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过年都是忙吃饭,苦不堪言。不是忙着请亲戚吃饭,就是忙着去亲戚家吃饭。
初一,去娘家给爸妈哥嫂拜年,留吃一天饭,陪爸妈打小麻将。
初二,老公姐姐的孩子们给老公和我拜年(我们是舅舅舅妈,咱这儿天上雷公大,地上舅舅大),来我家吃饭,小字辈加自家人一共12人,弄了个9菜一汤,轻松应对。
初三,姑子家的公公红年(即去年过世的人,一般在第二年过年搞个祭拜仪式),亲戚,朋友,全来了,姐夫在餐馆叫了十桌,也是吃到两点多钟,够累的。
初四年年老规矩,五个姑子全家老少齐来我家聚餐。不过一般也很难到齐。总人数一般二十八,往往能到二十左右。有苏州和广州的不一定每年都回来,不过总有代表出席。我从昨晚开始准备,炖好墨鱼猪肚汤和香菇土鸡汤,否则第二天,太忙,煤气灶和蒸锅、炒锅、炖锅不够用;将所有素菜全摘好洗好摆好,第二天直接配菜。将所有要用之肉全切好,肉沫、肉丝、肉片、肉块分门别类,排骨全焯好,冷盆全摆上,反正这两天温度低,不担心会坏。即使如此,今早九点我就开始忙,一直忙到晚上九点才稍微收拾好,还有些不到位的地方明天再找时间弄。累的我腰酸背痛腿抽筋,但听到大伙吃得很开心,玩得很惬意,也就好受些。中午19人,晚上20人,有没有吓到,相当于我今天一个人搞了四桌饭。中午16菜两汤,晚上15菜两汤,从采买,到洗菜、配菜、炒菜、端菜,到最后收捡,洗涮,搞卫生全是我一人,其它人要么打麻将,要么斗牛牛,余下就是学生和孩子了,真是体力活加脑力活,对身体和厨艺都是考验。基本是每年的老菜谱,脑子也想不出新花样,太累,太吵,还好,口碑没太差。
初五即明天,还是忙吃, 竟然吃撞了车,只恨不能分身,最后娘家夫家两边协调,中午去哥家,他亲家第一年上门,要我跟老公去陪吃陪喝,总之要陪好;晚上还要去市里,四姑子请全娘家人吃饭,趁着大外甥、三姑子回家乡,全家聚一下。又是一顿狠吃,时间估计短不了。
初六又是忙请吃饭,我夫妻俩请娘家父母哥嫂,侄子侄媳,再加上我家五口人,总计11人,桌把饭,还是相对比较轻松的。
初七,谢天谢地,上班的去上班,返程的忙返程,终于不用这么拼吃喝了。
咱夫妻两家规矩,要吃,都要管一天,而且规定不许去餐馆,唉,偷懒都不行。每逢过年,就恨不得喊苍天哪,大地呀,哪位仙女给偶出点力呀,年年盼,年年还是累趴下。
中国人咋这么喜欢吃饭,不请别人吃是不懂规矩,不晓得人情世故;不去别人家吃是神头鬼脸,不给面子。这么吃来吃去,浪费大量金钱不说。 单说一个累啊,一言难尽。累的是身体,累的是脑壳,累的是可怜的胃啊,每逢过年,往往都是胃最疼的时候。该说的场面话不能少说,该喝的人情酒不能少喝,不该吃的大鱼大肉大荤却都进了肚。这个风俗真得改一改,文明过年,文明吃喝,把大家都从吃喝中解放出来,把女人从厨房解救出来,破旧立新,让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仅体现在吃吃喝喝上,更多的还应该是一种精神文明的提高和享受吧,这也是自己活了半辈子对于过年吃喝的切身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