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得道

作者: 静常明 | 来源:发表于2023-03-15 00:16 被阅读0次

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关键字词注释  善:高明、工巧。:学道修身之人。微妙:精微圆润。玄通:深奥通达。:勉强。为之容:语法,动词+代词+名词;描述他们的容貌、形象。…兮:语法,动词+形容词。:通與,参与,喻工作。:好像。:猿类动物,性警醒灵活;喻日常生活的样子,小心谨慎,担心惊扰了邻居。:恭敬,庄重;喻新来乍到待人谦恭有礼。:散漫,喻久居的祥和状态。凌释:冰融化的样子。:外表淳朴厚道。:未加工的原木。:开阔,胸襟宽广。:山谷。:同“混”,杂居于民间。:动态,浑浊嘈杂,融入环境同普通人一样。:缓。:清澈,喻心中无染杂质。:静。:发动。:生机。:因为。:充满。蔽不新成:蔽,隐蔽,喻暗藏的规律;不新,不变,没有变化;成,成果,喻影响结果;从没有变化的状态中发现规律,从而改变现状。

阅读理解  古时得道之人,他们的思想细微深远圆润,高深莫测通达,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常人难以理解他们,所以只能勉强描述他们的形象:做事时,犹如冬天要穿越河流,谨慎缓行以求稳妥;生活中时刻警醒,担心惊扰了邻居,喻不善与人交往;新到一处,待人谦恭有礼,好像在做客一样;平和安静的环境里,他们言行亲和洒脱,好像冰雪融化的样子,平静而不急燥;他们外表敦厚朴实,如同没有被雕琢过的原木;他们内心宽广,像空旷的山谷。他们经常杂居于浑浊嘈杂的民间,就像普通人一样。谁能在混浊嘈杂中保持平静,并能令心境平缓且不染尘埃?谁能在一个安定已久的局面中发现生机变化,并能慢慢显出生机?能保持这种道性的人通常没有贪欲,故而不会自满,正因为常保内心虚空,所以总能在没有变化的局面中发现隐藏的规律而推陈出新。

本章论题,得道之象:空虚不盈;阴阳相合,空虚不盈,邪欲不侵。得道者:做事谨慎稳重,生活警醒谦恭,做人祥和淳朴,处世宽厚平常!常保心灵空虚,不受污染与诱惑,故能于僵化的局面中洞察生机,明辨细微,而推陈出新。

相关文章

  • 58/100每天学习一点点:事事有至境

    经典原文: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老子.第十五章》 译文:古代得道的高人,见地幽微精妙且能洞察玄奥幽微...

  • 古琴开指小曲《仙翁操》赏析及弹奏技法

    仙翁操 仙翁仙翁得道仙翁得道翁陈抟仙翁得道仙翁陈抟得道仙翁陈希夷得道(你那)仙翁陈抟仙翁陈抟得道仙翁仙翁仙翁得道仙...

  • 道、士之品2019-05-09

    (晓其文、悟其语、通其思、不问道,今道已非老子之道) 十五章读后感 道,万事万物生变之理,道,又可代指得道之人。得...

  • 学习《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解析摘录

    以往得到过“道”的:天得道则清明,地得道则安宁,神得道则显灵,山谷得道则充盈,万物得道则可以生长,侯王得道则能够成...

  • 2019-10-25

    从前有一个行者问得道者:得道之前您是做什么的? 得道者说:劈柴,烧水,做饭。 行者又问:得道之后呢? 得道者:劈柴...

  • 红尘中修心,锁事中悟道(《胜算》读后感1-7)

    小僧问禅师:得道前与得道后区别? 禅师说:得道前是吃饭、睡觉;得道后是吃饭、睡觉;区别在于得道前吃饭时想着睡觉,得...

  • 行者和得道者

    一个行者遇到一个得道者。 行者:你得道前是做什么的? 得道者:劈柴,担水,做饭。 行者:那你得道后做什么呢? 得道...

  • 得道

    做投资久了,越来越觉得什么事情都是一次投资。 年前经历了一场相亲,如果说毕业后的几年没有能够看透社会的本质,那么相...

  • 得道

    今天回家较晚,不想继续学习,拿出了kindle看书。

  • 得道

    得是真的得到吗? 失是真的失去了吗? 为什么会觉得没得到的永远在骚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十五章 得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tl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