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老牌政客社会热点都市剧
《人民的名义》里折射的人性、挣扎和美好

《人民的名义》里折射的人性、挣扎和美好

作者: 微雨清寒 | 来源:发表于2017-04-11 19:49 被阅读135次
《人民的名义》里折射的人性、挣扎和美好

正在热播的剧《人民的名义》让我也追了一回,说到追剧,我是个有点挑嘴的人,一般的脑残剧我耐着性子看两集就打住了。

《伪装者》、《琅琊榜》和《欢乐颂》是一气看完的,《好先生》是在不断快进的过程中跳着看完的,那个火爆的《太阳的后裔》看了两三集就失去了耐性,实在无聊又无趣。至于《三生三世》也因为多年前看过书,人物形象与电视剧差距太大不忍直视。

然后朋友推荐了《人民的名义》。

好吧,其实剧还没播出CU检在他的朋友圈还是公号上就强力推荐了,毕竟是拍检察官的,他们的主打阵营,不打了鸡血一般兴奋才怪呢。

然后,刚播出了几集,法官们的群里就流行起了段子,毕竟一部小说也好电影电视剧也罢,你要讴歌的对象要树立起来,那么一些侧面形象就会成为陪衬。

微博里一个叫抽风手戴老湿 的一个段子人气很高,他说:《人民的名义》出来以后,各部委终于想明白了,狗逼,谁先拍出来谁赢,必须怼回去。

公安部拍一个《人民的盾牌》,讲述检察院法院沆瀣一气,政府领导儿子犯法被包庇,只有人民干警秉公执法抓捕嫌疑人的戏。

最高院一看,那我拍一个《人民的终审》,故事里公安和检察院制造故意杀人的冤假错案,政府领导为了政绩不声张,只有人民法院层层调查,做出终审无罪判决。

最后领导机构推出《人民的公仆》,讲述省委领导空降某地,一开始感觉底下班子欣欣向荣,后来发现公检法早已达成私下勾当,领导一面和他们虚与委蛇,一面调查背后真相……

呵呵,所以《人民的名义》里的警察简直要么混蛋要么窝囊,跟检查官那一个天上地下的,估计电视机前的警察同志们分分钟都是泪啊。

也许不同的职业面对的人群不同,职业特点的外在表现的确有很大差异。我所感受到的检查官相对于法官来说,就有点小傲骄,人家那手里的案子,可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跟贪官斗智斗勇多高大上。

但是法官就不一定了,鸡毛蒜皮的事都要管,张家长李家短也要管,民事案件里扯皮的多,法官调解起来欲哭无泪的时候也多,更不用说遇到无知妇孺一哭二闹三上吊让你灰头土脸无语问苍天。

警察就更接地气一些了,他们整天跟地痞流氓打交道,跟小偷盗贼打交道,他们无形中沾染的匪气多一些,因为他们说话的对象不同,方式就有很大区别。所以警察被骂的也最多,特别憋屈。

当然,我说的是一种整体感受。其实无论哪个群体,都有一部分素质高的人,也都有一部分败类。

这跟职业没有关系,是人格的问题。

回到先前的话题上来,今天我们来掰一掰这部正在热播的剧——《人民的正义》。

缺点很明显,情节有些拖沓,不够紧凑,相对于之前的《伪装者》和《琅琊榜》,它在这方面的处理上,都不如。

但是优点也很明显,就是它对中国现状,尤其是官场现状的表现,很到位。人设也有表现力,人物性格不单一,多面性,所以很真实。甚至于,它的很多细节和对话能够给我们许多启示。

《人民的名义》里折射的人性、挣扎和美好

它中间折射出的一些现实和人性很有意思。

比如它有些貌似调侃,实则一针见血的台词。

“中国目前的政治生态,就是一把手,几乎拥有绝对的权力。”

——这是一句非常耐人寻味的话,也是当前中国政治生态真实总结。然后,我们就在后面一系列的情节铺排中看到市委书记李达康怎么用一言一行来证明,什么叫一把手几乎拥有绝对的权力。他要解决大风厂职工的安置费问题,各部门无条件配合,法院要特事特办。他要在20分钟见到郑西坡,下面就实行交通管制一路横冲直撞。甚至有人觉得这很酷,因为这是权力的表现。然而这背后,我们对于权力集中隐藏的风险有很深的忧虑。

“有图未必是真相,至少它不是全部的真相。”

——亲眼见到的都未必是真相,何况只是图片。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记录者和参与者,我们既是观众也是演员。对于真相,我们需要更多的了解和思考,而不是仅仅是一些文字、图片或者视频。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放弃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还原真相。

“侯亮平:痛苦是在所难免的,……我们把一个个贪官都抓起来了,以人民的名义将他们绳之以法,可是那些贪官给国家形象带来的伤害和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必须由漫长的岁月去承担。

侯妻:刮骨疗毒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侯亮平:人们总会记住,在国家崛起的过程当中,曾经经历过何等痛苦的刮骨疗毒,又有多少壮士断腕呢。”

——前几天小谢在朋友圈里放了一张屏幕截图,是陈岩石陪着工人通宵抵抗拆迁队时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打旽的情景。小谢在图片下面说,我们新一代成长起来的共产党人,以后就是这个样子。

我突然有一种落泪的冲动。

知世故而不世故,经历丑恶仍心存柔软。

即使我思想的龙种收获的是现实的跳蚤,即使我的双脚踩在阴沟,我仍不望抬头,仰望星空。

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智慧。这才是世间最大的美好。

《人民的名义》里折射的人性、挣扎和美好

其次,剧中的人物设计与其家庭背景所产生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也很能反映生活。

剧中有个“二 皮脸”蔡成功,侯亮平对他就有句很直接的评价,说他是一个“输在起跑线上的人”,什么意思呢?其实再说简单点,就是一个人的家庭环境和童年对这个人性格的养成,成长的道路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你看陈海,妥妥的官二代吧?老爸是老检察长,一身正气老而弥坚,所以陈海成长起来之后,他的性格刚毅直爽,事业也是风生水起做到反贪局长。试问,即便是同等努力,陈海是不是又比旁的人多了一些人脉多了一些平步青云的便利呢?

同样的情景也有陆亦可,老妈是法院的庭长,姨父是省委常委,她身在检察院,除开她的个人能力,她不用利用任何关系别人也会因为她背后的亲情给她一条条绿灯,所以说她也能如鱼得水。

再回头看蔡成功,虽然作为一个商人他其实已经算是小有作为了,手下还有一个大风厂,上千的员工,可是你看他在整个事件中表现出来的低声下气东躲西藏跟陈海和陆亦可表现出来的斗志昂扬和意气风发简直对比强烈。

这就是底气。这就是从小培养出来的骨格。

比如祁同伟,这个看着让人有点恶心的马屁精,对上一副嘴脸对下一副嘴脸,遇到事情不是从职责所在出发而是反复考虑他的乌纱帽,反复思考他的个人的得失利益。

为了讨好新上任的省委书记不惜跑到陈老家当园丁,有些人可能觉得太夸张了。其实生活比这夸张的比比皆是。哭坟之类,实在不算什么。

祁同伟有句话其实主说得很有意思,他说“这个世界上谁不想由着自己的性子活着?但我们不行,我们没有那种有权有势的老子。”

我们通过他的这句话大体可以判断一下,他在政治上除了依靠老师或者同僚,他其实没有什么背景,也就是说,他从小生长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可能跟陈海陆亦可他们有很大区别。这是造就他拍马逢迎的一个重要因素。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季检察长的身上,从第一集开始,这只老狐狸的形象给人的感觉就不太好,太中庸太没有锋芒,甚至都让人要怀疑他是不是就是反派。

但是随着情节的推进,你开始明白,这也是一个本身没有背景的人,他所有的努力只能靠自己,所以他学会中国官场的打太极学会凡事汇报汇报再汇报,把自己的责任降到最低。所有这些,应该都是曾经血泪教训的产物。

我们常常鄙视这样的人,优柔寡断没有锋芒,患得患失没有风骨。

可是,这样的人,在中国的今天如过江之鲫。

有多少人生来就是官二代红二代富二代呢?

一个人最缺少什么往往就会最在意什么。

所以看到那个高小琴跟祁同伟虚与委蛇的时候,看她跟侯亮平唱智斗的时候,其实我也觉得有些悲哀,一个女人,要出来混,她得学会察言观色巧舌如簧,她要会笑会唱会陪客人聊天喝酒或者打场球。

《人民的名义》里折射的人性、挣扎和美好

我不知道后面的情节,我也不知道她有什么背景,但是如果她真有个实力雄厚的爷爷或者老爸老妈,我相信,她不用把自己放得这么低。

谁家的女儿不想当公主。

所以看到陆亦可跟赵东来怒的时候,我真想说,宝宝真可爱啊。没有经历过世事沧桑,不用感受太多世态炎凉,笔直的生长着,有活力有朝气,向着阳光的方向。最大的烦恼和悲伤是爱的那个人在沉睡,而老妈在逼婚。

关于演员的表演,剧中被诟病最多是陆毅,哎,跟吴刚侯勇这样的戏骨飙戏,他真是很难受啊啊啊,分分钟被吊成渣啊啊啊。

如果说非要换一个演员,我能想到的只有刘烨。至少国内的男演员里,这个年龄段的,既要有一身正气还要能演技爆棚,除了刘烨没有第二个人选,所以,原谅陆毅吧,他已经尽力了。

而吴刚的表演,就是实力圈粉了。那叫一个眉梢眼角都是戏啊,让人一下就想到《寒战》里的梁家辉,简直就是不可替代。

最后把这首在一瞬间就打动我的插曲——《誓如当初》放在这里。

有种幸福是历经风雨无数

转身回头处 你在灯火阑珊处

有种祝福是岁月山河飞度

峰回路转处 我心如初

没有尽处 没有结束

这条路从迈出那一步

拍拍尘土

踏上归途

我喜欢用叔本华的理性逻辑来看世界,可是,我更愿意用歌德的浪漫情怀来做人。

我们正是看清了这世间的丑恶,虚伪,背叛和伤害,我们才更懂得珍惜善良,真诚和宽容。

我们正是知道刮骨疗毒有多痛,所以我们更愿意期待伤口愈合的那一天。

谁说风雨之后没有彩虹,你不愿意等待,也许就会不经意错过。

《人民的名义》里折射的人性、挣扎和美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民的名义》里折射的人性、挣扎和美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wiu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