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一只猫(江湖人称猫叔)曾经说过,他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得益于他一直坚持的10个习惯。其中,被他排在第一位的习惯就是读书。
猫叔曾度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人生低谷期,因无人倾诉,他只能靠读书来排解内心的迷茫和痛苦。在他小小的屋子里,阳台上、柜子里、床上到处都是书。只要觉得能对自己有帮助的书,他都全部买下来。两三年下来,他在买书这件事上就花费了4万块钱。
通过阅读,猫叔心中所有的问题、困惑都能够从书里找到答案。所以当他27岁辞职创业,在互联网这个风口他具备了迎风起飞的能力。靠着阅读写作,他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实现了从碌碌无为的英语老师到自媒体运营大咖的逆袭。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通过读书,能够让我们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充实我们的内心、丰盈我们的头脑,能够让我们在前人的经验中收获成长的路径和方法,从而避免走弯路。
很多人都知道读书的好处,于是立志一定要通过阅读改变自己,实现快速的自我成长,我也不例外。去年年初的时候,我就给自己立下目标,2020年一定要读30本书。结果怎么样呢?一年时间里,我只读了不到10本书,不仅数量上没有达到自己当初定的目标,而且读过的书再翻出来看的时候,居然就像从来没读过一样。这种感觉就像自己当初读了本假书一样!
直到在笑薇读书营读到《如何阅读一本书》,我才知道,我以前的读书方法是一种伪阅读,除了能够“自我安慰”以外,并不会产生什么实际性的结果。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在没有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之前根本就不知道怎样去阅读一本书。很多书从头到尾读一遍以后,除了书名和作者以外,过一段时间就已经忘记书中具体讲了些什么内容,更加谈不上因为这本书自己改变了什么。
怎么样改变这种低效率的伪阅读呢?我们可以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找到答案。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美国享有盛名的教育学教授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合著的一本关于阅读技巧的著作。这本书自1940年出版以来,广受读者欢迎,是一本永不褪色的关于阅读方法的经典之作。不管你是初涉阅读还是已经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通过阅读这本书都能获得关于阅读的有效方法与更深层次的领悟和启发。
1. 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主动阅读者。
富兰克林曾说过:“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只要接受过12年基础教育的人,认识书中字面上的意思都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我们的阅读仅仅停留在认识字的层面,那这种阅读能起到的作用可能只是一种无聊时的消遣罢了。
我们阅读的目的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娱乐消遣,比如我们看八卦新闻,看小说等。这种阅读一般不需要投入过多的思考;另外一种是带着明确的目的,想要获得某种知识或者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什么叫做刻意练习,怎么进行刻意练习?
后面的这种阅读目的需要读者带着很高的主观能动性去阅读,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思考,才能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并且最终将书中的主张、观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
所以在正式阅读之前,首先要明确你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的目标是想有所收益,获得成长,那就必须得带着问题去主动阅读。
作为一个合格的主动阅读者,你需要一边阅读一边思考这几个问题:
(1) 找出这本书的主题 ,并且分析作者是如何从这个主题分解出关键的分议题的?
(2) 找出作者的主要想法、声明与论点,作者主要想传达一种什么观点?
(3) 作者的观点是否有道理?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为什么?
(4) 这本书对你有什么样的意义?
除了思考以上问题,在阅读过程中还要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这对于养成主动思考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读书笔记也能够为全面评价一本书提供素材和依据。
2. 通过检视阅读快速掌握一本书的主旨,明白作者的意图。
在本书中,作者将阅读分为了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其中,检视阅读是帮助读者快速掌握一本书主旨的方法,其本质是一种快速阅读术。
当我们拿到一本自己以前从来没看过的书,你会怎么读?
在我没看《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前,我肯定是打开书按部就班、一页一页地读。我相信很多不知道阅读技巧的人肯定会犯和我同样的错误。
这种阅读前不对书做任何判断的行为到头来会导致三种后果:读着读着发现这本书并不适合自己、读到半途而废无法坚持、花费了很多时间却不得要点。
而检视阅读就是治疗这些病症的良药。
在我们不知一本书到底该不该读、值不值得读之前,用检视阅读的方法去做出判断。不适合自己、不值得读,马上放弃即可;反之,就能在检视阅读技巧指导下快速掌握作者的观点、意图以及全书的框架结构。
检视阅读包括以下4个步骤:
(1)先看书名,看作者介绍,看序,这样基本可以了解一本书的主题,能够判断出这本书是否是适合自己读的;
(2)研究目录,因为目录是一本书最基本的框架、体现了作者的基本思路;
(3)从目录中挑几个跟主题相关的篇章来看,特别是这些篇章的开头或结尾,一般是对于本篇内容的概括总结,需要仔细阅读;
(4)看书中最后两三页,从这个结尾部分可以找到作者对自己重要观点的重述与总结。
相信大家在中学时代都做过一种语文题型叫阅读理解。当时我每次做这种题都觉得有些头大,因为题目中必有一道题是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当读完整篇文章后,总是没法准确地说清楚作者到底讲了什么。
其实检视阅读的目的和阅读理解一样,就是归纳出一本书的中心思想。所以如果家里有处于这一阶段年级的孩子,一定要介绍这种阅读方法给她,这能够让她的阅读理解变得事半功倍。
3. 通过分析阅读将书中的知识内化,这本书才能真正属于你。
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需要咀嚼和消化的。”
分析阅读就是咀嚼与消化一本书的重要方法。
分析阅读包含三个阶段的规则:
(1) 找出一本书到底在谈什么?
在这个阶段,首先需要用检视阅读的方法,从书名、序言、目录以及摘要等判断出一本书属于何种类别,最好能够用一句话或一段话来概括出中心思想,然后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整本书的提纲(尽可能详尽),最后找出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2) 翻译作者的观点,完成双向沟通。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词、关键句,从而总结出这本书的主旨,并且用自己的语言翻译并复述出来。最后,判断作者在书中解决了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哪些问题?
(3) 公正地评价一本书,完成知识的内化。
在透彻分析完一本书后,我们还要带着审慎的态度去公正地评价一本书,它的好的地方在哪里?不好的地方又在哪里?
既不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但我们需要知道,客观评价前提一定是你已经清楚明白地知道这本书到底在讲些什么。倘若只是囫囵吞枣,为了显得与众不同而随意批判,不仅对作者来说不公平,对我们自己也没多大益处。
在判断出一本书的好与不好后,我们基本就完成了知识的内化,并且能够在以后阅读到相关主题的书时调用出已有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学习。
4. 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樊登读书创始人樊登博士在他的《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中提到一个概念叫“理解力的池子”,他认为理解力的池子包含了7个方面的知识:经济学、心理学、国学、管理学、逻辑学、哲学以及人生经验。如果一个人的理解力池子够大,他就能够读懂很多很难的书。
其实,理解力的池子就是知识体系。如果我们要研究一个主题,那我们就要读很多本相关主题的书籍,才能搭建起关于这个主题的知识体系。
通过阅读搭建知识体系,本书作者推荐我们使用主题阅读的方法。
主题阅读包括两个阶段:
(1) 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我们的任务是确定一个研究主题,再整理出关于这个主题的书单。
比如作为一个职场中的管理者,我们需要学习管理学知识,我们的书单里面就可以包含像《非暴力沟通》、《关键对话》、《不可复制的领导力》等这些经典畅销书。
(2) 主题阅读阶段
准备阶段做好后,我们就要用检视阅读的方法先将书单里的书浏览一遍,并找出与你的主题相关的章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出你的研究主题,并整理出每本书关于这个主题作者给出的观点是什么。有的观点可能是相近的,但有的观点可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必须将这些观点进行分门别类,并试着找出之所以存在差异性的原因。
主题阅读虽然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收获是最大的。通过这个阅读方法,我们能够建立起关于某一领域的知识体系,并且能够很好地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运用这些知识,从而实现自我提升。
了解了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这三个阅读技巧,相信大家回头看看自己以前的阅读方法,一定会觉得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学习的地方。
俗话说下水方知水深浅,探索真理靠实践。想要真正掌握《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的阅读技巧,除了实践、实践、再实践,再别无他法。
希望大家以后都能改掉自己阅读过程中的不良习惯,真正做一个善思考、懂方法、勤练习的主动阅读者,乘着书籍的翅膀到达自己理想的彼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