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章集墨海
不见可欲《道德经》6-3

不见可欲《道德经》6-3

作者: JIE制 | 来源:发表于2023-11-11 00:05 被阅读0次

不知道老子老人家写下这一篇是何种心情,此次读到这里的我有些啼笑皆非之感。

道理都是对的,但在有人的社会里,能如此实行的下去,只能是在相对封闭小众的桃花源。

当然,这样的桃花源并不是老子的想象,古有陶渊明,今有各种“某某村”。比如已经有的铁牛村,明月村。

还有更多,长在搬砖人心心念念的心尖尖上。冯唐先生想象过,我们也都想过。

只不过,已经这样做的并不需要这个规则来约束,选择这样的价值观才能走到一起,在一个相对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因着共同的愿景构建属于大家的乌托邦。

我们的乌托邦最初的目的很简单:拒绝插管,做彼此拔管的朋友。

管不了外界,不可能构建大的乌托邦,作为个人管理倒是不错。

不尚贤,名利是啥;不贵难得之货,去除LOGO;不见可欲,气定神闲。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无知无欲,Stay hungry,Stay foolish。无为,则无不为。


道德经-3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注解】

不刻意推崇有贤能的人,以使人民不必为获得推崇而争夺名利;不给稀有的珍宝高于一般物品很多的定价,以使人民不必为贵重物品铤而走险沦为盗贼;不把能够诱发贪欲的东西摆在明面上,以使人民的心思不用花在这些欲望上而生出波澜。

因此,深谙道之规律的人治理国家的原则是,让人心灵安定空虚没有欲望,使得人民能够轻松吃饱肚子,使得人民的弱化必须要实现的志愿没有执念,使得人民的筋骨变得更强健健康。始终让人民安于思想简单和没有欲望的状态,并且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不敢肆意妄为。这样做的话,只要遵循不刻意而为的原则,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地方。

不去推崇人为定义的贤德的人才,这样民众就不必为了头衔荣誉而挤破头;不要把稀有的珍宝定出高昂的价格,这样可以使民众不因为想要占有而沦为盗贼;不要将能够诱发贪欲的事物放在大庭广众给民众看,这样可以使民众的心思不必陷入比较而被扰乱。

由此可见,治理国家的最佳原则是:使民众心灵纯洁虚无,让民众轻轻松松填饱肚子,弱化民众的不良欲望,强健民众的筋骨。总之,要让民众处于没有执念和缺少欲望的状态,让有才智的人也不敢肆意制造事端。遵循“无为”的原则,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地方。

相关文章

  • 前方有美女,你是应该“不见可欲”还是“见可欲”呢

    今天看到了一段有关“不见可欲”的讨论,觉得挺有意思的。 不“不见可欲”原文出自《道德经》: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

  • 《道德经》智慧战略1-无为战略——不见可欲

    2022-1-22 成长学习课堂【《道德经》智慧战略1-无为战略——不见可欲】 《道德经》讲:“为无为,则...

  • 不见可欲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

  • 不见可欲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人的很多欲望都是因视觉冲击引起的。假如给我三天“黑暗”,我将会省去许...

  • 不见可欲

    买的冰格到了,还赠了个2.35升的保鲜盒。其实就是套装价,非得说买冰格赠冰盒冰铲。 我一向知道冰箱并不完全卫生,尤...

  • 【觉悟《道德经》,破除贪婪的枷锁】

    【觉悟《道德经》,破除贪婪的枷锁】 《道德经》云: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 《浅谈“不见可欲”》

    “不见可欲”及“弱其志”出现在《道德经》第三章,今作进一步探讨 修道入门有高下两层境界 第...

  • 圣人不见可欲

    在《道德经》里,提到了几种人,圣人(2/3/5/7/12/27/28/29/47/49/ 57/63/64/66/...

  • 君与民

    5/27 ~ 《道德经》 “不见可欲,民心不乱”,“民”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在真正的主人公没有出现之时,我们...

  • 《道德经》商道智慧初探(6)

    《道德经》商道智慧初探(6) •《道德经》第三章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见可欲《道德经》6-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vq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