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之家中国传统文化
稀罕,明末清初的一些紫砂器

稀罕,明末清初的一些紫砂器

作者: 正广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18-07-17 23:19 被阅读4次
明 宜兴时大彬制紫砂壶

紫砂器是指一种由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制成的无釉细陶器,一般呈赤褐、淡黄或紫色。是一种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其特点是结构致密,接近瓷化,强度较大,颗粒细小, 断口为贝壳状或石状,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

清 紫砂方斗式壶

紫砂土主要有紫泥、绿泥、红泥三种,统称紫砂泥,蕴藏在岩石和普通陶土的夹层中,有“岩中泥”、“泥中泥”之称。紫砂器不挂釉,而是充分利用泥本色,烧成后色泽温润古雅。

清 紫砂龙首三足壶

紫砂器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今。江苏省宜兴丁蜀镇,以生产紫砂陶而闻名。主要产品是茶具和花盆,其中茶壶的制作最为突出,涌现出时大彬、陈仲美等制壶名家。清时,宜兴窑产品博得皇宫的喜爱,雍正、乾隆皇帝多次传旨对其作品的造型和装饰给予具体指示。

清 宜兴窑紫砂茶壶

通高8.5cm,口径5.4cm,足径6.2cm

壶圆口,鼓腹,圈足,短直流。浅紫色的泥料中含有黄色颗粒,壶身光素,但各种细节一丝不苟,于细小处见精湛。

清代茗壶自康熙、雍正朝起,不再以实用为主要功能,而是逐渐倾向于艺术性和观赏性。

清 宜兴窑紫砂百果壶

高9cm,足距5.5cm

壶身圆形,其上点缀瓜子、蚕豆、白果、莲子等果实,辣椒为流,菱角为柄,蘑菇为盖。紫红色砂泥,细腻润滑。

百果壶也称花果形壶,要根据果实的颜色调制出各种不同色调的砂泥,清代初期一代名家陈鸣远开创花果壶之先河,乾隆、嘉庆时期其成为流行壶式。

陈鸣远

陈鸣远,清康熙、雍正年间人,名远,字鸣远,号石霞山人、壶隐,江苏宜兴上袁村人。他出身于紫砂世家,相传其父是明代著名的紫砂艺人陈子畦。陈鸣远技艺精湛,雕镂兼长,是紫砂史上技艺最为全面而精熟的大师。他开创了于壶体镌刻诗铭之风,创制了在壶盖内用印的方式,这也是鉴别明清前后紫砂茗壶作品的参考依据之一。常用印章有“陈鸣远”方印、“鸣远”方印、“陈”字圆印,“远”字方印。由于陈鸣远的技艺与成就,使紫砂陶博得了当时文人学士的高度称赞。

清 紫砂画珐琅五彩四季花卉方壶

通盖高9.3cm、口径6.5×6.5cm、足径7.1×7.1cm

康熙中期以后,宫廷开始尝试在宜兴紫砂茶具上画珐琅彩。宜兴胎珐琅彩是由宜兴提供紫砂素胎,于宫中造办处画彩烧成的。

清 宜兴窑紫砂椭圆花盆

高13.5cm,口径51.5×35.5cm、底径45.5×27.5cm

花盆呈椭圆形,唇口,扁圆腹,底中部有一圆孔,下承四个半月形足。紫红色砂泥,泥色纯正。

清 宜兴窑紫砂花口花盆

高37.5cm,口径57.5cm,底径34cm

盆花口,颈、腹、圈足随形,凸凹有致,如同花瓣。颈部外撇呈喇叭状。底中心有一出水孔。深栗色砂泥,泥质细腻,包浆光润。

此盆造型硕大,丝毫没有歪塌变形,十分难得。

清 宜兴窑项圣思款紫砂梅花诗句杯

高3.8cm,口径6.5cm

杯花瓣口,以梅根为柄,梅枝干为托。紫红色砂泥。外口沿刻写行书 “远声霜后树”,字体刚劲古拙。

该杯以梅为型,构思巧妙,借梅之寓意表现文人的品质。

项圣思

清代著名紫砂艺匠,擅长制作桃实杯、梅花杯等玲珑精巧的文玩用品,技艺独绝,后世仿品极多。

清 宜兴窑紫砂树根式梅花花盆

高13.7cm,口径35.8×29.5cm、足径31.5×26cm

花盆树桩式,外壁凸雕梅枝。紫红色砂泥,细腻光润。

宜兴紫砂泥质的可塑性很强,早在清代初期,工匠们就开始仿照自然界的树根制作花盆,这种做法在乾隆朝以后十分流行。

此花盆胎体较薄,体型较大,造型自然,以梅枝作装饰更添情趣,是宫中用于栽种中型盆景的用器。

清 宜兴窑“邵邦祐”款紫砂珐琅彩壶

高9.7cm,口径8cm,足径7.4cm

壶圆形,平底,浅圈足。流及壶柄已残缺,壶盖保存完好。深栗色砂泥,细润光滑。壶身与壶盖以红、黄、绿、蓝等色珐琅彩描绘山石花鸟,纹样精细,生机盎然。器底以遒劲规整的楷书馆阁体书:“乙酉桂月臣僧宝诚进 邵邦祐制。”

清 宜兴窑惠梦臣款紫砂菊瓣壶

高4.7cm,口径3.5cm,足径3.8cm

壶体为八道凹筋菊花式,花口,圆腹,直流,环柄,盖以卧狮为钮,狮前爪压绣球,狮尾兽毛清晰可见,雕工极细。壶盖内钤行书“水平”二字,壶底钤长方篆书“荆溪惠孟臣制”六字印章款。此壶胎薄体轻,砂质极细,小巧玲珑。

惠孟臣

惠孟臣(1589—1684年),明末清初继时大彬之后的又一制壶高手,所制之壶大者浑朴,小者精巧,底款“荆溪惠孟臣制”几乎成为驰名商标,后世仿者极多。

清 宜兴窑紫砂泥绘花卉方花盆

高29.2cm,口径22×22cm、足径16.5×16.5cm

花盆四方形,深腹,下承四折角条形足。栗褐色掺黄色粗砂泥。花盆外壁四面均有泥绘花卉装饰,优雅美观。

此花盆是宫中栽培兰花的常见盆式之一,由于要考虑其必须具备良好的透气性,所以砂泥的颗粒通常要比茗壶的砂泥粗糙许多,也因此而具有素朴自然的美感。

清 陈曼生制半瓦当式紫砂壶

这件紫砂壶是清代著名篆刻家陈鸿寿和著名紫砂艺人杨彭年合制的“曼生壶”。陈鸿寿号曼生,是清代著名浙派篆刻家,因酷爱紫砂工艺,自绘紫砂壶样,请宜兴著名工匠杨彭年为之制壶,并亲自在壶上刻铭,世称“曼生壶”。

这件壶仿汉代瓦当造型,并以汉代瓦文为铭,造型古拙优雅,制作精细挺括,线条流畅,质地温润,具有浓厚的文人气质。壶的底部印有陈鸿寿“阿曼陀室”铭,把柄下则印有“彭年”铭。

清 宜兴窑邵亮生款紫砂圆壶

高6.7cm,口径8.2cm,足径8.2cm

壶扁圆形,大口出唇边,短直流,圆柄,圈足。盖微鼓,圆钮。底刻篆书“邵亮生制”阳文印章款。栗色砂泥,上有黄砂点,砂质极细。造型小巧,做工精致。

宜兴邵氏家族为当地制壶望族,从清初到晚清民国,前后有十几位壶艺家问世。

相关文章

  • 稀罕,明末清初的一些紫砂器

    紫砂器是指一种由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制成的无釉细陶器,一般呈赤褐、淡黄或紫色。是一种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

  • 黄杨

    对于植物天生喜欢,稀罕树的高大威猛,稀罕花的万紫千红,稀罕到忘我的地步。 出差归来的途中路遇花卉市场...

  • 砂器

    孤独的孩子,在寂静的河边堆制砂器。 有不期而至的大雨,在砂器初成之际。 看完这本书有段时间了,没有写什么,主要是跟...

  • 砂器

    为了可以忘记, 为了不再想起。 我在, 我们曾经来过, 离别的沙滩上, 为你建造了华丽的城堡。 风干的沙子在阳光下...

  • 旋流除砂器

    除砂器是钻井液固相控制系统中的第二级固控设备,是稳定、调节钻井液技术指标的重要设备之一,又称旋流除砂器、泥浆除砂器...

  • 脆弱的砂器

    母亲说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吃火车上供应的盒饭。她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像我这般挑食之人怎么能如此热衷于半生不熟难...

  • 前言

    宜兴紫砂不仅是我国绝无仅有的,在全世界也独树一帜随着人们对宜兴紫 砂器认知程度的提高,其材质的探究也受到了更广泛的...

  • 此文将告诉你,信任和信念是多少的重要

    图文源自微信公众号“紫之晴空”,更多心情故事,情感小说请关注“zizhiqingkong"吧。 明末清初,天下动荡...

  • 《砂器》-松本清张

    很多年前就看过日本的电影《砂器》,最近把原著找来读了一遍。 《砂器》是日本推理小说家松本清张的作品。 松本清张出...

  • 砂器中的中和

    作者:罗云路 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菲菲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稀罕,明末清初的一些紫砂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kn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