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
太平天国后期名将
李秀成(1823年-1864年8月7日),初名李以文、李寿成,生于广西梧州市藤县大黎里新旺村,太平天国后期将领,近代中国军事家、政治家。
李秀成出生于贫苦农家。早年举家加入拜上帝会。金田起义后,参加西王萧朝贵统领的太平军。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任右四军帅,旋升为后四监军。之后李秀成又参加解镇江之围、击破江北江南大营等战役,因功升地官副丞相。“天京事变”后,亦奉命驰援桐城,于皖北招收张乐行等部捻军。后因与陈玉成合力解除桐城之围,升地官正丞相,封合天侯。咸丰十年(1860年),李秀成以“围魏救赵”之法,出奇兵攻占杭州,旋弃浙江而驰赴金陵,破江南大营,乘胜直下常州、苏州等地,开辟苏南根据地。是年,李秀成部第一次进攻上海,攻占了上海外围嘉定、青浦等地,重创了“洋枪队”。第二次进攻上海时,不仅击败“常胜军”,而且击毙了法国海军提督卜罗德,后奉诏回援天京。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陷落,李秀成被俘,为曾国藩凌迟处死于南京。
李秀成战功赫赫,其史迹被列入中国军事博物馆古代战争史册。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全军统帅,李秀成在反封建反侵略的战场上,亦多谋善断,叱咤风云,屡破强敌,给中外反动势力以有力的打击,为太平天国谱写了壮丽诗篇。但李秀成被俘后曾亲书供状数万言,述及太平天国历史及其得失,提出“收齐章程”,为敌出策招降太平军。史学界亦据此而对其晚节有不同评价。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
李秀成(在参加太平天国之前叫李以文,后改名寿成,参加太平军后因为功绩卓著,洪秀全赐名秀成)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出生在广西梧州府藤县宁凤乡五十七都长恭里新旺村。父亲名为李世高,母亲姓陆,生有李秀成和弟弟李明成。他们给别人垦山种植,“寻食度日”,生活贫苦。李秀成的舅父是村塾教师,在八岁那年,把他带去读了两年书,他喜欢看《三国演义》《水浒传》。到了十岁,家里生活太苦便不能再读下去了,把他叫了回来帮助父母干活养家。家乡人说李秀成从小就很有才能,做放羊娃时拿一根长长的鞭子,鞭梢上绑着石头,让一大群羊服服帖帖的。
后来在舅父的帮助下,李秀成获得了在村塾帮工的机会,在这里一边帮工、一边自学。正是这段“帮工各塾”的经历,磨练出了李秀成“外柔内刚”的性格。然而在村塾的收入对家庭的帮助有限,不久李秀成就又回到家中,春天来了,就上荒山去种兰,到了秋冬,又上山砍树、烧炭。他“家中之苦,度日不能,度月格难”,受尽了“孤寒无食”的折磨。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广西落第塾师洪秀全和冯云山从广东花县进入广西宣传、组织拜上帝会,以桂平县的紫荆山为根据地,并向四周发展,招揽了大量广西、广东的贫困农民,每村每处都知道有“洪先生”。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李秀成全家加入了拜上帝会。
参加起义
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二月,太平天国在广西武宣东乡建立,是为太平天国辛开元年(1851年)。同年八月,太平军在桂平突破清军围困,经平南、藤县向永安州进军,路经藤县,李秀成就在这时举家加入了太平军,他本人成为一名圣兵。
太平天国壬子二年(1852年)五月,太平军出湖南、攻武昌,下江南,于太平天国癸好三年(1853年)二月十四日,建都南京,改称天京。此时,李秀成在春官正丞相胡以晃手下理事。七月,经东王杨秀清亲自提拔,李秀成成为右后四军帅,把守太平门外新营。八月,又升为后四监军,在天京仪凤门外高桥驻守。九月,李秀成随翼王石达开赴安庆抚民,负责巡查民务,兼带军队。李秀成“勤劳学练,生性秉直,不辞劳苦”,对“修营作寨”之事都是尽心尽力。因此,各级上司都很赏识他。
崭露头角:一破江北大营
太平天国甲寅四年(1854年)春,太平军克复庐州,李秀成奉命镇守,升任殿右二十指挥。甲寅四年(1854年)秋至乙荣五年(1855年),他驻守安徽太平府、和州一带,升殿右二十二检点,成为防守皖北地方的主要军事将领。
太平天国乙荣五年(1855年)秋,天京地区形势日趋紧张。清将吉尔杭阿、张国梁率兵围困镇江,威胁天京。同年底,投降清军的捻军首领李昭寿,在杀死清朝道员何桂珍后,举英山县城投降太平军,其部下的几千精锐也被献给李秀成。李秀成因功升任地官副丞相。
太平天国丙辰六年(1856年)春,李秀成随燕王秦日纲解镇江之围。进兵至汤头时,为张国梁所拒。李秀成巧出奇兵,带三千人趁黑夜越过汤头岔河,与冬官又正丞相陈玉成、殿左五检点吴如孝内外夹攻,重创清军,遂解镇江之围。太平军乘胜渡江至长江边的瓜洲镇,连破清营一百二十余座,占领扬州。六月,又攻破清军江北大营,配合石达开参加破袭江南大营,解天京之围。攻克江南江北大营之后,李秀成跟随秦日纲追击溃逃的清朝主帅向荣,在丹阳、金坛一带激战。九月,天京事变发生。在此期间,李秀成一直在金坛前线,没有参与事变。清军乘机反攻,庐州三河告急。当时李秀成驻军句容丁角村,奉命率本部人马去救。军队赶到无为州时,三河已失。清军节节连营,进逼桐城,图夺安庆。李秀成率残军困守桐城,以不到三千的战士力敌清军,守住桐城。
太平天国丁巳七年(1857年)春,李秀成与从宁郭郡率军来救的陈玉成在枞阳商定出奇兵制敌的计策后,仍回桐城。陈玉成从枞阳一鼓而下,先攻破无为州,从仓头、黄雒河、东关一路扫荡,取巢县、破庐江,上界河,攻大关,包过桐城之后,截断清军粮道。李秀成见陈玉成救兵从清军后路包抄过来,立即领军从城内出兵响应,两面合攻,大破清军。趁胜连克舒城、六安、霍邱,招得捻军张乐行、龚德树等部,为实力受损的太平军增添了有生力量。此役后,李秀成以功升地官正丞相,进封合天侯,开始崭露头角。
同年夏,天京事变继续升级,石达开出走天京,“朝中无人、国中无将”。洪秀全组建了以兄长洪仁发、洪仁达掌握军政实权,姐夫钟芳理主持天京朝政的中枢机构。但这些人能力平庸,无法阻止清军的攻势。此时,天京外围的重镇句容、溧水陷落,镇江、瓜州也先后陷落,天京城被清军围困。在此情况下,洪秀全不得不调在天京附近的李秀成增援。年底,李秀成从六安州率领本部人马东下,接应吴如孝部安全撤出镇江,并救出了洪仁发,全军返回天京。因为出师顺利,洪秀全任命李秀成为副掌率、蒙得恩为正掌率、陈玉成为右正掌率。在三个掌帅中,李秀成的官职最低,但因蒙得恩年老多病,而陈玉成长年带兵在外,李秀成成了实际上的天国重臣。
当时李秀成驻军六安、霍山,鉴于此时的洪秀全“不肯信外臣”而“专信同姓”,使人心离散,他就约请陈玉成同去安庆,商议停止朝中纷争之策。会议后,李秀成上了一封本章,请求洪秀全“择才而用,定制恤民,申严法令,肃正朝纲,明正赏罚,依古制而惠四方“,”礼而恤下,宽刑以待万方,轻世人粮税,仍重用于翼王(石达开),不用于安、福王(洪秀全长兄洪仁发、次兄洪仁达)”。李秀成的犯颜直谏,触怒了洪秀全。洪秀全一度将李秀成革爵,经在朝文武力争,李秀成又上章解释前奏的本意,这才恢复了他的爵位,削除安、福二王的爵位,并派人携金牌一道及合朝文武签名的表章要求石达开回天京共秉朝政。尽管石达开没有回来,但李秀成的据理力争,洪秀全还是采纳了一部分意见的。
解围天京:二破江北大营
太平天国丁巳七年(1857年)十二月,清钦差大臣和春统率江南大营再犯天京,开掘一百余里的长壕,连营一百三十余座,准备围困天京。
太平天国戊午八年(1858年)二月,天京东北门已被包围,南门也将要被围。李秀成奏请出京调兵解救,洪秀全想要让他负责守备天京的事务,于是不准。数日后,李秀成在朝门击鼓,要求重议。他对洪秀全力陈当前形势,最终使洪秀全同意他出京的请求。
在将京中事务交代清楚后,李秀成即刻奔赴芜湖。面对清军重重合围的局面,他与带领本部屯驻宣城的堂弟李世贤筹谋援救天京的计策,决定由李世贤力抗南岸一方,牵制江南清军,他向江北进军,以打通天京与北岸的交通。三月初,李秀成挑选精兵五千,准备分两路进军。适逢清军攻陷和州,他领兵去救,先破昭关,顺流而下,攻破清军二十余营,克复和州,并乘胜攻取全椒、滁州、来安等地,以分江北大营兵势。到清援军抵达后,李秀成因连战不利,被迫退守来安,四月初再退归全椒。
此时,天京形势日益严峻,李秀成决定先打通京浦交通,以安京内人心。他带兵由全椒抵江苏江浦县大刘村,打算取道桥林,进军江浦、浦口,但被清江北大营的钦差大臣德兴阿击败,损失千余人,退屯汤泉。六月,回到全椒的李秀成召集各镇守将,在枞阳召开军事全议。这时陈玉成从湖北麻城、罗田败归,也前来会议。诸将誓同一心,决定陈玉成军由潜山过舒城,攻取庐州后,由界牌而下滁州,李秀成军从全椒到滁州,两路会合,进攻浦口的江北大营,以救天京。会后,陈玉成东进破庐州、克滁州。八月,李秀成与陈玉成合兵,在滁州东南的东西葛、乌衣、小店三破清军主力德兴阿、胜保部,奔袭浦口,以前后夹击之势摧毁江北大营,歼灭德兴阿部一万多人。此役使京、浦交通恢复,天京人心安定,危机暂时得到缓解。
攻克江北大营,使太平军一改天京事变以来的军事颓势,洪秀全封赏众臣,恢复了金田起义后实行的五军主将制度,李秀成以合天义的最高爵位出任太平天国的后军主将。大约在此前后,李秀成获洪秀全赐名,李寿成从此改名为李秀成。除了东王杨秀清之外,在整个太平天国里面,能够用名与洪秀全相同的秀字者,只有李秀成一人。
因为李秀成是地方上最重要的军事将领,洪秀全代表太平天国的中枢机构,所以李秀成和洪秀全的关系也就代表了后期太平天国央和地方权力体系摩擦、斗争、合作的问题。李秀成受封后军主将之后,与陈玉成有了分工,陈玉成负责安庆和整个皖北的军务,而李秀成负责保障皖北和天京之间的交通顺畅。但这种分工被认为是不公平的,陈玉成负责整个皖北的战务,可以把皖北各城的守军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而李秀成镇守着江浦、天京的北大门,负责保障皖北和天京之间的交通,地域狭小,兵力较少。陈玉成和李秀成之间的矛盾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三河大捷:三河镇之战
正当陈玉成和李秀成乘胜扫荡苏北战场时,湘军首领曾国藩在安徽发动大规模进攻。湘军猛将李续宾在三十二天内深入太平天国占领区四百多里,连克潜山、桐城、舒城等皖北重镇,直逼三河。陈玉成请求洪秀全派李秀成部驰援西线,十月,李秀成配合陈玉成取得三河大捷,全歼李续宾部五千余人,沉重打击了湘军的气焰,稳住了长江上游的局势,并乘胜连克舒城、桐城、潜山、太湖,解六合之围,拔清军营盘六十余座。迫使都兴阿撤兵。
三河战役的胜利,实为后期太平天国军事复兴的转折点。从此,太平军再次由被动转为主动,从处处挨打,逐步转为进攻,并慢慢地恢复了元气。这个军事形势的出现和陈玉成、李秀成的军事才能是分不开的。
但是在追击都兴阿的过程当中,李秀成主张稳扎稳打,而陈玉成主张趁势反攻湖北,攻克武昌。两人因矛盾而分兵,李秀成消极怠战,最终导致了二郎河战役的失利,失利之后,太平军的攻势受到遏制,太平军和湘军在长江以北又重新回到了对峙状态。
受封王爵
浦口、三河战役之后,李秀成即率兵进驻黄山。但是,在这前后却出现了李秀成两个重要部将的叛乱事件。其一是在三河战役之前,李秀成保举的滁州守将李昭寿率部献滁州向清将胜保投降。其二是太平天国己未九年(1859年)正月,同样是李秀成保举的江浦守将薛之元叛变。江浦是天京的北大门,江浦一失,天京形势又变得十分严重。李秀成闻讯后立即从黄山赶回江浦,并立即进攻江浦、浦口,但未能奏效。他只得入驻浦口,力扼天京门户。李秀成求救于陈玉成,陈军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集中兵力救六合、击扬州,在六合歼灭三千多清军,然后回师攻克浦口,击毙清提督周天培,打通了天京、浦口的通途。此时由于安庆告急,陈玉成匆忙挥师救安庆,清军乘机又包围浦口。
在李秀成、陈玉成和清军拼死奋战时,洪秀全封从香港回到天京的族弟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为平息众议,洪秀全接着封陈玉成为英王,蒙德恩为赞王。而功劳相当的李秀成却未被封王,这对他的心理造成了很大打击。此时,清军指使再次叛变的李昭寿寄信给李秀成劝降。此信被天京戍卫部队查获。洪秀全得知此事十分震惊,立即采取了严厉的防范措施:将李秀成的母亲与妻儿扣为人质,并下令封江,不准李秀成回京。此时,困守浦口的李秀成内无军饷支兵,外无援兵相救,却仍转战江浦、浦口一带,坚持与清军进行艰苦的战斗。李秀成的勇敢作战和忠贞不渝的表现,解除了洪秀全的疑虑。洪秀全亲书“万古忠义”四字送给李秀成,并于八月晋封他为忠王。但李秀成接到封王诏书后,悬印月余,不肯接受,他上本章说他的一些功劳,都出自捻军将领之力,恳请先加封捻军将领韩碧峰、韩肃峰、孙葵心、刘天祥等人爵位,而后他方敢受任。洪秀全嘉许李秀成的谦让,于是准他所请。此时韩碧峰等也连衔手书,敦劝李秀成开用王印,李秀成才勉强受任。后来李秀成在追述这段历史时说,洪秀全“封我忠王,乐我之心,防我之变”。其实,这未必是洪秀全的本意,还是因为李秀成确有卓著功绩才封他为王的。
二破江南大营
太平天国庚申十年(1860年),天京之围已久,城内贮粮不足,浦口又即将失陷。李秀成见形势严重,强请出京,提出“围魏救赵”的方略,以解南京之围。他赶回浦口,交清防务,遂前往芜湖,召集皖南各路太平军将领,召开军事会议,指出:“清军精锐,都在金陵,其饷源在苏、杭一带。如今金陵城外的长壕已经筑成,清军内围外御,……我军进难以得志,不如以轻兵从小道直捣杭州,杭州危急,苏州也一定震动,金陵大营害怕我军断绝其饷源,一定分兵去救。我军见大营虚弱,还军急击,踏破大营,则苏、杭皆为我军所有。”
正月,李秀成率七千军队自南陵经宣城向杭州进发,连下安徽广德,浙江安吉、长兴等地。自皖南入浙的李世贤进攻湖州,转移清军视线。时,李秀成率精兵六千人,昼夜兼程,“伪装缨帽号衣”,突然兵临杭州城下,杭州官绅惊慌失措,城池很快陷落。江南大营统帅和春闻讯,果然中计,立即命总兵张玉良、浙江提督郑魁士从金陵、宜兴出兵援浙。据记载,江南大营为援浙,先后抽出精兵1.3万余人,这大大削弱了江南大营的实力。
李秀成见清军中计,便在城头插满旗帜,以疑兵之计欺骗张玉良,成功退出杭州,取道余杭、临安直奔苏、皖交界的建平。在攻占建平的当天,李秀成在这里召开了解京围的军事会议,李世贤、杨辅清、陈坤书、黄文金等各路将领都来赴会。会上决定由李秀成自溧阳、句阳直趋淳化镇、紫金山一带,主攻江南大营;陈玉成率部自全椒南下,至江陵镇直趋板桥、善桥。其他各路也分别从各个方面配合进攻大营。三月,各部急攻江南大营,天京城内太平军也分头出击,内外夹击,踏破清营五十余座,把江南大营扫荡一空,数万清军全部溃散,和春等清营大员“不及衣履,仓皇奔镇江”。天京之围解除。这是第二次破江南大营的成功战绩,是太平天国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战例。作为战役直接指挥者的李秀成,充分显示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
克复苏浙
第二次攻破江南大营之后,太平天国庚申十年(1860年)四月,洪秀全在天京召开了高级将领会议。在李秀成的积极支持下,会议采纳了洪仁玕提出的东下苏杭,先夺取江南富庶地区,尔后西上奔袭武汉的战略计划。担任东征主将的李秀成率兵攻丹阳,占常州,进无锡,克苏州。清军向杭州溃退,李秀成乘势追逐,克复浙江嘉兴。
李秀成克复苏州后,为平抚百姓对太平天国的恐慌情绪,出示招抚,并亲自下乡劝论,最终在很短的时间内安抚了苏州下辖各县。随后,李秀成在苏南建立了苏福省,为太平天国开辟了新的重要基地。
在清政府统治时期,苏南地区田赋极重,再加苛捐杂税,民不聊生。李秀成克复苏州后,将民众苦状奏陈,洪秀全下诏减轻了田赋。李秀成在苏南执行“着佃征粮”政策,顺应农民的要求,又发给“田凭”,农民“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使得当时的苏南农村“稻堆蔽场,无路可走”,一片“丰年景象”。
李秀成经营苏杭地区期间,鼓励发展工商业,凡做生意没有本钱的,可以具呈请领本钱,货物售卖后,缴还本钱七成,留三成,使他们永远可有本钱周转。这也使得苏州“百货云屯,流民雨集,盛于未乱时倍蓰”。也有说法认为他任用了不少清朝的官僚、豪绅、团练头子。一些地方原有的地主政权甚至照旧执政,不仅允许地主收租,而且还设局催租,保护地主的封建剥削。
正在太平军于苏常战场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湘军加紧围攻安庆。洪秀全调集各路将领组织第二次西征,会攻武汉,援救安庆。陈玉成部走长江北岸从安徽入湖北,攻武昌北面;李秀成部走长江南岸,经江西入湖北,攻武昌西南。两军约定在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1861年)4月会师武汉。陈玉成在3月进抵距武汉一百六十里的黄州,因英国出面阻挠和南路军未能按时赶到,便率主力折回安庆。6月,李秀成攻下武昌,逼近武汉。因得知陈玉成部在集贤关等处作战失利,他径自撤军,退出湖北。由于李秀成对西征的消极态度,因而造成了会剿失约,武汉会师的计划落空。在安庆形势十分紧张时,李秀成又撤回江浙。他这种不顾大局的行动,引起太平天国将领们的不满和指责。后来,安庆的失陷,李秀成是应负一定责任的。9月,李秀成回师江西,进入浙江,12月攻克杭州。
陈玉成牺牲后,李秀成成为太平天国最大的地方实力派,拥有苏南和浙江大片地盘。因其势力的急剧膨胀,也引发了洪秀全的猜忌。洪秀全用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手段,把李秀成的部下大肆封王,使这些将领贪恋分地,不再一心一意地听从李秀成的调遣。李秀成对此反应很激烈,曾经采用各种方法来对抗。但这种内斗很快便因外部的威胁而告终。
抗击英法
太平天国建立后,认为“天下本一家,四海皆兄弟”,称外国人做“洋兄弟”,欢迎外国人来中国通商。当癸好三年(1853年)春,英国公使兼香港总督文咸访问天京时,太平天国就曾经向他正式通知;准许英国人来华经商,惟警告英国不准再卖鸦片,且不承认英国与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列强开始帮助清政府,共同进攻太平天国。李秀成在这时领导太平军担负起了反侵略的任务。
庚申十年(1860年)四月,太平军克复苏州,李秀成决定进军上海。清苏道吴煦、四明公所董事候选道杨坊雇佣美国人华尔募集外国暴徒,在上海组织洋枪队,企图防守上海,夺回附近各城。五月,李秀成照会在上海的英国全权大臣,声明收复松江、上海的必要,并宣布太平天国对外国的平等互惠的通商政策。英国公使普鲁斯置之不理。洪仁玕到苏州,又照会英、法、美领事,仍不理。六月,洋枪队进犯青浦,太平军守将告急。李秀成从苏州带领人马去救青浦,大败洋枪队,“杀死鬼兵六七百人”,华尔身中五枪,逃回上海。七月,李秀成照会上海各国公使,宣布大军即抵上海,对外侨加以保护。发出照会后,即进军上海。英、法侵略者则下令军队用大炮和来福枪向太平军轰击,在黄浦江上的英国军舰也发大炮轰击。
辛酉十一年十一月(1861年12月),英国海军提督何伯、参赞巴夏礼乘着太平军在长江上游战事失败,安庆陷落的形势,跑到天京提出平分中国,愿帮助打倒清朝的谈判,遭到太平天国拒绝,双方发生决裂。壬戌十二年(1862年),李秀成克复杭州后,再次进攻上海,他先传檄外国侵略者:“倘不遵我王化,而转助逆为恶,相与我师抗敌,则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英国海军提督何伯、陆军提督士迪佛立、法国海军提督卜罗德调集了侵略军队集中上海,连同华尔的常胜军,与清军联合,向太平天国反攻。
三月,洋枪队连陷嘉定、青浦,进犯太仓,自松江、泗泾、青浦、嘉定、宝山、上海连营一百多座,城城都有侵略军把守。李秀成从苏州亲率精兵前来迎敌,四月初五日,大战于太仓,力破敌阵。卜罗德被击毙于奉贤南桥镇。李秀成乘胜直追,把士迪佛立率领的英法侵略军困在嘉定城内。外国侵略者从上海派兵来救,又被李秀成打败。四月,士迪佛立焚城突围,逃回上海。
克复嘉定后,李秀成即下青浦,将常胜军副统领法尔思德围住。华尔率部焚烧青浦,逃回松江。李秀成督军紧追,生擒法尔思德。克得青浦之后,李秀成一路向泗泾、太仓、松江扫荡,攻破敌营一百三十多座,将华尔围于松江城内,外国侵略军从上海来救,依然被李秀成打败。李秀成叙述当时太平天国的军威说:“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
然而正当太平军在上海节节胜利时,曾国荃部湘军从安庆直下,在两个月内攻陷芜湖、巢县、无为、运漕、和州、东、西梁山、太平关,水陆并进,直犯天京,封锁了秦淮河进入长江的通道。洪秀全十分恐慌,一日之内连下三道诏旨,令李秀成立刻撤兵回救天京。李秀成上奏解释,湘军虽在围攻天京,但只有三万多人,无力围城,而且天京周围的据点都在太平军手中,天京城内有很多粮食,上策就是稳守不战,等自己拿下上海之后,购置火轮船,拥有大量的武器弹药,运上大量的粮食,再去解南京之围。但洪秀全不同意,采取了两面手段,一方面封李秀成为护国军师,另一方面直接下诏给皖南、皖北的各地太平军将领,命他们星夜兼程往南京赶。五月,李秀成被迫从松江撤军。
太平天国虽然不能完成驱逐外国侵略者的事业,但李秀成及其部下给予外国侵略者以迎头痛击,表现出了中国人无比坚强的反侵略的战斗精神。
中流砥柱
壬戍十二年(1862年)五月,李秀成在苏州召开军事会议,与诸将详细研究当前形势,指出:湘军从上而下,有水师的便利,以逸待劳,不可与争锋;应将苏省米粮军火等物资多多运回天京,作长期守御的准备;过了两年,等敌人久顿坚城而无斗志时再与之决战。然而当李秀成的把这个策略上奏洪秀全后,却遭到洪秀全的严斥,不得不放弃会议的主张。
六月,他又在苏州召集包括杨辅清、李世贤和天京直属各路大员在内的军事会议,计划调集军队回救天京。当时洪秀全采取强本弱枝政策,李秀成指挥发生困难。为强调团结一致,李秀成亲自为《会议辑略》作序,“如欲奋一战而胜万战,必须联万心而作一心”。他又为了要消除天王对他的猜疑,就把苏、浙两省政权全部交给各将,连母亲和家眷也从苏州送回天京,交给洪秀全为信。李秀成在回京前,为稳定苏福省后方,诱杀了苏、松、嘉、湖广大太湖地区的枪船组织,以稳定当地秩序。
八月中,李秀成率军从苏州出发,到东坝集合,分军两路,一由秣陵关,一由板桥、善桥直向雨花台而来。九月初三日,下总攻击令,大军包围战线长达五、六十里,开掘地道,炸毁湘军围墙,太平军冲入湘军阵地展开肉搏战。是役,双方鏖战四十四天,迫使湘军减员三分之一,曾国荃本人负伤,曾国藩“心已用烂,胆已惊碎”,称“自发逆猖乱来未有如此围之久者”。但这时正好赶上咸同之交的江南瘟疫,双方陷入僵持。而且湘军有水师运输弹药物资,得以持久战,而太平军却须陆运,各军从八月出发,未带寒衣,十月天冷,天京又无粮,猛攻了四十多天,十月,各路军不得不撤退。
李秀成攻清营不下,被洪秀全革去王爵。他另采取“进北攻南”的策略,从长江北岸进攻上游湘军的后方,迫敌人不得不调南岸的军队去救北岸,调下游的军队去救上游,其目的是为了要解救天京的围困。十月,大军昼夜赶渡,冲过江浦、浦口。其后连克含山、巢县、和州。时骆国忠在常熟叛变,李秀成回苏州定乱。到癸开十三年(1863年)二月,始得赶到巢县指挥进军。李秀成留来王陆顺德等牵制清军,而自率大军打算从安徽舒城、六安、英山、霍山疾趋湖北麻城,分兵一出黄州,一出汉口,合攻武昌省城,然后进取荆州、襄阳,与远征陕西的扶王陈德才军队联成一片。三月,大军赶到六安州,正逢青黄不接,没有粮食可购,不得不回军,从寿州附近东归。寿州被练匪苗沛霖扰害,正闹饥荒,李秀成军没有粮食可以征集,在渡江的过程中赶上发大水,几十万太平军在遭受饥饿、水淹之后,死伤众多,最后回到天长等处。
按照李秀成自己的说法,“我一人之失锐,国之危”。“进北攻南”战略执行下来,直接兵力损失高达十几万人,加之李秀成在雨花台战役之后没有及时回到苏南和浙江参战,导致东线太平军不断溃败,苏州和江南的郡县相继失守,苏福省瓦解,浙江天省瓦解,太平天国就剩下了一座孤城天京。绝望的李秀成在癸开十三年(1863年)底放弃苏州回天京。侍王李世贤驻兵溧阳,劝他别作他谋,不要回京,他不听。李世贤要带兵前来,逼他去溧阳,阻止他回京。秀成知道,就轻骑连夜走回京。第二天,他上殿向洪秀全提出“京城不能守,曾帅兵困甚严,濠深垒固,内少粮草,外救不来,让城别走“的建议。但洪秀全断然拒绝,甚至以革去李秀成的官职相威胁。洪秀全说:“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朕之天兵多过于水,何惧曾妖(曾国藩)者也乎。”李秀成也很生气,回答说:“尔将一刀杀我,免我日后受刑。”洪秀全事后也知用气太过,于是派人安抚李秀成,仍将天京守卫事宜交付于他。自此时起至天京失守止,李秀成一直留守天京。他传令李世贤领军去江西就粮,到癸开十三年(1863年)江南秋收后回救天京。
忠贞殉国
太平天国甲子十四年(1864年)正月,天保城失陷,天京被合围。李秀成负责全城防守事宜。四月十九日,洪秀全逝世,李秀成为稳定军心,于五日后扶立洪秀全长子洪天贵福(即幼天王)嗣位。这时城中军队只有一万多名,能作战的只有三、四千名,粮草断绝。湘军围城越加紧急,从东门到北门沿城掘地道攻城。李秀成指挥守城军,一连破了几十处地道。至五月,地保城失陷,湘军以猛烈的炮火作掩护,迫近太平门城根,开掘地道攻城。六月,湘军挖地道用火药炸塌城墙,冲入城内。太平军一万多人与敌人展开肉搏战,一部分战死,其余在混乱中突围。李秀成抵挡不住,奔回朝门,把自己的战马让给洪天贵福骑,率领战士保护洪天贵福上清凉山暂避。洪天贵福得逃出追赶。自己另骑了一匹不得力的马,到了初更时,假扮清兵,从太平门缺口冲出,出城后他又率一百余人转身拦截清军。结果他自己因“马不能行”,与大队人马走散,流落方山。百姓把他密藏起来,要送他出险,后不幸为八村村董陶大来知悉,被其擒获,献与湘军将领萧孚泗。乡民为替李秀成报仇,将萧孚泗亲兵王三清捉去,“杀而投诸水中”。
李秀成被俘后,被人送至曾国荃的清军兵营。曾国荃因为自己的亲兄弟曾国华在与李秀成作战时,战死在三河镇,故对其痛恨有加。他摆列刀、锥等刑具,要把李秀成狠刺、细割处死,又“叱勇割其臂股”,而李秀成“殊不动”,恼羞成怒的曾国荃亲自动手,“短衣握锥,独身走出”,“遍刺以锥,血流如注”。李秀成痛斥:“曾九!各扶其主,你生什么气?且兴灭无常,今天偶然得逞,就发疯了吗?”
此后李秀成在狱中以每天7000字的速度写下数万字的自述,全书无结尾。自述原稿卷末第74页以后的内容部份被撕去。李鸿章在写给曾国藩的信中表示,在阅览完《李秀成自述》后,也为之感动,赞誉李秀成是“英雄人物”。据太平天国史专家罗尔纲考证,曾国藩为了邀功曾夸大和扭曲史实,因害怕清政府的审讯而不等指示,遂擅自决定杀害李秀成。还有一种说法是李秀成想效法姜维诈降,并劝曾国藩称帝反清(具体内容见“人物争议”目录)。
太平天国甲子十四年六月二十五日(清同治三年七月初六日,1864年8月7日),曾国藩派候补知府李鸿裔告知仍在续写“天朝十误”和“防鬼反为先”等文字的李秀成,今天他将要被处死。李秀成听后,毫无戚容,就李鸿裔所说遁词“国法难逭,不能开脱”,作出一副无所谓的姿态说:“中堂(曾国藩)厚德,铭刻不忘;今世已误,来生愿图报。”傍晚,李秀成步赴刑场,谈笑自若,诵绝命词十句(有观点认为该词所指即是自述中的“天朝十误”),以叙其尽忠之意,随后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二岁。
李秀成被杀后,曾国藩将他尸体用棺木安葬,且遵清廷旨意,将他的头颅装在小木笼里,派人在江南当年李秀成活动的地区沿途传示。
主要影响:军事
在天京事变及翼王石达开出走前后,李秀成与英王陈玉成等同主军政,取得了太平天国后期的一系列军事胜利:
太平天国丙辰六年(1856年)春,随燕王秦日纲解镇江之围,并潜师北渡瓜洲,一破江北大营,二克扬州;
太平天国丁巳七年(1857年),与陈玉成商定出奇兵制敌的计策,里应外合,大破清军,克舒城、六安、霍邱,招降捻军张乐行、龚德树等部;
太平天国戊午八年(1858年),召集枞阳会议,与陈玉成等分兵定援救天京之策。他率军破庐州、克滁州,与陈玉成合兵击败清军德兴阿、胜保部,奔袭浦口,摧毁江北大营,歼德兴阿部一万多人;
太平天国戊午八年(1858年),配合陈玉成取得三河大捷,歼敌湘军李续宾部六千人,稳住了长江上游的局势;
太平天国庚申十年(1860年)初,江南大营重围天京,李秀成强请出京,以“围魏救赵”方略,率精兵奇袭并占领杭州,使清江南大营统帅和春中计,调精兵往援杭州。李秀成一面以疑兵计诓骗清援军,一面自小道疾驰至建平,与各路大军合击江南大营。经内外夹击,连破清营五十余座,数万清兵全部溃散,天京之围解除;
太平天国庚申十年(1860年),担任东征主将,占领丹阳、常州、无锡、苏州等地,建立苏福省,为太平天国开辟了新的重要基地;
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1861年),与陈玉成主持第二次西征,会攻武汉,援救安庆。但到他攻下武昌,逼近武汉时,得知陈玉成在作战失利,不能来源,他径自撤军,退出湖北。造成会剿失约结果,对安庆的失陷有一定影响。
太平天国庚申十年(1860年)到壬戍十二年(1862年)夏,曾两次率军进攻上海,在嘉定、松江等地大破清军及中外联合武装“洋枪队”“常胜军”等,所向克捷;
太平天国壬戍十二年(1862年)至癸开十三年(1863年),屡次率军进攻清军,企图解天京之围,均失败。苏州失陷后,建议洪秀全出走别地,遭拒绝,只得回守天京。
政治:建言朝政
天京事变后,李秀成鉴于朝局不稳,约陈玉成商议停止纷争之策。此后向洪秀全上奏,请求其“择才而用,定制恤民,申严法令,肃正朝纲,明正赏罚,依古制而惠四方“,”礼而恤下,宽刑以待万方,轻世人粮税,仍重用于翼王(石达开),不用于安、福王(洪秀全长兄洪仁发、次兄洪仁达)”。
治理地方
李秀成关心平民疾苦,他曾对人说:“为民父母,当以全身利人为要,若仅沽名殉节,不顾祸遍苍生,亦岂志士仁人之所忍为”。由于他平日能够“用命散财,肯救穷人”,所以能深“得军民之心”。
1854年至1855年李秀成镇守和州时,特地在太阳河牛路码头上,树立一座渡船规条碑,颁布了新的码头交通条例,使交通得以畅通无阻。规条碑最后一条规定“凡无钱之人,有紧急事情,务宜飞渡 ,虽系一人,亦须送去”,被认为体现了“太平天国在管理交通上的强烈的附级性和鲜明的政策性”。
太平军占领苏州后,李秀成立即布告安民。申明军纪,望民众递册投诚、归农乐业,并曾亲身带数十舟直入民间乡内,招抚百姓,发粮发饷以救其寒。还采取了一些保护农业,减赋纾困的措施。苏州绅民于阊门外为李秀成建有汉白玉牌坊一座,额题曰“民不能忘”。李鸿章攻克苏州后,曾经查问此事,“民以减粮对”。
此外,李秀成积极保护商业与外贸,任用归附清朝官员,招抚或剿灭枪船与团练,建立基层政权。这些措施暂时稳定了统治,使苏福省成为太平天国后期财赋军需的主要供给基地。但在此期间太平军将领与地方郡县官员和基层乡官的腐败,也深化了社会矛盾与统治危机。
总结得失
在《自述》中,李秀成总结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天朝十误”:
1)误国之首,东王令李开芳、林凤祥扫北,败亡之大误。
2) 误因李开芳,林凤祥扫北兵败后,调丞相曾立昌,陈仕保,许十八去救,到临清州之败。
3) 误因曾立昌等由临清败回,未能救李开芳,林凤祥,封燕王秦日昌复带兵去救,兵到舒城杨家店败回。误不应发林绍璋去湘潭,此时林绍璋在湘潭全军败尽。
4) 误因东王,北王两家相杀,此是大误。
5)误翼王与主不和,君臣疑忌,翼起猜心。将合朝好文武将兵带去,此误至大。
6) 误主不信外臣,用其长兄次兄为辅,此人未有才情,不能保国而误。
7) 误主不问政事。
8)误封王太多,此之大误。
9) 误国不用贤才。
10) 误立政无章。
学者刘晨认为,“天朝十误”可概括为三大误:
第一大误,误国之首。包括天朝十误里面的一、二、三、四,扫北败亡连带的军事失败,西征也是扫北连带的军事失败。
第二大误,天京血案。杀杨、诛韦,翼王石达开负气出走。
第三大误,核心大误。政局紊乱,后期不信外臣,封王太多,不用贤才,立政无章,各自为政。这些都是后期太平天国权力格局紊乱的表现。
李秀成对太平天国失败原因的分析,是很精当的,也是很全面的,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历史评价
中国
李秀成建立苏福省后,幼天王洪天贵福称赞说:爷生秀叔扶朕躬,开疆裕国建奇功。叔善感化洋人顺,又善筹谋库帑充;富庶之区首苏福,陪辅京都军用丰。叔筹交库首顾国,功尚(上)加功忠更忠。
对于李秀成及其自述,当时多有不同评价:
曾国藩在李秀成被捕后先称其“狡诈百端”,后又称他“反复重沓,献谀乞怜,无非图延旦夕之一命”,但在他死后却“甚怜之”。
曾国荃:阱虎乞怜,虽狗鼠之不若,殊不嗤也。
左宗棠:据所供各情,则李秀成所供广德之贼不击自退,并劝官军勿专杀两广之人,意在庇纵逆党,亦可概见。
李鸿章在《分路规取苏州折》中评价:“伪忠王李秀成为诸贼之冠,不甚耐战而最多狡谋。”在攻克天京、李秀成被俘后,李鸿章又在与曾国荃的通信中称:“两年以来与忠逆搏战最多,既深佩其狡猾,更积恨其忠勇:来渝阱虎乞怜,曾狗鼠之不若,殊可嗤也。”
赵烈文一方面说“此贼甚狡”,另一方面又承认他“人甚和气”。
汤氏辑《鳅闻日记》称李秀成“假作仁义,慈爱军民,约束手下各头目,勿许杀害良民,无故焚掠。叠出伪谕,远近张贴,招徕四民开设店铺,俾各复业。释放男女难民出城”。
《洪福异闻》:试观忠王就地正法,中外尚哗然。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的不少章节言及李秀成,如称他“聪慧明敏,富于谋略,胆气绝伦”,论及李秀成的功绩则说:“故洪氏未叶,得以扬余烬簸浩劫,使官军疲于奔命,越六七载而后定者,皆秀成与陈玉成二人之力也。……及玉成既死,而洪秀全所倚为柱石者,秀成一人而已。秀成既智勇绝人,且有大度,仁爱驭下,能得士心,故安庆虽克复,而下游糜烂滋甚。自曾军合围雨花台之后,而于江苏地方及金陵方面之各战。使李鸿章、曾国答费尽心力,以非常之巨价,仅购得战胜之荣誉者,惟李秀成之故。故语李鸿章者不可不知李秀成。”
在克复天京一节之末,梁启超以大篇幅对李秀成的诸多事迹赞不绝口:“李秀成真豪杰哉。当存亡危急之顷,满城上下,命在旦夕,犹能驱役健儿千数百,突围决战,几歼敌师。……及城已破,复能以爱马救幼主,而慷慨决死,有国亡与亡之志,推古之大臣儒将,何以过之,项羽之乌骓不逝,文山(文天祥)之漆室无灵,天耶,人耶?吾闻李秀成之去苏州也,苏州之民,男女老幼,莫不流涕。至其礼葬王有龄,优恤败将降卒,俨然有文明国战时公法之意焉。……使以秀成而处洪秀全之地位,则今日之域中,安知为谁家之天下耶!”
梁启超在中对李秀成给予极高评价:“李鸿章与李秀成。二李皆近世之人豪也。秀成忠于本族,鸿章忠于本朝,一封忠王,一谥文忠,皆可以当之而无愧焉。秀成之用兵之政治之外交,皆不让李鸿章,其一败一成,则天也。故吾求诸近世,欲以两人合传而毫无遗憾者,其惟二李乎。然秀成不杀赵景贤,礼葬王有龄,鸿章乃绐八王而骈戮之,此事盖犹有惭德矣。”言及《李秀成自述》时,他又直言感慨:“虽经官军删节,不能各传,而至今读之,犹凛凛有生气焉。呜呼!刘兴骂项,成败论人,今日复谁肯为李秀成扬伟业、发幽光者?百年而后,自有定评,后之良史,岂有所私。”
吕思勉《中国通史》:天国徒恃一后起之秀的李秀成,只身支柱其间,而其余的政治军事,一切都不能和他配合。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李秀成生于贫雇农家庭,跟饥寒搏斗成长,入拜上帝会,金田起义,全家加入队伍。经过革命大洪炉的千锤百炼,从士兵一直提升到最高统帅,太平天国的军师。他一生“铁胆忠心”,英风烈迹,使人可歌可泣。不幸国破身虏,学姜维用假投降计,有碍革命气节教育。青史无情,难免批判,亦可慨已夫!
1964年,毛伟人在研究了关于太平天国的资料后,作出了十六个字的批示:“白纸黑字,铁证如山;忠王不终,不足为训。”
外国
李秀成被俘后,英国人奚安门创办的《上海新报》评价:(李秀成)狡狯异常,身在囹圄,犹朦混大宪,为幼逆(幼天王)等漏网地步。
曾在李秀成麾下工作的英国人奥古斯塔斯·弗雷德里克·呤唎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对李秀成给予很高的评价:我曾经屡次见到忠王在国人中间享有极高的声望,我们每过一地,人民全都夹道欢迎他的到来。我曾问过许多人,他们众口一辞地说,忠王是个善良公正的人,他尊重并保护最微贱的农民的权利。太平军的首领大多为百姓所拥戴,也有少数为百姓所不喜。所有太平军首领都被认为比清军好得多,可是没有一个太平军首领象忠王这样为百姓所热爱。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将领,曾为“常胜军”指挥的查理·乔治·戈登评价:如果你能有幸目睹忠王的风采,你就会相信,象他那样的人,注定会成功。不论抚台(李鸿章)、恭亲王还是别的满清王公贵族,在他面前都相形见绌。……他是叛军拥有的最勇敢的、最有才能的、最有创业精神的领袖。他比其他任何叛军首领打过更多的仗,而且常常是打得很出色的。……他是独一位死了值得惋惜的叛军领袖。
英国人伯纳特·M·艾伦(Bernard.M.Allen)《戈登在中国》:
……当戈登开炮猛轰,随即进攻壁垒森严的胸墙时,迎面对抗的并非慕王,而是万夫莫当的忠王本人!他率领三千精兵,一律身穿黄袍。战斗在前哨,由忠王亲自督军捍卫。戈登生平只有这一次在沙场上面对伟大的太平军统帅。事后他不得不承认:忠王冲锋时端的身先士卒,锐不可当。
……他是忠王——忠贞的王——太平事业的主心骨,他专程从无锡远道赶来研究苏州的局势并激励军兵防御的士气。我饶有兴味地打量着他。他体格健壮,显然身经百战才身居高位。他神色威严,身穿便服,仅仅佩戴一串精美的珍珠,别无其他饰物。
英国政府翻译官阿拉巴斯德记录访问李秀成在监狱里的情况时写道:“我不愿打扰他,便静静地进去,但某人招呼他,他就转头,遂站起来,用我的姓名向我祝贺。这时我不得不说几句,故只问他是否对我有什么要求。他回答说他唯一的希望于天。说此话好象几乎以快乐的声调,使我无意之中同情他。”
1970年1月9日《文汇报》载路易·艾黎书信的第3条提到:“……阿拉伯斯特(即阿拉巴斯德)是最后一个见到李(秀成)的外国人,他是在南京认识李的。李对他说,他(指阿拉伯斯特)所看到的这个人(指李自己)是一个已经死了的人,李对他还可以利用剩下的一点时间来写一些有关起义的历史而感到高兴,因为所有在南京的档案都已经丢失。尽管他受到了残酷的虐待,但他仍然显得平静和镇定,保持着尊严。”路易·艾黎随后提到自己的看法:“李秀成受到千百万老百姓的信任,而曾(国藩)只不过因为受到腐朽的统治集团和外国帝国主义的信任,所以他要败坏李的名誉。”
轶事典故:善于学习
李秀成没有文化,但善于学习,喜欢亲近文士。他在杭州时,住在张鼎家,后来张鼎在《庚申泣杭记》中记述这件事时,说李秀成“不加搜括不杀戮”;“案头一卷未卒读,《纪效新书》戚公作”。说明李秀成是在努力学习古代兵书的。
另一种记述则称李秀成于工翰墨,喜欢亲近文士。在苏州时,经常于月夜泛舟虎丘,引怀赋诗。其所作的感事诗两首被认为“睥睨一切之气象,真不让翼王(石达开)答曾文正四律也”。
遗爱江南
当太平天国要向苏、常进军时,苏州的士绅、农民对太平军恐惧异常。到李秀成克复苏州后,当即安民,他们不从,每日每夜,抢掳到城边来。部将要出兵杀尽。李秀成严令不准。他出示招抚,仍不从,连乱了十多天。李秀成见克城未得安民,就亲自下乡劝论。乡民手执武器从四面八方奔来,把李秀成一人围住,刀矛直指着他,随从人人失色。李秀成十分镇静,命令随从不许动手,和蔼地把他因为克复苏州未得安民,所以舍死前来安抚的事说了一番。农民为他的真诚所感动,都放下武器。在三天内,李秀成先将元和各乡农民安抚,七天后将吴县、长洲安定,远近之处,县县都从,达到不战自抚的效果。
在20世纪50年代,苏南仍流传着许多歌颂李秀成的民歌:
《哪有忠王恩情长》:
春天里百花开,忠王一到宜兴来,我伲的嘴巴都笑开。夏天里来流水长,‘哪有忠王的情义长,我伲看见忠王象见亲爹娘。秋天里来稻子黄,割下稻子打成谷,送给忠王当军粮。冬天里来雪茫茫,我伲一家在炉旁,说起忠王的恩情日夜都不忘。
《农民领袖李忠王》(宜兴歌谣):毛竹笋,黄又黄,农民领袖李忠王。种田人见了他赛过亲娘,粮户见了他象见阎王。黄秧叶子绿油油,忠王是个好领袖。种田人见了他点点头,粮户见了他两脚抖。农民领袖李秀成,是我伲农民大恩人,杀了土豪和恶霸,领导我伲把田分。
《农民要靠李忠王》(苏州歌谣):萝藤爬在高墙上,农民要靠李忠王。地主老爷吓破胆,百姓找到了亲爹娘。
《忠王府》(吴县歌谣):苏州城,忠王府,赛过农民县知府。地主跑进忠王府,眼泪鼻涕往下拖;农足跑进忠王府,眉开眼笑坐一坐;地主跑进忠王府,口口声声叫冤苦;农民跑进忠王府,谢谢忠王恩情大;地主跑进忠王府,双手捆得象猪猡;农民跑进忠王府,太平军个个叫大哥。
后来李秀成带兵救天京时,苏南人民一路准备食物送行,并作歌谣唱道:“长江里水向东流,我伲日夜都发愁。千愁万愁不愁别,愁你一去不回头!”天京沦陷后,李秀成被俘,苏南人民追念不已,又作歌道:“小小麻雀往南飞,飞来飞去不发愁。你到天京托件事,看看忠王瘦不瘦。”
贪图享乐
在掌控苏南时,李秀成亦有贪图享乐的表现。在他过生日时,比王钱贵仁打造了一对金凤凰作为贺礼。而李秀成在苏州建造的忠王府,比天京的天王府规模还要大。同治二年(1863年)李鸿章攻陷苏州,占据忠王府后,在给其弟李鹤章的家信中说“忠王府,琼楼玉宇,曲洞房,真如神仙窟宅”,“花园三四所,戏台两三座,平生所未见之境也”,又说:“忠王府数十房眷口,数百人随从,皆住得开。”充分说明了《苏台糜鹿记》中所谓的“规模僭越”。
主要作品
关于李秀成的作品,多为一些以他的名义发布的告谕,如《李秀成钧谕李昭寿》、《忠王李秀成给苏郡四乡谆谕》(共20句,全篇均为通俗易懂的六言)《忠王李秀成命苏郡四乡百姓举官造册谆谕》、《忠王李秀成给上海百姓谆谕》等。一般认为由他亲自撰写的文字当为《李秀成自述》。另外还有据说为他所作的感事诗。
人物争议:籍贯问题
据史书记载,李秀成是广西藤县人。但也有认为他是海州(今江苏连云港)人的观点。
李陈关系
史家一般认为陈玉成和李秀成关系非常好,是战略合作同盟。但学者刘晨认为,陈李之间是有深刻矛盾的,如太平天国己未九年(1859年,清咸丰九年),韦俊(韦昌辉的弟弟)为了躲避东王杨秀清的义弟杨辅清、杨宜清的追杀寻衅,由池州渡江,想要投靠李秀成,另寻地盘,结果引起陈玉成强烈不满。按照清朝档案记载,为支持韦俊,李秀成部与陈玉成部于和州地界展开杀戮,这场械斗杀毙数千人,陈玉成和李秀成的矛盾走向了白热化。攻克苏州之后,李秀成有了自己的地盘。陈玉成不想放过江南这块肥肉,于是专程由天京赶到苏州,和李秀成商谈瓜分江南地盘。陈玉成说自己在江南无立足之地,意欲提兵赴浙江上游一带。浙江上游一带包括嘉兴为李秀成所控制,李秀成自然不同意。按照《苏台麋鹿记》记载,二人为此闹得不可开交,迫使在天京的干王洪仁玕亲自跑到苏州来调停,最终以陈玉成在苏南获得丹阳而告终,这是陈玉成在江南瓜分到的唯一地盘,由他的叔父然王陈时永驻守。
上海战役
在太平天国庚申十年(1860年)的上海战役进程前后,李秀成和洪仁玕产生意见分歧。虽然洪仁玕与李秀成私下商定东征苏常沪,并在天京军事会议上得到洪秀全批准,但是随着太平军逼近上海,李秀成主张武力占领上海,而洪仁玕为维持与西方的和平,甘愿放弃上海。学界把太平军此后一系列的失败皆归咎于李秀成未能占领上海,但学者祁磊认为“洪仁玕态度的转变对于上海战役的失败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对李秀成围攻上海不成的得失,史学界也有不同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上海战役打破了太平天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和平关系,不仅促使西方政府与清政府合作,更致使西方国家直接出兵镇压太平天国,是太平天国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故对此战持否定态度,认为上海战役不应该发动;
另一种观点认为上海对于太平天国后期的发展极为关键,占领上海不仅可以巩固太平天国的后方,避免受到清军两面夹击,还可以获取巨额财富,并以上海作为出海口,打通与海外之间的联系,获得源源不断的接济,因此认为虽然太平军未能占领上海城,但上海战役是一项正确的决策。
此外,关于上海战役的决策问题,学界也形成“天京会议决定说”和“忠王私自发动说”,两说各持己见,并长期存在。
自述真伪
据太平天国史专家罗尔纲考证,李秀成的自述也在上报朝廷时,经过了曾国藩的删减,原稿被曾国藩送至家乡秘藏。而自《李秀成自述》的曾国藩刻本问世以来,人们就对其真实性提出了种种怀疑,迄今亦无定论。本词条展示主要的“李秀成亲笔撰”和“曾国藩或其幕僚伪造”两种观点。
1.曾国藩或其幕僚伪造说
早在太平天国灭亡后不久,曾为李秀成训练军队的英国海军军官奥古斯塔斯·弗雷德里克·呤唎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就提出了质疑:“1852年,在太平军占领南京以前,满清官方即已捏造了一篇名为《天德供状》的文件,伪托是叛军领袖的供状,谎称他们俘获了这个领袖。《李秀成自述》很可能也是同样靠不住的。这篇文件或为某个著名的俘虏所伪造(他可能因此而得赦免),或为两江总督曾国藩的狡猾幕僚所伪造。”
《李秀成自述原稿注》部分内容
1956年,有人以司法部法医研究所研究笔迹的专家审定为依据,提出曾氏后人所存的《李秀成自述》乃“曾国藩所伪造”。1979年和1984年历史学家荣孟源两次撰文断定:“《李秀成自述》不是李秀成的真迹,而是曾国藩修改后重抄的冒牌货。”
1978年,新西兰教育家、国际友人路易·艾黎认为曾国藩“可以先鼓励李写下他本人的历史,然后再通过专家在同样的纸张,以同样的文风,添加上有害于太平天国事业的东西,之后在显示他本人宽宏大量的同时,对全部东西加以编辑剪裁”,他还说:“由于自首书是经过篡改的,所以,曾国藩对它显得神经过敏。他曾命令其家属不得给他人看这份自首书。我曾亲自在上海听见过他的孙子说过这件事。”
2.李秀成亲笔撰说
1944年,罗尔纲根据广西通志馆从湖南湘乡曾国藩后人家中抄录来的《李秀成自述》原稿的抄本及拍摄来的《李秀成自述》原稿的一部分照片,从内容笔迹、语汇、用语、语气等方面作出仔细的鉴定,认定“曾国藩后人家藏的《李秀成自述》曾国藩像确是李秀成亲笔”。历史学家陈旭麓亦持此说。
《李秀成自述》的台湾原稿影印本的英译本译者柯文南则说:“我相信我们今天所能细查的《李秀成自述》的确是他亲手写的,而看不出什么重要的、决定性的遗漏。”
是否变节
关于李秀成被曾国藩俘虏后是否变节的问题,在太平天国史学界争论已久:
一种观点认为李秀成变节。1963年8月,戚本禹在《历史研究》第四期发表了《评李秀成自述——并同罗尔纲、梁岵庐、吕集义等先生商榷》,把李秀成说成是“投降变节”的“叛徒”,把《李秀成自述》说成是“一个背叛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的‘自白书’”。后来的学者周远廉、龚书铎主编的《中国通史·近代前编》认为他“从愚忠到变节”,在受到曾国藩的软化和欺骗后,逐渐产生求生念头,并写出乞降言辞,其行为是对太平天国事业的背叛。学者苏双碧在所著《李秀成评传》中亦持相似观点。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李秀成并未变节,其撰自述目的是为保护部众,如柯文南提出:“既然在李秀成的思想中忠君忠友的成分好象比忠于太平天国更重要,那么,当他认为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不可挽救的失败时,企图以解散旧部避免继续流血(甚至附带地保护自己生命),的确是很可能的,而且符合于他的性格。”李秀成自己也表达过自己不逃的原因:“我受过其恩,不得不忠,尽心而救天王这点骨血(指幼天王),是尽我愚忠。”
太平天国史专家罗尔纲在1944年提出李秀成想效法姜维诈降,并劝曾国藩称帝反清的看法。这一看法在1977年得到证实(当时曾国藩的曾外孙女俞大缜把她的母亲曾广珊生前在家庭闲谈中给子女们谈到的李秀成劝曾国藩反清称帝,曾国藩不敢的口碑写给罗尔纲)。
下落之谜
曾任国民党江苏省民政厅厅长,后去台湾的连云港人王公玙,在其回忆文章中,曾提及天京(南京)城破是曾国荃与李秀成的共谋和默契,并且说李秀成在城破后并未被诛,而是潜回家乡海州隐居。
后世纪念
忠王府
太平天国庚申十年(1860年)李秀成取苏州时,以拙政园旧址为基础,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建成公署、住宅、园林相结合的宏伟建筑群——忠王府(今江苏省苏州市娄门内东北街204号)。
忠王府是太平天国留存下来的最完整的建筑物,也是中国历史上遗存下来最完整的农民起义军王府。1960年后改为苏州博物馆馆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撤销,1981年恢复)。
宝剑
20世纪60年代,一位英国学者购得了李秀成的宝剑。1960年,英国学者柯文南(C.A.Curwen)在大英博物馆所藏常胜军头目戈登手书的备忘录中发现,戈登在太平天国甲子十四年(1864年)协助清政府剿灭李秀成的堂弟李世贤时,从被洗劫一空的侍王府获得了这把宝剑。经查阅资料得知,这把宝剑起初是天王洪秀全赐给李秀成的,李秀成最后一次回救天京时,转交给李世贤。戈登回英国后,将宝剑赠给维多利亚女王的堂兄弟、当时的英国陆军总司令剑桥公爵。
经过辗转访求收藏者后人,柯文南购得这把宝剑,于1962年将其送回中国。这是当代发现的唯一一件太平天国高层将领的佩剑。
影视形象
1988年香港TVB电视剧《太平天国》:欧瑞伟饰演李秀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