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想法东方山海谈
“文化革命”三讲(学术研究七)

“文化革命”三讲(学术研究七)

作者: 夏光草木 | 来源:发表于2018-09-27 12:56 被阅读18次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一——救亡压倒启蒙和革命压倒启蒙——谈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现实意义。

        我们在学习和创造之前要思考学习和创造的意义,以及源头。从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上来说,开启了清政府救亡图存的觉醒,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力图自强,对后世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起到了客观促进作用。在思考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时,谈到封建腐朽性,地主阶级不能肩负起改造社会历程的任务。

        对于学习任务的清楚性具有促狭的认识,对于学习的对象和源头具有依赖性,不能分辨学习的适当性,就是一个埋藏失败可能的学习过程。

        在思考革命改造的过程之中,思想的指导和改变是非常重要的。选择是救亡压倒启蒙和革命压倒性启蒙,在历史的检验下,是革命启蒙更具有实施性。

        在对过程的思考下,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即是我们在破坏和修复的选择上更加倾向于破坏重立。所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这个道理也在于革命启蒙之中。

        我们在选择改良运动的指导思想之中,是从各种利弊以及安全预案之中思考取舍的,而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事件发展的预测。

        我们知道一个王朝或者革命的气数已尽,就发动革命,在革命中启迪后世,推动生存经验的流传。而我们在一个国家或者政党气数未尽,还能够通过不断地改革改进时,会遵循救亡的道路。这些都是历史的发展趋势,我么唯一不能违背的就是永恒的时间。朝代的更迭,政党的上下,都与气数有很大关系,那我们如何抓住时间的变化来得到更好的选择呢?

        从最本质的方面来思考,学习选择的源头和方向是否合适。源头的选择应该和我们学习的目的和发展方向有关系,相互契合才能够走的更长久。以艺术学发展的基础为例,艺术学的基础是人本思想,艺术学的发展不能离开对于人的发现和关怀启迪。艺术学的发展为了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之中的难题,必须要从人本身来找。同样积极的因素会有所影响到结果。

        二——愚民政治趋于极致,读书人失去独立思考的权利,逐渐成为习惯,也就失去了思考能力和自信。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盲目的政治跟随以及从众随大流会逐渐磨灭掉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读书人,必然是一个有趣的灵魂,在政治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自身的兴趣取向,做到最大程度的实现自身价值。

        我们强调在社会环境中的完整人格的塑造和锻炼,现在的社会不需要愚忠或者是盲目颂圣的所谓士人,不需要出世未经的隐士,不需要逃避现实社会,空谈理想的人,我们需要的是拥有正确价值观的成熟的人。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很多社会的阻力,存在一定的社会问题,不能怀疑社会的公共性以及正义性,我们不能用消极的思想处事,不能自命清高的排斥反对社会现实,不能一味盲目地攻击和批判社会黑暗而不努力改变现状,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由我们共同努力营造的。

        读书人在读书的过程中,不能结合现实,可能沉浸在书中的生活不能自拔。我们需要读书开启民智,带领一大部分人甚至是所有人明白自己的人生价值,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永远不竭动力去寻找真理。

        真理的探索需要时代的弄潮儿,这些被理想支配的人们,可能做出最为伟大的事情,也可能是愚民,这取决于对于读书和人的关系的思考,读书开启人和外界沟通的渠道,有人选择沟通偏激,有的人选择沟通理性。

        每一轮的整人运动裹挟一大批人进一步丧失自我,同时另一批开始怀疑,有所觉醒的人也在增加。觉醒的人也就是那些选择与自己内心对话,并且想要从内心的需求去指导外界行为的人。

        两面夹击对于知识分子的压迫,知识分子进一步犬儒化,文化进一步低俗化。知识分子对更为严重的时弊和改革倒退的忧虑,对普世价值的追求,还有拒绝遗忘,追寻和揭示历史真相的努力。这些都是摆在不能和外界,和自己内心对话的人的面前,如同鸿沟。

        这样说来,颂圣思想的对与错其实并没有答案。我们在力求沟通的同时,应该思考思考我们如何存在,如何很好的存在。

        三——文人:在孔孟的文化背景以及社会从政趋势和压力下的求生,在不断进行技术四项改革的同时与社会现实做着适应和抵抗。

        文人有气节和一种价值共识,这里我不做过多解释,相信读者内心已经有了答案。

相关文章

  • “文化革命”三讲(学术研究七)

    一——救亡压倒启蒙和革命压倒启蒙——谈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现实意义。 我们在学习和创造之前要思考学习和...

  • 20160510 单君君 第九幅 武汉大学简介

    关于这篇武汉大学的介绍,我是从七个方面来进行的。历史,办学,学术研究,文化传统,活动,环境,以及校友。 首先,学校...

  • 历史的三峡

    第三讲 革命后的第二天 中国“魏玛时期”的思想与政治

  • 文化革命

    探索文化,从家庭与家族关系入手,即从性别与家庭的角色结构上着眼。 核心家庭是在资产阶级和各种个人主义思想兴起的影响...

  • 五四文化革命非五四革命文化

    中华之土地可以征服,但不能断送。 中华之民众可以杀戮,但不能屈服。 所谓启蒙,非得文化思想这一药引。 何谓进步,文...

  • 【笔记整理】我的近代史7

    第三讲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国民革命的兴起 一,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A背景分析(要有时间...

  • 入目篇篇

    君作好文我跟章, 片纸简书雪飞扬。 文化今时真革命, 七彩斑斓气秦皇。

  • 珍贵视频:毛主席检阅文化革命大军

    毛主席检阅文化革命大军

  • 文化不革命好---对文化管理工作者说

    文化不革命好---对文化管理工作者说 因为在说文化大革命好那个阶段,造成的后果是文化被摧残被破坏了,尽管没有人公布...

  • 吾心归处是杏坛

    “我们学校提炼百年校史的精华,确立为‘润’文化的核心。老一代革命家赵健民、许梦侠、王维群、孙洪及回族七大姑娘等革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革命”三讲(学术研究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vr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