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IT·互联网
学习汇总|腾讯PM手把手教导学习感悟(一)

学习汇总|腾讯PM手把手教导学习感悟(一)

作者: 麻首 | 来源:发表于2018-05-28 22:17 被阅读24次

    前言

    正好看到公众号腾讯大学推了PM的能力晋升讲解,所以就有了这篇文章。做一个梳理,也方便我更好的理解。

    内容提纲

    1、从0-1,产品经理都经历了什么——(一)、(二)

    2、产品经理的1+N能力拓展模式——?

    3.高性价比PRD,高效有序需求池——?

    4.四大原则,让跨部门合作更顺畅——?

    5、用户拉新,人人都是增长黑客——?

    6、留存粗活,走过最舒适的路是你的套路——?

    7、四招,搭建产品数据分析体系——?

    8、拒绝同质化,打造产品经理核心竞争力——?


    从0-1,产品经理都经历了什么

    原文陈述思路:互联网产品是什么——怎么实现互联网产品

    本文思路:内容摘抄+个人解读

    文章总计:4300个字,大约需要8min阅读时间

    什么是互联网产品

    产品,即一个可以满足市场用户需求,可创造持续价值,商业模式清晰的常变载体。

    个人解读:

    产品,平衡目标用户需求与公司盈利要求的产品

    而产品经理,则是在该过程中落地执行,解决问题并寻求创新的一群人。

    个人解读:

    PM,即提出点子且实现点子的人。

    流程的角度,PM负责将构想变成图纸,文档,模式图,再变成各个部分要完成的任务,确保最终各部门按时产出。(暂时还没想出什么别的角度,并且不想生搬硬套)

    上述产品定义中有4个核心的点,分别是:满足用户、创造价值、模式清晰、常变。

    个人解读:

    没啥好解读的,但是前两个是我此前的理解,后两个是没有重视的部分。

    此处有两个可能性,第一个可能性,我个人认为,这四个词并不是一个维度的要点,第二个可能性,我忽视了后两者的重要性。

    满足用户

    每一款产品都有其定位,面向的群体也存在差异化。因此,一款产品从灵感诞生那一刻起,就决定了它该服务的用户群体大致是怎样一群人。

    个人解读:

    一定程度上认同,但这个说法我觉得不太恰切,

    大学生消费贷app和大学生求职辅助软件针对的用户都是大学生,不同的定位好像面向的是一类用户?

    我个人理解,产品定位不同决定了PM所重视的用户标签不同。也就是到底我们看重的是具有什么标签的用户,可能是同一个用户,但是我们在意的是这个用户身上的这个标签。

    不同的领域,注定有不同的目标/潜在用户人群。如知识分享平台知乎,目标用户主要是知识的分享者与求知者;互联网金融平台理财通/蚂蚁金服,目标用户是具有投资理财需求的人群;健身工具keep的目标用户则是追求健康,健身减肥的人群。

    个人解读:

    同上,其实举的例证并不能证明他的论点,

    都只是在说不同的产品,通过不同维度的用户标签来锁定目标用户

    即使是同一个领域,产品定位不同,用户属性上也会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同为音乐听歌APP的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后者明显在UGC、SNS上有更多的布局考虑,因此在社区功能的搭建上不遗余力;都具有股票投资工具属性的富途和雪球,从产品的页面设计上来说,前者还是以交易为核心,后者则把资讯服务也放在重要战略地位。

    个人解读:

    终于说的比较在点子上了,但是后面举的例子仍然不恰切,并不能支持以上论点,反而好像在说,不同定位的同领域产品的策略也不同。

    基于这个论点,帮助我意识到,这其实是基于用户画像的论述。产品定位决定了你通过什么标签锁定目标用户,以及这个用户的基础信息、数据是如何与你的标签相对应

    因此,我们说产品时,说的不是“用户”,而不仅仅是“人”

    个人解读:

    这话在我看来似乎有点莫名其妙?咋就有了这个论点了呢?

    但我尝试理解,他大概想表达的意思是,要把自然人具象为一个个和目标用户标签相对应的用户信息,也就是一个针对产品定位的用户画像。

    从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上,用户总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孤单寂寞无从排遣,所以有了陌陌探探;草根明星人人能火,所以有了快手抖音;互联时代人懒求快,所以有了美团饿了么...... 一款好产品需要能够满足用户的贪嗔痴、标榜炫耀、趋利避害种种情愫,才能存活进而求壮大。

    个人解读:

    第一句话想表达的应该是,用户的需求其实也是有层级的。

    这里顺便讲一下我所知道的两种需求分类方法。

    一,KANO模型,这里的需求有以下五类,1)基本型需求  2)期望型需求 3)魅力型需求 4)无差异型需求 5)反向型需求;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成以下五类,1)生理需求 2)安全需求 3)爱和归属感 4)尊重 5)自我实现。

    后面举的例子也还挺合适开头这个论点的,但是不能推导出结尾的论点,“一款好产品需要能够满足用户的贪嗔痴、标榜炫耀、趋利避害种种情愫,才能存活进而求壮大”。明明上面你都说了XX需求,所以有了XX产品,怎么到这里又变成了满足各种情愫才能存活进而求壮大。

    这部分我理解,满足了一个用户需求(情愫),这个产品就可以存活了。满足了很多个用户需求,这个产品就壮大了。

    但是我认为,好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各种各样的需求,因为需求之间往往是相悖的。好产品,也就是能很好的满足用户相关的一个或者几个需求又或者是满足了一个核心需求。比如说,我用了一个闹钟软件,它的使用场景是在XX时间需要提醒做XX事情,这其中每个相关的小需求都满足了,也就是提醒我时间的这个核心需求满足了,这不就是一个好产品吗。

    创造价值

    此处提及的价值,包括基础核心价值和增值服务。产品定位到核心目标人群后,就该为其创造对应的价值,市场才会买账。

    个人解读:

    这里所提到的“价值”,难道不是满足用户需求的同义词嘛。基础核心价值,也就是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带来的价值增值服务,不就是满足这个用户的其他附加需求吗?

    以互联网金融行业为例,基础需求是“理财投资、资产增值”,用户所关注的理财铁三角为“收益、风险、时间”。做到理财产品的收益符合预期(与业内同类型同期限产品相比,收益相当或更高)、时间期限丰富(灵活、短期、中期、长期),风险可控(从产品筛选源头、系统接入上架、包装销售到售后服务,给予足够的风险控制),这是核心价值,却也才算做满足了用户的基础需求。

    个人解读:

    这段例子举得好,正好要在美股上市的某互金公司做产品实习生。

    这段例子的意义在我看来,说清楚了,核心价值即满足用户的基础需求

    详细分解一下这个例子

    互联网金融领域的app目标用户的基本需求“财产增值”

    这个基本需求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实现方式纯线上or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方式进行理财投资

    这个基本需求本质与所有的金融机构是趋同的,所以结合基础金融知识,“资产增值”这个基本需求应以三个角度来诠释,分别为“收益”、“风险”,“时间”。

    具体到这三个部分,在收益维度,做到理财产品的收益符合预期(与业内同类型同期限产品相比,收益相当或更高);在时间维度,要有多种时间期限的选项(灵活、短期、中期、长期);在风险维度,要做到全流程风险可控,即从产品筛选源头、系统接入上架、到包装销售,再到售后服务,给予足够的风险控制。

    增值服务而言,也就是满足用户其他附属需求。我个人理解,这里是用户核心需求的各个具体使用场景下的相关需求,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讲,可能会有资讯服务、会员权益、定时转入、结合生活场景做的还款业务等。所谓的产品生态体系搭建,也就是将用户一个核心需求的所有使用场景都覆盖到。

    模式清晰

    产品模式,小到产品自身路径设计(点击率、转化率调优、唯一路径操作、体验闭环等),大到每一阶段产品的目标和打法(初始阶段获客、第二阶段细分、第三阶段盈利收入等) ,都需要在前期做好较为清晰的方向考虑和布局。

    商业模式,说白了即是产品如何赚钱,在哪个节点,用什么样的服务做收费。可用两个例子简单阐明:

    个人解读:

    这部分,好像应该说商业价值or商业模式的部分,但是按照他的思路,此处的确应该有两个维度的事情,分别是产品模式和商业模式。但是我认为这印证了我的结论,他po出来的几个重点,不完全在一个维度。

    所以我尝试理解作者这里想强调的模式“清晰”可能是,说要始终明确每一个产品设计,商业设计的目的。产品模式而言,要在一个明确的产品设计思路下,产出每一个小的功能点,大的产品目标,从而才会有一个明确的“产品模式”。商业模式而言,要构思清楚产品的如何盈利,具体而言,在产品的哪个环节,什么样的服务。

    a、 当前正火的共享单车,其盈利点在目前看来,主要产生于用户单车使用期间的租金。后续如果结合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打通线下商户、做周边生活服务;用客户大数据做广告等,也具备很大的想象空间。

    b、相信很多人都买过权益类基金(指数基金、股票类基金、QDII等),不知是否发现,其手续费的收取节点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权益类基金的多种收费模式:前端收费(买入时收费,取出免费)、后端收费(买入免费,取出时收费)、前后收费(买入、取出都需收费)。

    个人解读:

    在这里的两个例子,似乎分别从时间的两个维度来进行举例的,

    我猜测第一个意在说明,在产品的不同时期,商业模式会经历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第二个意在说明,在产品流程中,商业模式会在不同的流程节点进行收费。

    当然,商业模式不仅是想清楚收入从何而来,还要综合考虑成本结构、客户关系、渠道等多方面的元素,在系列后续商业模式部分会详细阐述。

    个人解读:

    商业模式展开来讲,都要包括成本结构,客户关系,渠道维护等等方面的元素。

    常变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摩尔定律,更新换代的周期已经是以周甚至以天来计算。因此,用户及市场需求是在不断且快速变化的,产品要想在这样的洪流中生存壮大,必须“顺势而为”,保证产品在“势”中不断变化。产品的变化反应到产品的落地执行,即是产品上线后,产品经理需要及时跟踪效果数据呈现,保持对行业和市场的敏感度,搭配用户反馈建议,不断对产品进行优化迭代。

    个人解读:

    先科普一下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

    摩尔定律是互联网时代的定律,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发展速度会更快。(顺带一说,此处的结论基于人类发展的速度呈指数趋势增长的假设)

    基于摩尔定律,用户的需求以及市场需求是不断快速变化的。按照文章的逻辑,这也就决定了产品要顺应变化的用户需求和市场需求不断变化。

    事实上,我认为这话不全对,因为产品一方面要顺应用户和市场需求,一方面要保持自己正确的产品设计初衷,不能一味地跟风。这是因为市场趋势是被产品所改变的,用户需求也是会被新的产品模式教育的,一味的顺应用户变化和市场趋势绝非良方,关键是要在常变的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下,找到那个一段时间内不变的平衡点,同时顺应趋势做一定程度的改变

    产品经理需要及时跟踪效果数据,保持对行业和市场的敏感度,搭配用户反馈建议,不断对产品进行优化迭代。这话没错,但是这些信息体量巨大,产品经理就是要在这些信息中,抽象出真实的用户需求,行业信息,从而指导产品设计,进行优化迭代。

    结语

    本来想每部分分析一篇推送,但内容实在太多了,我就分到下一期,再带给大家。


    关于作者

    大三狗/互联网金融公司产品实习生

    转载请私信作者,并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汇总|腾讯PM手把手教导学习感悟(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xhn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