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每天写1000字每天500字
古代的贞节牌坊是什么?为什么那么多人看重它?

古代的贞节牌坊是什么?为什么那么多人看重它?

作者: 朗风习习 | 来源:发表于2018-12-15 22:38 被阅读1次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在一些旅游景区,经常会看到一些各种各样的牌坊。这些牌坊,又称牌楼,是因为“某人承皇恩受褒表”而建的。它是封建社会为表彰那些,有功勋、有科第、有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一种门洞式建筑物。

    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特别严格,立牌坊也极为隆重,所以,并不是谁都可以立的。

    比如,获得举人以上功名的,要经过地方官府的审核批准后,最后由官方出资建功立坊。

    立贞节牌坊、仁义慈善牌坊和功德牌坊的,那要求就更加严格了,必须经过当地官府查证核实后,逐级呈报,最后由皇帝审查恩准,或者由皇帝直接封赠,才能够建造。

    即使允许建造,建造的规格,也有十分严格的等级限制。像帝王神庙、陵寝才可以用"六柱五间十一楼";一般的臣民最多也只能建"四柱三间七楼";但孔庙的"万古长春坊”仅是一个破例,因为他是"孔圣人"。

    所以,在封建社会里,如果一个人能获得皇帝的恩准,建造牌坊,那对这个人、这个家族乃至这个地方来说,都是一种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殊荣。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牌坊当中最具地方特色的“贞节牌坊”,它是怎样产生的?又有什么代表意义?

    “贞节牌坊”,是古时候用来表彰那些为丈夫守节,至死都坚负不渝,从一而终的女性所建立的牌坊。

    贞节牌坊始于秦朝。据《史记》记载,重庆有一位叫“巴清”的妇女,早年守寡,但她却没有改嫁,她接过夫家的“丹砂”事业,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一个秦时期的“丹砂帝国”神话。

    她曾出巨资修长城,为秦始皇陵提供过大量水银。晚年秦始皇看她孤苦一人,便接进宫里,尊她为“贞妇”。巴清死后,秦始皇又在她的墓地筑“女怀清台”,以资表彰。这就是历史上开始表彰“贞洁”的第一块贞节牌坊。

    从秦汉以来,一直到唐代,封建社会对妇女的贞节观念还是比较宽松的,即使寡妇再嫁,也决不会被视为不符合礼教,更不会去严加指责或禁止的。

    比如汉代的朱买臣,他的妻子离婚再嫁;著名的蔡文姬也嫁过三次;还有唐代就有23个公主再嫁。这些女子再嫁,在当时的社会里,也并没有谁认为不好。

    中国封建礼教的形成和发展,宋朝是一个关键时期的转折点。当时,“程朱理学”极力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禁锢妇女的思想,实行女子缠足的恶习,禁止女性再婚改嫁,使女性的社会地位,从那时候开始受到了蔑视。

    等到了明清时代,对限制女性的婚姻自由,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残酷程度。《大明律》中首次规定:“若命妇夫亡,罪亦如之,追夺或离异。”什么《内训》、《古令列女传》、《闺范入》等关于女教方面的读物,也都编了出来开始毒害女子们的思想。

    清代时期,京师、省府、州县各自修建“节孝祠”,矗立大牌坊。将被旌表的妇女题名坊上,死后设位祠中,春秋致祭。并由官府发给三十两“坊银”。节烈事迹特别突出的,皇帝还亲自“御赐诗章匾额缎匹”,节妇烈女的名字列入正史和地方志。

    这样一来,把对节妇烈女的崇尚推至了极点,于是,成千上万的妇女以身殉夫,或自愿、或被迫,愈演愈烈。

    清代学者“方苞”写过一篇《康列女传》:康烈女是一个商人的女儿,她许配给了贫家之子张京,可是还没过门,张京就死了,康烈女却以张氏媳妇的身份自居,上吊自杀殉夫。

    张家原本是个破落之家,张京的父亲品行又不好,本来人们都看不起他们,但是由于康烈女的殉夫行为,张家马上身价百倍,瞬间成为了京师有名望的人。

    胡适先生说:一块石头,变作了贞节牌坊,便可以引无数青年妇女牺牲她们的青春与生命,去博礼教先生的一篇铭赞,或志书“列女”门里的一个名字。“贞节”是“名”, 羡慕而情愿牺牲,便是“分”。

    可见,在封建礼教严格的朝代里,“名分”,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多么地重要,它是束缚古代女子思想的一把枷锁。而那一座座贞节牌坊,就是埋葬许多古代女子青春的坟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的贞节牌坊是什么?为什么那么多人看重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yz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