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成人学习有哪些特点
教育心理学家马尔科姆.诺尔斯曾经总结过成人学习的四个特点,而"The Canadian Literacy and Learning Network"也曾经总结过成人学习的7个原则(参考Wikipedia中“Adult Education”词条)。综合下来,无非是:自愿、经验、自主、行动。
首先关于自愿。成年人不像孩子,孩子学什么其实是学校和家长安排的,他们没有选择权。但成年人不同,如果一个人不愿意学习某项内容,强行往大脑里面灌是行不通的。
所以说,要实现高效学习,第一条就是知道为什么学习,也就是能够有目的性地学习。
你可能还记得,在课程导入的时候,我跟你讲了3个为什么,而我为什么要跟你讲“为什么”呢?其实就是想让你意识到重要性,从而做到自愿学习。同时我还明确地告诉了你,这门课程可以为你提供3大收获,这也是为了让你自愿学习。
如此来看,可想而知,空闲的时候刷刷知乎和公众号文章,严格意义上来说,大部分不算学习。因为,即使看到了很优秀的文章,如果只是一种无目的的被动接收信息,即便信息再优质,那也只能称为消遣而不是学习。
不妨回忆一下,你昨天刷了几篇公众号文章?现在对哪些还有印象?哪些真的帮到你了?很难想得起来。
成人学习的第二个特点是经验。跟孩子不同,成年人有很多自己的经验,所以最终学习效果会受到经验影响。
比如这门课程讲学习,我们所有人都曾经是学习者,有过很多年的学习经验,所以我讲起来,你是能够同理的,是能够有代入感的。
我在课程设计的时候,还会刻意融入你的一些学习场景,比如上面提到空闲时候刷知乎或者公众号,就是在利用你的经验帮你理解我讲的内容,这样你会更好地吸收。
但是,如果我现在跟一个不识字的人讲这个课程,他就会很难代入、很难学会,因为他没有太多学习经验。
这是经验对学习起到促进作用的一面,但我们在学习一些知识的时候,因为固有经验的存在,可能也会有负作用。
我们往往会把学习内容跟过去的认知作对照,决定自己是否接受。当学习内容超出我们的认知太多时,往往很难一眼看出价值,甚至会产生逆火效应,让自己更加坚定原本的错误信念。
比如,我曾经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学习要有目的,后来有位听众就特别不认同,演讲结束之后特地找到我说:“学习不应当是功利的,而是一个高尚的行为,怎么能够跟结果挂钩呢?”
后来听众组了一个群,他就在群里发自己每天学习的知识有多么无用。对这位听众来说,实际上我的演讲对他产生了负面作用,使得他更坚信原本的错误信念。
在《原则》里面,达利欧提到自己如何避免这个问题:当他看到一些他认为是错误的自然事物时,会假定自己是错的,然而努力弄明白,为什么说自然如此运行是合理的,从而能够认识到很多东西。
在圈外的大多数课程设计里,第一节通常都是帮助学员破除误区,就是想通过举例和描述学员的经验,来帮助他们建立更科学的观念,提升学习效果。
成人学习的第三个特点是自主性,成年人是通过参与来学习的。如果不能够有参与感,学习内容其实很难被我们接受和吸收。
想象一下,我们大学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学的东西,你后来还记得吗?很难,因为没有参与。
但是,如果你曾经在课堂上做过案例/项目,跟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并最后做了演讲,是不是印象更加深刻呢?所以,当我们要去学习一样新东西的时候,选择的学习方式或者学习产品,需要是能让我们有参与感的。
比如说,你现在学习的这门课程,除了让你听,还设计了课前思考,同时组建社群让你参与讨论,只有这样参与进来,才能最大化学习效果。
最后一个特点,成人学习需要能够指导行动,也就是能应用。如果学习的东西,我们没有机会应用,或者不知道怎么应用的话,我们就会忘记。不管学习的内容有多好,只要不能使用,我们最终都会觉得没有价值。
具体到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每一小节都有知识点,学完知识点之后,会用应用实践题让你把知识应用起来。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课程里面融入了《原则》这本书,学完之后马上就用学到的方法来学习这本书。
好了,我们总结一下,想要达到高效学习、将“科学的道理”变成“自己的实力”,我们就需要考虑成人学习的特点,然后做到四大注意点:
1)结果导向:明确为什么要学,以及你的学习目标;
2)结合经验:一边听讲一边代入自己的经验,同时,不要让固有认知阻碍自己接受新的事物;
3)自主学习: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
4)积极行动:“做中学”,学完之后不仅要理解,更要应用。
2.成人学习有哪些“借口”
这是第一小节,我相信你还在继续学习。不过,我担心过两天你会给自己(或者给我)找个“借口”,停止学习,所以,我先来堵住你的“借口”,说说我们在学习中的那些“借口”,然后来看看,背后是怎样的深层次原因,以及,我们可以如何解决。
借口1:时间不够,所以不学习。
这就好像说,我急着砍柴,所以没时间磨刀;也好像说,我忙着养生,所以没时间锻炼。听起来很荒谬,但我们本能地就是这么做的。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提到了重要紧急矩阵,我们可能都听过,如果分类一下的话,学习往往属于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对于这类事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留出专门的时间来做。
比如说,你不会因为太忙就不刷牙,因为刷牙有固定的时间,而且有固定的触发动作,就是起床后。
所以,你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比如每天晚上10点开始学习,同时设计一个触发动作,比如有一本本子专门用来记学习笔记,那么你看到这本本子,就会自动触发学习动作。
借口2:难以坚持,所以不学习。
如果我告诉你,你只要好好学,半年后确定给你涨薪30%,你学不学?大部分人是可以学下去的。再比如说,你高考之前是不是比现在更认真学习?一般是的,因为你知道好好学习可以考得更好。
所以对比一下这些场景,再联想我们前面讲到的成人学习特点,为什么你很难坚持学习呢?
第一,缺乏参与感,如果你只是听个音频,没有参与,当然很难坚持,我们曾经做过一个测试,让学员只是一个人听,跟让学员参与讨论、交流和分享,一门课程下来,前者的完课率在20%,而后者可以做到50%,仅仅加一个交流讨论,就达到了2.5倍的坚持概率;
第二,缺乏目标感,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学了可以怎么样,当然不愿意坚持,就像我说的,如果坚持学习一定可以如何如何,多半是愿意的,但如果是漫无目的地背个单词、学个吉他,很容易中途放弃,某天突然觉得“我为什么要干这件事儿?不干也可以啊”;
第三,缺乏应用价值,你学的时候感觉很好,信息量很大,感觉自己知道了很多,但一到现实中,发现用不上,也会学不下去,因为用不上,你得不到正向反馈,长期来说没有成就感。所以,让自己坚持学习,靠的不是意志力,而是学的过程中多参与、学了马上用,以及知道为什么学。
借口3:听听就好,我已经学到了很多。
人天生喜欢信息密度大的东西,所以我们会收藏很多干货文章,购买许多书名诱人的畅销书,听很多音频课,哪怕没看到内容、只是听说有几个G的好内容,我们都会感觉非常嗨。
在信息摄取的过程中,我们听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学了一个又一个刷新认知的概念,然后不断产生颅内高潮,可回过头来发现,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帮助,其实这就是一种“虚假的满足感”。
如果你在这两周的学习中,只是听了音频、增加了知识,看起来收获满满,但这样的学习对你并没有太大增值。
当今社会,随便一个现代人,他的知识储备都远远超过古代先哲,但我们不会觉得自己的智慧已经超过他们了,为什么?因为我们听了太多知识,每天都在做知识增量的学习,却很少做盘活知识存量的学习。
查理芒格曾经说,100个思维模型,就可以解决世上90%以上的问题了。所以我们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盘活和应用。
这个课程的目的,就是让你掌握一个能够盘活知识存量的学习方法,做到每一次学习都有结果。在后面小节,会教你如何更好地应用,希望你在学习完这个课程之后,可以更好地盘活自己的知识存量,而不是一味地扩充增量。
好了,现在是不是没有借口不好好学习了?在下一小节,我会跟你说说,如何做到目标导向的学习,让你不再迷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