一直读到高中、大学、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参加工作后,在生存压力、竞争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忙碌奔波于红尘俗世,最忽略的人往往是对我们最亲近的父母。
乌鸦有反哺之义,羔羊有跪乳之恩。孝敬父母是我们做人的根本。从古至今,从伟人到平民百姓,再到我们身边的同龄人,有多少人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子路背米孝双亲、鲁迅陪母聊天选读物、赫赫有名的陈毅元帅亲手为生病的母亲洗尿裤,这些人的孝行无一不感动世人。
鲜花可以枯萎,沧海可以变桑田。但我们孝敬父母的心不能变,感恩父母,孝亲敬老!
孝的规则对于一个家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直接影响着家族的发展,对于国家来说也是一样的重要。两汉魏晋时期,统治者主张“以孝治天下”,西晋李密由祖母养大,他非常孝顺自己的祖母,曾多次被当地官员向朝廷举荐为“孝廉”,但由于祖母在堂,不宜远行,遂上书《陈情表》以辞皇恩,这篇文章字字传情,后人曾言“读《陈情表》不哭者,是为不孝;读《出师表》不哭者,是为不忠”!
忠,是由孝演化而来,为子孝父母,为臣忠君王。儒家的伦理道德在精神上使“孝”的价值观深入人心,忠孝并列是君子内外的实践规范和道德底线。《水浒传》中宋江,人称“孝义黑三郎”,那就不要惊讶他后来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他不是要反大宋天子,他是要反奸佞权臣,所以他最后还是要向宋天子表忠心,“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只能饮鴆自尽。同样,也是在宋代,岳飞家住河南汤阴县孝悌里永和庄,唯有老母在堂,岳飞百般孝顺,岳母教导岳飞“精忠报国”,岳飞尊母教导,化孝为忠,屈死风波亭,所以岳飞被称为“忠孝两全第一人”!
孝是忠的基石,家是国的基础,家国天下的太平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人伦秩序,人伦秩序的基本规范就是“孝”。孝是一切德的根本,不孝父母者,不可与之交往,至亲之人尚不能孝爱,与他人能有仁爱之心乎?不仁不义即为无德,也就是“缺德”。
《朱子治家格言》:“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也就是说,伦理道德混乱就会导致家族消亡;自身德行和自己的岗位不匹配,那么迟早要招来灾祸。所以,以孝治家,行之规范,家族和谐,德行自显。百善孝为先,德位自天然。家庭和睦必然促使事业亨通,事业发达必然促使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则国家强盛,国家强盛则百姓安乐,良性循环皆系“孝”字!
孝,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爱自己的亲人,才会爱天下人,爱天下人才会爱天下万物,这个“爱”在对待老人上就是孝。
![](https://img.haomeiwen.com/i4503003/d1f514c1b2e90b26.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