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电影漫谈简书电影
《归来》- 真正的归来是从未离开

《归来》- 真正的归来是从未离开

作者: 为你写诗的小渔夫 | 来源:发表于2018-07-07 01:23 被阅读38次

    这不是严歌苓《陆犯焉识》的电影版,这是张艺谋、陈道明和巩俐崭新的《归来》。大时代变迁使人处境变化的反思,以缓缓步入的方式给当下观众讲述一个动容的亲情和爱情故事。所有的汹涌澎湃,都在平静之中;所有的浓郁,都在平实之中。

    陈道明老师的演技真是炉火纯青,他戴上眼睛俨然就像一个大学教授,他与身俱来的书生气,我仿佛看到钱钟书笔下倜傥自傲的方鸿渐,而张艺谋镜头下的巩俐交出了近乎满分的演技,几处表演令人飙泪。

    电影只拍了原著的后半部分,文革结束后,知识分子陆焉识平反回家,小女儿丹丹放弃了跳芭蕾舞,成为一名女工,妻子冯婉喻,因患病不认识眼前的他。

    虽然电影的切入点很小,但讲述的是整整一代人痛苦的记忆,爱情悲剧故事仍然刻画的纯粹动人。在扭曲的时代,美好的东西被毁灭,一纸平反的公文召唤不回失去的时光。陆焉识用后半生的陪伴是否能让自己重回妻子心中,也未可知。

    冯婉瑜的生活就只有4号和5号两天,一天听陆焉识给她读信,一天去火车站接陆焉识,而她的焉识就在她面前,她却认不出来,她只记得20年前她一眼倾心的那个倜傥俊秀,留学回来的高材生。陈道明的克制隐忍、巩俐的凄婉坚韧。历史的厚重,时代的悲歌,造就了天荒地老,矢志不渝的爱情。

    冯婉瑜会忘记这世界的一草一木,却不会忘记她要等丈夫陆焉识回家。无论他何时回来,她都会静静等待着。永不锁门,等你归来。

    我仍记得《色戒》里车站约见的那一幕,乱世频仍,王佳芝对易先生喊得那一声“快走”犹未绝于耳,冯婉瑜的那句“焉识,快跑”又频频响起,哀艳不及,而沉痛过之。那样纯粹而伟大的爱情只存在于那个年代,正因为我们缺失那种坚韧的爱,才会如此动人。

    丹丹哭着说:“她什么都记不住,就记住了我的不好” 母亲始终不肯原谅她为了能跳芭蕾舞主角而泄露父亲的行踪。张艺谋眼光毒辣,饰演小女儿的张慧雯,有着很强的舞蹈功底,跟老戏骨搭戏,也没有逊色多少。

     一头白发费尽心思讨好冯婉瑜的陆焉识,下楼梯时如同热恋小伙般雀跃激动的一个回瞥几乎让人哭出声来,以及紧随脱口而出对女儿谅解的那句:没关系,我早就知道了。张导细节处理的很细腻,特别是冯婉瑜在天桥上被人拉开馒头掉落在地,她浑然不觉,撕心裂肺地大喊:焉识,快跑。张艺谋一直是最能拍出巩俐动人瞬间的导演,巩俐的每个细微的表情都在诉说着决绝与悲痛。

    风雨夜归来,冯婉瑜目光的尽头是陆焉识,饱含静默与深情。陆焉识也最终在冯婉瑜身侧,永久地等待着自己的归来。那个年代的人,有种执拗,这种执拗动人心弦。 陈道明就是陆焉识,巩俐就是冯婉瑜。

    不疾不徐的中式爱情,被时代裹挟着,更加凄婉绵长。冯陆之情,奋不顾身,不离不弃都十分直观。而方师傅的妻子那句“我们孤儿寡母,该怎么活”,却只投下了些许阴影。

    时代依然只能作为背景,贵在依然有人尝试回首与触碰。那是一个民族的悲剧,毒性几十年不消,而痛一直在被选择性忘记。门开着,但归来不是归来,伤痕刻在那里,再难回去。故事上,淡了些,选取也有些意外,不过扎实、温和。荒废一生的相互等待,是谁的错?

    张艺谋并没有挑战禁忌,但他耐心地刻画了等待的痛苦、漫长、深情、乃至耗尽余生,讴歌真与爱,更折射出时代的荒谬:除了那些显而易见的灾难,留给小人物的苦痛更难以言说。

    做减法的张艺谋,教科书级别的演员表演,被荒唐的时代改写的家庭关系,那一段民族的记忆过往。时代背景在这个故事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着墨过少使得影片可能有的力度骤然被拉低。

    相较于张导的其它商业大片,这部作品回归故事本身,不靠特效、色彩烘托,仅仅是通过演员表演来传递影片的意图,一层层递进的情绪,一层层深入的剖析,让我们体会到洗尽铅华后归于平淡的感情更为珍贵。你是否记起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一起,在一起就是我全部的幸福,我毕生的理想。

    一个家庭的分离与复合,现在看来近乎怪谈,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作为个体他们那么弱小,几乎没有反抗的可能,然而在爱的世界里,他们又那么伟大。

    时代造就伟大的爱情,我们没有资格去评头论足。有情人终会白头偕老,只不过是天各一方。

    我庆幸自己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却羡慕那个年代才有的感情。

    更多影评请关注:公众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归来》- 真正的归来是从未离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yi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