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哪儿了?”
“没去哪。”
“和谁一起去的?”
“没谁,你不认识。”
“出去干什么啦?”
“没干什么呀?”……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经典对话随处可见,即使是成年人,也可能会面对这样的情景。
很多父母都习惯凭借自身的经验来对孩子提问,以示对孩子的关怀,但当孩子面对父母狂轰滥炸般的问题,不知道怎么回答,或者不会回答时便会用,“我不知道”或者“你烦不烦啊”,来堵住父母的嘴,其实过多的提问不仅起不到关爱孩子的作用,反而会招致孩子的反感,因为在孩子的心里,父母过多的问题是不信任自己的表现。
虽然孩子年纪小,但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精神个体,他们感情细腻,有很强的自尊心,但是他们能够敏锐的感觉到他人的情绪和语气。孩子最怕别人不信任自己,其中父母的信任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如果父母对他们的行为产生怀疑,他们就会产生挫败感,心理脆弱的孩子还会因为父母的怀疑而对父母感到失望,从而变得郁郁寡欢。
孩子的心里都很脆弱,作为父母我们不但要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还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不要向孩子进行灵珠炮式的提问,就是对孩子的信任表现,在信任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对自己充满自信,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一句话不论是好是坏,都会成为他一生中最具有重要意义的话,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即使是孩子在某个方面真的出了问题,我们也不应该整天在孩子面前喋喋不休,而是应该寻找正当的办法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1、放下成见和孩子坦诚交谈
很多父母在与孩子交流中,习惯于凭直觉来教育孩子,一发现孩子有什么异样,就会喋喋不休地向孩子发问。比如看到孩子衣衫不整,就会问“你是不是在外面打架了?”,看到孩子的洗头洗澡的次数增加了,就会问“你是不是谈恋爱了,怎么臭美起来了?”什么时候身为父母的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先听听孩子怎么说,在进行下一步提问呢。
2、保有一颗平常心
父母过多的提问会让孩子变得敏感抑郁,面对这些情况,父母最好保有一颗平常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父母对出现的问题过于重视,孩子就可能产生叛逆心理,比如孩子开始注重体形象,只是因为礼仪课上老师的指导,却被父母追问,“你是不是在谈恋爱了?那孩子便有可能真的去谈一场恋爱,以回应父母的追问,反之,如果父母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的行为,他就会坦然的向父母道出事实的真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