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 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译文】孙子说:根据一般战争规律,将帅向君主领受命令,聚集民众,组编军队,到与敌军两相对垒,没有什么比两军相对争夺制胜条件更难的了。两军相对争利之所以难,就难在以迂回的手段达到直捷的目的,就难在化祸患为有利。采取迂回的途径,但引诱凝滞敌人,后于敌人发动,却先于敌人达到目的,这便是懂得变迂为直谋略的人。
【感悟】
今天开始学习第七篇军争。军争篇名从表面意思来看就是军事上要争取的胜利条件。军事斗争就是以胜利为目的,维护并实现本国的政治利益。
在军事斗争中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谨慎,作为主将都需要认真地谋划,但所有谋划的目的都是为了胜利。而两军交战大家都希望自己胜利,所以在每一个措施之中都在积累着胜利的条件,就像双方下棋一样。每一步棋都要多看几步,每一步棋都为下一步走做好铺垫。
但是军事斗争又不是静态的斗争,而是一个动态的斗争。每一个胜利的条件都不是白来的,都是需要双方的主将,去努力争取,努力思考,努力行动。从上一篇《虚实篇》来看,胜利是可以为的。所以孙子告诉我们要抓住重点和难点。善于用兵的主将总是把坏事转变为好事,把迂途当做直途,而前面每一章的精华都可以作为军争的一个指导原则。比如在朝廷上要与国君进行“庙算”,要对后勤粮草做充分的准备。还要从各方面预见能否胜利?预见胜利还要超出众人之上,超出敌国之上,才有胜利的希望。还要“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战略战术要灵活多变,要有奇有正,要先处战地、虚实结合,“致人而不至于人”。我们学习《孙子兵法》不能就这一章来学这一章,而应该每一章都贯穿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本章的内容。
比如在赤壁之战中,我们就可以看到精彩的军争场面。在这个战例之中,双方都用了间谍去刺探对方的情形。周瑜面对曹操的说客蒋干,将计就计故意泄露情报,让对方的间谍借对方的手杀掉蔡瑁、张允这个精通水战的将领。又故意让蒋干逃跑,让其把庞统巧妙的推荐到曹操那边去,为庞统给曹操献连环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双方都有诈降人员,对于曹操的诈降人员,佯装不知实则严密看守,借他的手传递假情报。用苦肉计让黄盖去诈降,为的就是能够接近对方的大船,以便于火攻。双方在军争中都提到了东风的问题,但是曹操却不以为然,以为这个季节不会有东南风。而周瑜却抓住诸葛亮会借风的这个能力,在借东风以前,实际上周瑜已经做好了各种军争准备,所以有一个成语叫做“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所以一当诸葛亮借来东方,周瑜这边就乘风追杀,一鼓作气打败曹操。在这个战例之中除了借东方,所有的准备工作,实际上都是“军争”。当然总体看借东风也是一种“军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