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被《经济学人》喻为“信用的机器”,它真正解决的是数字世界的信任问题。它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信任问题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Token。
区块链技术的进步,让每一个自然人都可以发行基于自我信用背书的Token,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这也导致了 Token市场的乱象从生。目前市场上的 Token项目五花八门,我们可从价值的角度区分出三六九等。究竟什么样的 Token才是有价值的呢?
1.垃圾 Token和普通 Token
垃圾Token:
①空气币
完全没有真实资产的映射,存在故意欺诈的行为,其发行 Token然后ICO的动机是为骗钱,根本没有考虑生态的健康成长。“韭菜成堆”、没有监管的市场,也成了骗子套利的天堂,CX币层出不穷。不过,这种类型注定不会持久,它属于监管严打的对象。
②鸡肋币
虽然映射了资产,却是毫无意义的资产,要么没有升值空间,要么没有流通需求,注定了生态不可能生长起来。发行这种Token,跟欺诈也没多大区别。
③侏儒币
有生态经济模型设计,但囿于团队能力,设计上有天然缺陷,休儒币导致生态模式难以为继,缺乏长远的价值。例如,激励机制不合理,应用场景缺乏等,都会使生态成长乏力。
普通Token
①积分币
企业在转型中,会将内部发行的积分 Token化,有一定价值,可以换购实物或服务,如某些网站或消费积分。但因此积分太依赖某个中心化的组织,缺乏共识机制和升值逻辑,在区块链时代,也只是新瓶装旧酒而已。
②会员币
会员卡所拥有的权益有多重,如折扣权、积分权、准入权、充值多送等。理发卡、健身卡、车友卡等都属于此类。将会员卡会员币 Token化后,其实指向的仍是系统内部的使用权,仍是中心化的普通 Token,发行量没有限制,多数产品或服务的使用权也没有稀缺性,因而投资价值不大。
③分红币
此类 Token有一定的迷惑性,构建者先设计一定的生态,让使用者享受类似会员卡的优惠福利,此外还会拿出部分利润分享分红币给生态参与者。此类“使用权+分红权" Token,也是基于对中心化机构的信用和期限,诸多不透明因素,也就限制了其自身的流通和升值预期,因而难以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当前市场上90%的 Token项目都在第一阵营,没有落地场景或者只映射些毫无意义和没有增值空间的资产,并不具备投资价值。
第二阵营的 Token,部分存在使用价值,但从设计逻辑上看,并未摆脱的中心化思路,且不具备稀缺性、恒久性、流通性等属性,参与生态的关建设者无法通过共识算法和应用程序等去第三方的机制享受稳定的预期,因面也不具备投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