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胭脂》说起

作者: 薄荷的午后休闲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19-04-21 07:22 被阅读1次
从《胭脂》说起

龙应台在《胭脂》文中这样写道:我认真而细致地摆布她,她静静地任我摆布。我们没法交谈,但我己经认识到,谁说交流是唯一相处方式呢?还 有什么,比这胭脂阵的“摆布”更适合母女来玩?只要我在,她脸上就有一种安心的平静。

作者用平淡甚至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将与母亲相处的细节写到极致,也将陪伴父母这个话题也飙到至高点。

文中有这么一段:她曾经是那么耽溺于美的女人啊。六十岁的她和三十岁的我,曾经一起站在梳妆镜前,她说,小晶,你要化妆,女人就是要漂亮。

于是她将母亲的手指,脚趾都涂上指甲油,并为她打上了腮红,将胭脂阵的阵势统统的玩了一遍。

也感慨,大咖的独到之处,不是因为他能一下子造一块宝石或金字塔,而是将最普通的沙砾呈现出来,让你一眼就能看到它的闪烁和光芒,然后在平地在山巅,就有了灯塔和驿站,或停泊或跋涉,全看自己的修为,这样想来,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也可见一斑,不过是寥寥几笔,却有了毫厘与千里的距离,而在此间,差的又仅仅是一双慧眼。

很多年前,李碧华的一部作品《胭脂扣》被改编成电影,该片主要讲述了香港三十年代的石塘咀名妓如花与纨绔子弟十二少的感情纠葛。然后电影界的顶级人物梅艳芳和张国荣,将剧中的如花和十二少演活,演尽,并被推上第8届香港金像奖宝座,成为一人鬼情未了爱情故事的绝唱版。

影片最后,如花看着在岁月中凋零的恋人,归还了定情信物,转身喝了孟婆汤,阳间的记忆荡尽,两位主演梅艳芳与张国荣也先后离去,在异世的风云中,寻找各自的归途,而所有光辉散尽后,只留下食人间烟火的凡人们,依然在红尘中挣扎和飘泊。

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不是作家,没有他们一样可以驾驭人思想和灵魂的本领,我们也不是演员,不需要用别人杜得故事,演驿另一个别人的人生。

每天,太阳升起时,睁开睡眼,看娃,工作,与人交往,也许生活的重负沉甸甸的压榨着人性,让晴空万里时而乌云密布,时而狂风暴雨,但依然相信,风雨过后彩虹满天童话般的结局。

然后,竭尽全力守心,守道,孝敬父母,用心经营家庭,养育孩子,过每一个饮食男女过的生活,好象这样的状态平实安宁,满不错的,至于书中的道理,剧中的故事,归总到艺术的殿宇中,朝圣过敬仰过的,生活如常。

此时,由《胭脂》引出的感悟也告一段落,打卡机一响,新一天开始了。

相关文章

  • 从《胭脂》说起

    龙应台在《胭脂》文中这样写道:我认真而细致地摆布她,她静静地任我摆布。我们没法交谈,但我己经认识到,谁说交流是唯一...

  • 从《胭脂扣》说起

    关锦鹏导演的《胭脂扣》叙述了:某夜,一冷艳女鬼来报馆求登寻人广告,并缠着袁永定不离开。女鬼原是五十年前石塘咀名妓如...

  • “龙驹”是什么马?“胭脂”又产自哪里

    说到“龙驹”,还得从“胭脂”说起。而说到胭脂,我们又不得不提匈奴人的千古绝唱”说起。而说到胭脂,我们又不得不提匈奴...

  • 胭脂从深

    文:藏青& HK. 图:HK. 温盏喜欢呆在自己的屋子里,每个深夜对着铜镜化妆。 穿着深色的宽大衣服,袖边的繁花图...

  • 胭脂

    说起胭脂,已经多年未见. 人如其名,胭脂十分招人喜欢,招女生喜欢,更招男生喜欢. 初见胭脂,还是初中时代,白衣飘飘...

  • 从我写《说起》说起

    “知青”是当代国人既绕不开,又躲不过的一个沉重话题。不唯是涉及1700万人的上一辈和下一代如此庞大的群体,而是...

  • 从死亡说起

    庄子曾说: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度的,而知识是没有限度的。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们会开始问自己这样...

  • 从别字说起

    现在网络上别字不少,隐约还变成一种时尚。我是不抵触的,因为那都是聊天啊微薄啊等环境,是娱乐化的,博得一笑而已。不过...

  • 从啤酒说起

    手头没事,就说说啤酒,因为昨天和朋友一起吃饭,他们把11度当作酒精度,正好借机澄清一下。市场上常卖的基本上都是淡色...

  • 从搬家说起

    好久没有搬家,特别是这种举家搬迁换城市。来上海快五年了,头一次这么折腾离开。尽管这不是我第一次如此折腾了,但我还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胭脂》说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vv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