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独立影评团简书电影今日看点
商业大片的陈旧套路和东方精神的浅尝辄止

商业大片的陈旧套路和东方精神的浅尝辄止

作者: 顾影自言 | 来源:发表于2016-12-18 22:03 被阅读154次

    简书独立影评团

    《长城》已经上映三天了,互联网上骂声一片,其实,从这部电影的选角就能看出这部电影的定位,它没有追求深刻,只是追求联欢;它有着“强强联手”的野心,却没有填充野心的实力。

    《长城》的目的

    作为一部商业片,必将以赚钱作为主要目的,《长城》也不例外。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好莱坞也要做一部大片,迎合中国的观众。其实模式化并不会葬送一部影片,只要有新的创意,就能对观众造成新的刺激,但长城的思维仍然是陈旧的,它逃不开“拯救世界”的老套路。《长城》之所以和2008年的大片《洛杉矶之战》很像,就是在于它们都将某种威胁人类生存的怪物作为攻打的对象,因而看上去才会有一种似曾相似的熟稔感。

    以前,好莱坞大片中,都是美国军人拯救世界,由于中国经济的崛起,在《2012》这种描写末日的电影中,诺亚方舟却是made in China的。这就是《长城》的目的,它要写出一个中美联合拯救世界的电影。但中国观众对于拯救世界这一主题却不一定买账。

    我们常说,美国大片是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的,那么要建立更符合中国文化的大片,就只能宣扬团体协作精神了,这也符合欧美观众在见识过2008年奥运之后,对中国风格的期待,所以,《长城》一定要找张艺谋,让他来导演一出“精彩”的团体艺术。

    除了团体艺术这一中国元素的使用,可以看出编剧熟知中国香港电影。有观众看后说,达蒙不像达蒙,像成龙。一直以来,香港电影喜爱描写市井小民的发迹史,他们往往道德上有一些小缺陷,但又有一技之长,为人幽默甚至滑稽,能在某些大事件中发挥出自己的长处,从此取得一些成就,让原本平凡的一生辉煌一把。周星驰的电影《功夫》是这样,成龙的电影《飞龙猛将》也是这样,但《长城》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几乎没有正面描写主人公威廉的阴暗面,只是突出了他和同伴互相打趣的幽默感,观众很受用。

    威廉为什么打怪

    著名电影导演徐皓峰认为,做一部精彩刺激的类型电影,总是需要设计一些令人类恐惧的因素在情节里,作为影片的终极Boss存在。像今年有名的僵尸片《釜山行》,是以僵尸病毒或者死亡为恐惧,再比如前几年的经典电影《告白》,是以人性中的恶与恶无法以常规手段制止作为恐惧。

    一部电影所有的情节都要围绕着战胜这种恐惧发展,故事到了尾声,人物性格或生活得到了不可逆的变化,这种变化,专业术语叫弧光。《长城》就是这样一部影片,有恐惧,有弧光,在编剧上是合格的。表面上看长城的恐惧是上古神兽饕餮,弧光是一个外国勇士,从盗贼变成了“爱国者”。这是影片主人公人生经历与性格心理转变的关键所在,如果讲不好这个转变,那故事就是贫弱的。

    影片中,编剧借景甜之口反复介绍,能让中国军队联合战斗的,是源于彼此间的信任,景甜对信任的一番大论,似乎打动了威廉,令他备受鼓舞,投身了与饕餮的战斗,这时,威廉从一个追求金钱的盗贼,变成了一个军队中的勇士。但是与其说这种转变来源于“信任”,不如说来源于一种个人的恐惧与追求,绝大多数人个人都渴望自己能做出一番事业,当一个受人敬仰的英雄人物,而不是碌碌无为地过完一生。是人类对自我实现的渴望和对庸庸碌碌的恐惧,让威廉投身战斗,从而拯救世界。在拯救的过程中,他的灵魂得到了净化,人格得到了升华。

    《长城》的场面

    《长城》的群戏比较好看,在色彩的运用上,张艺谋比往常克制了些,颜色失去了鲜明的寓意,只是每种军队的符号。它不像一场战争,更像一场大型团体表演,在马特达蒙饰演的威廉和佩德罗·帕斯卡饰演的托瓦尔惊奇的眼光中,张艺谋又一次在世界面前完成了一场宏大壮观的欢庆表演。

    但是团体艺术水平的高超反而局限了张艺谋,在张涵予饰演的老殿帅去世时,拍摄了一场大场面的放飞孔明灯祭奠的戏,虽然这一段戏能为后来的热气球做铺垫,但确实显得有点多余,因为中国人的排场已经在之前的战争戏中演过了。张涵予领了便当,景甜接过殿帅的令牌,然而,这么大的阵仗她稍显招架不住。

    《长城》的肤浅

    长城对于人性的发掘是浅尝辄止的,虽然它是商业片,不能用文艺片的水准来要求它的深度,但是,每当看到片中那些深刻的可能转瞬即逝,没有得到很好地挖掘,还是感觉非常可惜。比如片中所反复强调的“信任”其实是一种中国式的团队精神,它的来源,往远了说,来自中国历史长期的大一统,往近了说,则来自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外国编剧可能不能够充分理解这种团体精神,或者无意将它拔高,所以才用一句单薄牵强的“信任”来解释,并不能得到观众的认同。

    除了团体精神之外,还有一种东方精神想必也震惊过外国观众,那就是牺牲精神,舍小我而为大家。司马迁曾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小兵点燃身上的弹药换取同伴的生机、军师将可以躲避饕餮的磁石扔给殿帅,这番浴血都在传递着东方的自我牺牲精神:死亡是可以伟大而壮烈的,它甚至不需要为了什么,因为战死沙场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体现。但是,《长城》并没有表现出中国军人视死如归的悲壮,反而让他们的牺牲显得有些喜感,可见西方编剧对于中国文化传统并没有深刻的理解力。

    当李安已经可以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得到西方观众的认可,而《长城》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却仿佛隔靴搔痒一般的平淡,这是一件悲哀的事。因此,我们从《长城》中只能看到一个作为建筑的“长城”的存在,却看不到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文化奇观。

    《长城》评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商业大片的陈旧套路和东方精神的浅尝辄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sz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