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章故事的最后一节,田舍郎思虑纷飞,孔子的一生,仿佛蒙太奇镜头一般,从田舍郎的眼前飞快闪过。
最终定格在孔子周游列国,黄河边上的一声长叹: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田舍郎不禁感慨:意兴的逸飞,思想的漂泊,生命的骚动,功名的渴求,这永远是古往今来一切伟人人生哲学的支柱,建功立业的源动力。
惟其如此,方成就其伟大。
正因如此,田舍郎开始够理解为什么孔夫子不愿意阿谀苟且,稳稳当当做他的司寇大官,而抱着“克己复礼”的理想追求不放,一往情深宣传礼乐,尝试德政,以致丢掉了乌纱帽,落得个漂泊四方、浪迹天涯的结局。
这正是伟人独有的境界,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伟人辈出,正气长存的根源之一。
昨日之事,无需再提,只盼今日,只惜今朝。
孔子站在淘淘而去的大河之畔,心中的无奈,不知向谁倾诉?或许他当时已经有所领悟,已经悟道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道理,或许这个道理早就有无数先贤悟道了,只不过不是每一种道理都有幸能够流传至后世。
站在时光的长河畔,孔子的目光穿过了时光、穿越了空间,仿佛看到了80年后那个人的诞生,正是这个人,创立了同儒家纠缠了上千年的墨家学说。
无尽江河滚滚东流,不知道自己曾经带走了什么,但是会记得曾经在那么一个时间节点上,有一位夫子站在江河之畔,感慨着时光如梭,感慨着壮志未酬。
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孔夫子去世后,他的弟子们的“造圣运动”将儒家带入了第一个高峰。然而,高峰之后,难免走入下坡路,同那个一直看不起的庶人所创立的墨学纠缠了上百年的相互攻伐。
在墨家学派的大力攻伐下,儒家学派甚至一度陷入极端的困境。
这时的儒家学派的正在等待着他的继承者的到来,这个人就是孟子,这个人将带领他们将儒家的老对手墨家,打的一败涂地。关于孟子的主张,我们后文再向大家讲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