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罕篇第九•一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钱穆译】先生在川水之上,说:“去的就像这样呀!它不舍昼夜地向前。”
【杨伯峻译】孔子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
【傅佩荣译】孔子站在河边,说:“消逝的一切就像这样啊,白天黑夜都不停息。”
舍,休息,停止。斯,河水,这里指奔流不息的河水。
逝者的者指什么,一般的解释都说是时间、光阴,当然还可以指一切的过往。如果解释成光阴,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让大家珍惜时间,抓紧学习。时光一去不复返,错过了学习的机会。也就错过了人生提高的机会;如果解释成一切的过往,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有的一切,包括孔子之道,都如同这奔流不息的河水一样,昼夜不舍,一去不复返。不论时光,还是过去的事情,它们不会因为人的挽留或后悔而有所改变。
孔子于此感叹,既叹光阴,又叹自己的人生。 叹光阴,时光飞速流走,自己的德行还没有达到至善,自己能不能把握住现在,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去努力修行;叹自己的人生,自己创立的道还没有被世人认识和接受,一切都将成为过去,自己还有没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再读补漏】我们看一下缠中说禅对本章的解读:“誓者”,决心行圣人之道的君子,就像河流一样,从“闻其道”的源头开始,后浪推前浪,生生不息、前赴后继。
“逝”是“誓”的通假字,“逝者”就是“誓者”,就是决心开始“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君子“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开始,就如同每条河的源头,最终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像大河东流归于大海,这个目标就是成就“圣人之道”,成就一个“不愠的世界”。 “昼夜”,就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朝夕”,也必须如同其中对“朝、夕”的解释,要从“天地人”三方面来理解。“舍”,去声,“止息”的意思;“不舍”,不止息,也就是“不退转”的意思。
一个全新的解释如果无法判别对错,我们不妨就其解释来找出其合理或不合理的地方。
《说文》曰:逝,往也。本义是离开前往。
查《汉字源流字典》,它引申义有过去,死亡,经过,调整,也可和誓通假,指发誓。如《诗经》中的“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这里的“逝”就是发誓的意思。这么说,缠师的解读不是空穴来风。
我们回顾一下缠师对“朝夕”从“天地人”三方面的理解,他说:从“天”的角度,代表了时间上的“开始、最后”,从“闻其道”开始,不断地“固守”,“承担”“圣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终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转;从“地”的角度,代表了“东方、西方”,也代表了整个天下所有的地方,无论任何地方,无论条件恶劣还是优越,都要不断地“固守”,“承担”“圣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终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转;从“人”的角度,最大的承担就是生死的承担,所谓出生入死,都要不断地“固守”,“承担”“圣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终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转。只有从这三方面去理解,才是真知道“朝、夕”。
那么“昼夜”如果从“天地人”三方面来理解的话,内涵更广,指义更多。时间上的“开始、最后”,地理上的“东方、西方”,人的“生存、死亡”,涵盖了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周围的一切。“不舍昼夜”就是什么时候都不停息,什么地方都不休息,什么情况下都不停止。
相比传统的解释,缠师的解读没有感叹光阴、万物的流逝,而是多了积极的意义,希望追求君子和圣人的人像奔腾不息的河流一样永不停息,努力修行不休息,不停止。
如果我们细究一下,无论是传统的解释,还是缠师的解说,它们都已经触及到孔子思想的精髓,即每个人要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去努力修行,也可谓是殊途同归。
或许会有人质疑,虽然结论相同,但这样做学问未免是“和稀泥”,非常不严谨,不知道是不是?见仁见智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