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国,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当属当时的风云人物,比如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周瑜关羽,赵子龙,张飞等等,一本《三国演义》更是写尽了这群人的传奇人生。
而当你看完《三国演义》,看完《三国志》,了解了那些英雄豪杰的故事,也看懂了那个时代能人们的追求,领略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骚。或许你也会感慨,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能人辈出的原因中,都有一个想要治世安稳的追求。
有将帅就有谋臣,而这些谋臣是如何能把他们心中的理想和抱负施展开来呢?出谋划策来的。
如何出谋划策呢?一语中的。
可见,这说话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会说话是一种能力,而把话说得好听,同时还是说到对方心坎里,才是真本事。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那个时代,谋臣们还得能为主公分忧的能力。
就像《曹魏豪雨》这本书,作者锋云更是把那个时代定义为“聊出来的那片天”,在三国聊出来的那片天地之间,有开天辟地的战略规划,也有义薄云天的赤诚肝胆,还有那别有洞天的奇计良谋。
其中有名的聊天便有“隆中对”,“榻上策”,还有“河北策”,“河南策”等,事实上,在三国,类似的聊天就有两百多场。这些都是那个时代的精英们对当时社会的思考和规划。当然,并不是每场聊天都可以聊出完美结局,但是“如果一场聊天解决不了,那就多聊几场”,聊着聊着,就聊出了那时的那片三国。
《曹魏豪雨》这本书就是通过对一场场聊天的细致描述和深入剖析,展现了曹操如何能从能臣变为英雄,又如何从英雄变为奸雄,同时还有曹魏的崛起衰亡史。
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定了曹操一生的命运;一句“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让曹操知道自己创业的方向在哪里;一句“规大河之南,以待其变”......一场又一场的聊天,聊出了曹魏的兴盛衰亡,也聊出了各路英雄的真性情。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01 一个人的聊天内容里,藏着一个人的志向
说起曹魏,最初的时候,曹操并不是一开始就拥有三国鼎立的资本的。而谈到资本,不得不说的便是当初把曹操带上来的袁绍。
年轻时的袁绍,少年得志,德才兼备又勤勉好学。话说当年董卓解决宦官之乱之后,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便想着要“换皇帝”,以此彰显他的影响力。然而袁绍并没有同意董卓的说法,反而说回去找叔叔商量,并且还指出董卓的行为过了。董卓当下气到不行,对着袁绍大声呵斥,谁知袁绍也火大了,对着董卓喊了句:“天下健者,岂惟董公!”
从中可以看出,年轻时的袁绍,他内心的志向是非分明,不畏强权,也懂得拒绝不合理的事情。
除此之外,三国时期与曹操有关的关于“创业”的对话,也是发生在曹操和袁绍身上。
离开京城的袁绍,开始思考未来的去向问题了。当时他就和曹操聊起了这个话题,袁绍的想法是占据黄河以北的冀州一带,兼收戎狄,争天下。
而曹操则是偏向于招揽天下的英才来到自己的身边,然后再来打天下。
从两个人的对话中,我们看到,袁绍是“未来何所去”,而曹操是“何以向未来”。
可以看出,在一个人的聊天内容里,藏着这个人的理想和志向,也藏着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和看法。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02 最厉害的聊天是带着老板一起跳槽
话说,三国时的曹操做的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其实在此之前,袁绍的谋臣沮授曾经也向袁绍提到“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策略,但是袁绍放弃了。而曹操做成了这件事。
但是,当其他的集团意识到天子的重要性时,对于曹操来说,他要做的便是守护好天子,以防被别人抢了去。
为此,曹操几次征讨,就是想解决了卧榻之侧的威胁,其中离得最近的便是南阳张绣。面对来势汹汹的曹军,张绣选择了投降。张绣看到获胜后的曹操是像董卓一般的权奸,就后悔了。后来,趁着曹操不备,杀了曹操个措手不及。
后来曹操连续两次征讨张绣,都无功而返。只是,让曹操更没想到的是,张绣居然主动来投降了。
这其中,发挥最大作用的便是张绣的谋臣贾诩。说到贾诩,不得不说,在那个战乱年代,他是一个生存能力极强的人。作为武威姑臧人,他最初始跟着董卓来到洛阳,然后又跟着董卓的女婿到了陕县,后又跟着李傕、郭汜、张济杀回了长安,而后又进了段煨的帐中,后又被张绣带到了南阳。
几乎可以说,每当贾诩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他就会迅速跳槽,逃离危险地带。他劝张绣投降于曹操,就是看到了曹操的理念是和自己一样的,所以他给出了张绣投降曹操的三个理由,最终成功带着张绣来到曹操的帐下。
后来的贾诩,甚至成为了曹操的核心智囊团之一,更是在后来的岁月里,成了曹操、曹丕倚重的权臣,他人生活到了古稀之时寿终正寝。
那时候的三国,易主的事天天有,甚至也经常发生“树倒猢狲散”的事情,但是在众多跳槽的能人经历中,贾诩带着老板一起跳槽的经历,应该是是对成功的一份。
你看,厉害的聊天,居然可以聊到带着老板一起跳槽,而且这次跳槽还让两人的人生进入到另一个新的篇章。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03 聊出来的家国天下
说到曹魏,不能不说的便是曹操本人。最初的时候,曹操因为自己的出身,一直被人看不起,甚至被人拒之门外。
在他成为三国霸主之一的道路上,孤独是注定的。所幸,在他的身边,还有一些懂他的谋臣。曹操也是在和这些人的聊天中,慢慢地明白自己的奋斗目标,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位。而这些因素,也把曹操的人生推向一个巅峰。
就拿当时的周天子,对于董卓、袁绍等人来说,天子只剩下一个空壳子,所以他们很多人想着的都是脱壳单飞,但是曹操在和毛玠的聊天中,采纳对方“奉天子以令不臣”的观点,借着周天子之壳,直接上市,来到和袁绍同一个竞争的起点上。
而“奉天子”这一举措之后,曹操在和荀彧的聊天中,谈到如何让“天子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荀彧的分析,让曹操犹疑的内心变得确定,同样让曹操收到了“从民望”、“服雄杰”、“致英俊”的效果。
“奉天子”的这一举措,更让曹操从以前的“参股”身份变为“控股”身份,这是曹操在和董昭聊天的时候,聊出来的“人和”。
这样的蝴蝶效应,更是让更多的能人志士奔着曹操的理想而来,很多其他阵营的人也是“身在此营心在曹”,纷纷都来投奔他。
从中可以看出,曹操的家国天下,便是在这样的聊天中,聊着聊着就聊出来了。从个人懵懂,到个人理想,从最初的“参股”到“控股”,从守护一方太平到建立自己的霸业。最重要的还是,曹操是个会聊天的人,聊着聊着,身边就聚集了一群英才俊杰。
当曹操第一次和荀彧聊天的时候,他就对荀彧说:“你是我的张良”;
第一次和郭嘉聊天时,就对郭嘉说:“使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你了”;
第一次见到许褚,就对他说:“你是我的樊哙”.....
对于那些谋臣来说,最大的荣幸就是他的主公看重他,信任他,能够接纳他的政见。这就是所谓的“士为知己者死”,曹操从不吝啬夸奖他的每一个谋士的才能,这便让他的谋士对他更加地死心塌地。
历史的天空早就翻过了很多页,但是,同一片星空之下,我们曾和古人共赏一轮月。当年的三国,当年的曹魏,如今看来,都是历史中的一部分。
在那群星耀眼的三国,总有人不愿做流年里的尘埃,势必要让自己的人生活得像宇宙中的星辰,比如刘备,比如诸葛亮,比如曹操。
在三国群雄的身上,我们看到,一个会聊天的人,真的可以如此厉害,可以遇知音,可以侃天下,甚至于在某一次聊天中,定了这天下的格局。
三国,真的是聊出来的三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