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喽,Everyone~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那封最具情怀的10字辞职信,那个洒脱不羁看似疯狂的顾少强,从2015年的爆红,到如今淡出人们的视野。虽走过许多地方,却依旧选择了停留。
一屋、两人、三餐、四季,那场红遍大江南北的离职终究还是回归到了生活。看世界是奢侈的,但读书却是最简单的奢侈旅途。
自从离职之后,吃肉都快成了问题,懒癌晚期的作息,握着空调遥控器,赖在床上根本就不想起,更别谈在如此燥热的天气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烧钱之旅...
单押,我也会的,Skr~
So,今天给大家带来两个别致的“景点”,来一场不耗能量的观赏。
NO.1《读书读书》
没错,书名就是这个,它是一本选集。豆瓣评分9.8(2018版评分确如此之高)。24位知名学者,48篇巨匠文章,一场关于读书的饕餮盛宴,绝对能够喂饱你。
作者陈平原,长江学者、北大教授、学会会长...各种闪耀的头衔加在一起都不及“20世纪中国文学”的理论研究让其心动。不为名、不为利,陈公与钱理群、黄子平在一个不足10平米的小屋内传承了中国文学。
关于读书,学者们各有见解,纵然是随意一瞥,在书中也许会发现自己的影子。正如此书的副标题所写:你看过的书最后都会长成你的骨头和肉。
随便翻翻周树人、闭户入厕书相随、洒脱自在如老舍、苦口婆心林语堂、郭卖朱买宗璞恨、书斋书痴叶寻趣...众位大咖陪你一起在读书之中如醉如痴,享乐消遣,畅游旅途。
NO.2《活着》
连续26次跻身畅销书榜,豆瓣评分9.3(超过10万人评价)。人之所以活着,人之只好活着。活着的力量不在于呐喊,而在于忍受那些不得不接受的苦痛。
作者余华,先锋文学,当代作家,弃牙医而从文,23岁写作,24岁小说发表,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环游世界,被誉为中国的查尔斯狄更斯,国际奖项信手拈来。
大时代背景下的徐富贵,不断忍受着人生的跌宕起伏。活着,有可能这么惨么?答案是有可能的,富贵用他的一生来诠释:那些莫名凄惨的接踵而至,那些无法忍受的绝望真实,那种老无所依的相依为命。
余华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离职时,我曾说过:以前是为了生而活,以后想为了活而生。只要活着,绝望就不会存在。只要活着,肉就会有的。只要,活着。
———— / END / ————
虽未见过你,但有我陪你。一个属于PM自己的研习港湾,不会让你孤寂~
让我们一起阅读,一起成长,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On the way~
读书是一种生活态度。今儿,你读书了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