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情况下,借钱就像喝醉的人为了醒 酒而喝一杯一样,并不能期望它帮到什么忙, 它只能增添困难。扎紧企业开支中松开的口 子,比借任何7%的利息的债款都更加合算。 ——亨利·福特
1989年,刚刚获得深圳大学软科学管理系 硕士学位的史玉柱直奔“商海”,开始了自己 的创业历程。同年他推出自己设计的桌面中文 电脑软件M-6401,4个月后营业收入即超过100 万元。随后又推出了M-6402汉卡。
1991年,巨人公司成立,推出M-6403,实 现利润3500万元。38层的巨人大厦设计方案出 台,后一改再改,从38层蹿至70层,号称当时 中国第一高楼,所需资金超过10亿元。史玉柱 基本上以集资和卖楼花的方式筹款,集资超过 1亿元。
1993年,巨人推出M-6405、中文笔记本电脑、中文手写电脑等多种产品,其中仅中文手 写电脑和软件的当年销售额即达到3.6亿元。 巨人成为位居四通之后的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 技企业。史玉柱成为珠海第二批受重奖的知识 分子。1994年初,巨人大厦动土,计划3年完 工;史玉柱当选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1995 年,巨人推出12种保健品,投放广告1个亿; 史玉柱被《福布斯》列为大陆富豪第8位。
史玉柱的失败可以说是当时最突然和最出 乎人们预料的。至今,巨人的“垮塌声”仍然 在人们耳间回荡不止。史玉柱怎么也不会想 到,巨人大厦开工挖起的第一锹土即将变成埋 葬“巨人”的那第一锹土。
1994年初,巨人大厦动土,计划3年完 工。然而,事实并不那么顺利。1996年巨人大 厦资金告急,史玉柱贷不到款,决定将保健品方面的全部资金调往巨人大厦。1997年初巨人 大厦未按期完工,国内购楼花者天天上门要求 退款。媒体“地毯式”报道巨人财务危机。不 久,只建至地面三层的巨人大厦停工,巨人集 团名存实亡。
巨人集团的失败,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 的,而走进“多元化”的陷阱是最直接的原 因。但是,如果再进一步分析,更深层的原因 则在于公司的战略与公司能够调动的资源不能 相互支撑,战略与资源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结合 的系统。
从抽象的意义上讲,一个战略其本身并无 所谓对错,对本公司而言只有适合不适合之 分。同样一个战略对于一个公司可能是制胜的 法宝,对于另一个公司来说可能就是跌进万丈 深渊的陷阱。当一个公司制定了一个与自身不相适应的战略时,其战略越宏大,公司就会越 被动。巨人集团的多元化扩张战略,从逻辑上 讲,只要相关条件具备,其本身并非没有实现 的可能。问题是,史玉柱对集团员工执行该战 略的积极性、对可能出现的宏观环境的变化等 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以至于一步走错,全局 皆输。所以,对于巨人集团来说,多元化扩张 便成为一个“错误的战略”。
作为一个企业家,必须具有用系统的理性 思考去经营管理公司的能力;必须具有对相关 关键因素作综合分析并采取措施的能力;必须 具有能够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作出内外平 衡、上下平衡、左右平衡的能力。这里,内外 平衡是指战略与资源的平衡。一些失败或陷入 困境的私营公司,其战略失败固然已成定论, 但战略失败的深层原因却是这些公司的发展战 略严重缺乏基础。因其管理功能所能调动的资源及对资源的综合运用能力有限,所以,根本 没有条件形成对本公司而言正确的、合适的战 略,而在错误的战略形成时,又没有相应的有 竞争力的资源去加以实施。换言之,一些私营 公司的快速膨胀造成公司根本没有形成正确战 略的支持系统,所以,只好以个人独裁式的行 为提出战略。不仅如此,这些公司更没有形成 实施战略的保障系统,所以,只能任凭一些突 发性的情况将自己的战略弄得七零八落。
战略与资源不相适应,对一个公司而言, 是一个十分明显、十分致命的错误。私营企业 家应该踏踏实实地办公司,认认真真地搞经 营,不要再指望出现“一夜暴富”的奇迹。
确定了恰如其分的战略,再辅之以完满的 贯彻实施,公司就能百战不殆。但在现实的公 司经营中,少有一成不变的完美的战略方案和 实施手段同时并存的。而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更多的是一种不断互相调整,不断完善的过 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不断从错误中学习调整 的过程。正如企业战略权威明茨伯格所言:战 略是塑造出来的,而不是制定出来的。
另外十分重要的一点是,战略的制定更多 地带有前瞻性,公司在定夺战略的时候,往往 是在对于未知的将来作出判断。尤其是在变化 日新月异,竞争不断升级的信息时代,如何预 知未来,并随机应变,当是公司经营战略的重 中之重。
研究表明,任何一个完美无缺的经营战 略,如果执行不力,最后也会变得一文不名; 任何一个先天偏差的经营战略,无论公司领袖 多么卓尔不凡,执行过程无可挑剔,最后也难 逃失败厄运。
公司的最终成功,并不一定要有一个出类 拔萃的战略,而只要其恰当周详,无明显缺陷;同样,公司战略的实施也并非一定需要一 个神通广大的领袖人物。问题的关键在于保持 清醒的头脑,避免犯低级错误。惊畏殷鉴,保 持戒备心理,有利于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避 免重蹈覆辙。
对大多数人来说,投资中要紧的并不是他 们知道的有多少,而是如何实事求是地确定他 们不知道的有多少。一个优秀的投资者要想避 免出现大的投资失误,所需要做的事情并不太 多,但有一件事必须做,那就是问自己:“我 能了解他吗?” ——沃伦·巴菲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