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哲思想法
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作者: 有龙则灵的天涯 | 来源:发表于2019-11-19 13:48 被阅读0次

    先解释一下这个标题是什么意思吧。

    钟无艳、夏迎春为两个女子,前者奇丑,后者奇美,两个都喜欢齐宣王,都是他身边的女人,钟无艳十分有才,能替齐宣王做事,总能帮他的忙,夏迎春除了美色和哄齐宣王开心玩乐之外一点忙都帮不上,齐宣王有难的时候就跑去找钟无艳,灾难一过就去找夏迎春,把钟无艳抛到一边。形容人忘恩负义,薄情寡义

    谁也不喜欢被当做工具人,但偏偏自己又很容易把人当做工具人

    01 我不想做钟无艳

    因为学生工作,我不可避免的会被不少人私聊问问题。刚开始还好,毕竟自己也在学,帮帮忙也就是举手之劳的“温故”,大家问完之后也有来有往的一句“谢谢”“没事”。结果到后来,可能是觉得一来二去相互熟了吧,客套话没了。再到后来,可能是大家都比较忙,就开始直接一个问题甩过来,便就此杳无音信,直到下一次甩问题之前才来一句“噢噢,我知道了,你再看看这个题”。到最后居然演变成“你是学生讲师,你应该回答我的问题,这个是你的本职工作,不回答怎么能够体现你的水平呢?”

    因为自己基本是有求必应,所以当初加了好多人。可我这些人的聊天记录一翻,基本全是题目、解答,连嘘寒问暖这种客套的寒暄都从未有过。于是我意识到,原来我做了钟无艳。不满现状的我开启了清理好友的漫漫长路,以致后来剑走偏锋、剑指不常联系朋友。不时就有人质问我为什么删了他,于是我又得不厌其烦地解释“因为不常联系,删好友也不意味着我们不是朋友了,只是因为联系得较少,且可以通过共同的群聊进行私聊”。

    后来QQ出了给自己贴个性标签的功能,于是我写上了“不加陌生人”“只加朋友”。有朋友看见了,说我“高冷”“排外”,为此,我还写了一篇日志(《所谓高冷》)专门去阐述原因,文末给出这段话——

    所谓的高冷,并不是对所有人都冷漠,而是将真实的一面展现给熟悉的人。

    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我的看法,只不过不会再有清理好友列表之类的做法了——好友列表应该存在于心中,而不是软件上。

    要是你觉得你真的是以一种认真的态度来和我开启一段情感——朋友也好,其他也罢——的话,不妨试着先让我感受到你的认真,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再后来,“曾经屠龙的少年也变成了恶龙”——当初觉得我高冷的人也有做学生讲师的人。他现在能够完全地体会到我当初的感受,而他的做法在我看来,伤人更甚。

    至此,整个事件应该算是结束了。

    说实话,我后悔自己当初的做法,给自己树立了“不易接近”的形象,排斥了很多潜在的朋友,也因此和一些已有的朋友关系紧张——一个好朋友说和我做朋友让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问我题目的时候是“欲问又止”。幸好,好多人不信邪地陪我走过了这个阶段,我收获了一些新的友谊,也没有弄丢太多的好朋友。

    02 我也是齐宣王

    按说我更能够体会到“钟无艳”的难处,就不应该会做齐宣王了,然而事实也并非如此。

    比如班委收发材料——虽然说班委是为班集体服务的,但是这也不是他的本分,而我却一直拖到deadline,还态度恶劣;比如学长学姐的关照——有求于ta的时候,我才会去说一句“学长/学姐,我想要xx资料,不知道你有没有,有的话能发给我一份吗?不胜感激”;比如老师的放过——平时不努力,考后找关系:“老师,我想出国,能不能给一个满意的分数啊”;比如朋友的帮助——有求于他的时候才去联系,平常基本不搭话;比如家人的关怀——上大学后一度越来越少的主动联系,很多时候都忘了原来我有家……

    虽然说得有点夸张,有些也确实是力所不及——比如我做不到每个朋友都隔三差五地联系一下——但是,心态不对是事实。

    在这里,我向所有曾经帮助过我、却被我无心伤害过的人道歉,希望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我相信,做齐宣王的其实并不止我一个人。

    所以,意识到自己是齐宣王后,如何不做齐宣王才是最重要的——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用希望被对待的态度对待他人。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我一个好朋友特别喜欢说谢谢,即便对方是父母。他给几乎所有人的第一印象都特别好,即便只是简单的打招呼,被他打招呼的人基本都会很开心。和他相处久了,我找到了核心:微笑——

    微笑真的是会感染人啊——不管是朋友说的,还是我自己意识到的,我和以前相比真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说不定某一天,我也可以如他所说:看着镜子对自己笑的人,是在对全世界笑。

    因为笑对一切,他不仅收获了很多“好人卡”,也被全世界温柔以待。

    在他的影响下,我渐渐青出于蓝,也开始去感染其他人。

    看着朋友在我的影响下开始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也开始向帮助自己的人——哪怕确实很微小——说谢谢,我心甚慰。改变自己,并一点点地去改变身边的人。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眼里的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03 本分还是情分待人?

    记得当初有一个感动中国人物,“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他就是陈家顺,于丹的推荐词感动了我很长一段时间——

    在办公室当局长是本分,吃苦受累冒险卧底当局长是情分。用情分去担当本分的官,才是真正的人民公仆。

    本分与情分,一字之差,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收到的回应也可能是截然不同。不管采取哪种方式去做事,其实都无可厚非,但好像结果确实是有所不同。

    做好人难还是做坏人难呢?坏人貌似只需要“放下屠刀”便可“立地成佛”,而好人却需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可功德圆满。虽然两者的佛并不是同一个,但是给人的直观感受却是让人寒心的。

    那个当初“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朋友,大一上是组织委员、有求必应,而且丝毫不打折扣。因为他不会拒绝,为人际所累,我当时劝诫他不能将所有人一视同仁,也不能对同一个人一直以情分去做事。他没接受。因为他的付出,所有人都看在眼里,所以他毫无意外地在大一下班委换届的时候做了班长。后来,他对于看不惯的事情都直言不讳,常常在别人匿名吐槽、骂人的时候和人对骂,他的人际关系就此急转直下。

    他成功地从当初的“好人”变成了“坏人”,而这仅仅是因为他和该骂的人对骂,当然还因为他拒绝变多了。

    记得曾经读到过一则事例:班委竞选前,有两个势均力敌的人都在拉关系,一个给所有人都去送了小礼物,而另一个却只对班里有着说话力量的人私下施加小恩惠。结果毫无悬念,后者的票数稳稳的赢了。因为前者的做法不会让那些说话有力量的人感觉到自己与众不同,而后者的做法满足了他们的感受需求,而其他人为了避免自己不会显得不合群,也会从众似的投他。

    投票有权重,人际也有权重。不同的人在一个人心里的分量必然是有所不同的,如果不能让他感受到他的与众不同,时间便会用现实给那个人答案。

    因为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会根据他人在我心里的重要程度去配置在他身上所花的精力,去寻求一种自我付出与他的需求感之间的平衡。平衡把握得好,就能牢牢抓住这个人。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另外的问题——圈子封闭——旱的旱死、涝的涝死,但是这个问题更容易解决——只需要适时的去进行重新配置。

    这就解决了一视同仁的问题。为什么也不能一直对同一个人一直以情分做事呢?因为“情深不寿”。

    我在知乎上回答一些问题的时候,偶尔会提到即便两个人再亲密,也需要偶尔让TA有“若即若离”感觉,这样TA才会“患得患失”。有时候“高冷点儿或许会更加亲近”。但是,这个度需要好好把握,毕竟这是在作;另外,分清对象也是必须的。

    至此,情分与本分说完了。

    04 结语

    我常常会一不小心就忽略掉别人用情分做的事,反而当做是他的本分。道理我都懂,可是有时候我就是一不小心就做不到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接受这句话并不代表我在给自己找做错事的理由——对了就是对了,错了就是错了,不逃避责任——而是以一种更好的态度去看待自己的不足。世界上没有完人,总会有不喜欢自己的人,我所能追求的,只有尽可能地去减少不喜欢我的人,但是我也不强求——毕竟喜欢我的人才应该是我关注的——守成的基础上再去谋求更大的斩获。

    免责声明:

    本文所涉及到的待人接物态度,不喜勿喷。

    转载请标注出处和原作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ai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