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门前就是201国道,每天都能看到一个老妇人,骑着一辆环卫部门统一配备的带斗电动车。她是这一片的环卫工,在巡视路边和几个村民小组的垃圾箱,如有投放不到位的垃圾,她要及时给清理干净。我早晨起来时,她已经开始工作,一年365天,起早贪黑,风雨无阻。
时间长了,我们成了熟人,我见她的车斗里总有些纸箱饮料瓶等,也攒些废品,给她留着,她说零打碎敲卖点钱,电动车充电的费用就有了。
她有两个儿子,都是初中毕业。老大就地在家乡娶了媳妇,和父母分开另过,老二外出打工,还没有对象。
老大结婚没有房,她和老伴把自己的住房让出来,以养鸡建鸡场的名义在离村庄很远的一个山坡上包下一块地,盖了一排简易房,一边是鸡舍,一边是她的住处。她那个房子我去过,夏天热,冬天冷,后来手里有点钱了,给房子做了保温,夏热冬冷的情况差了一些。
她的大儿子成家之后,就开始和父母分心,她的老伴一度有病很重,都是她领着去医院看,跑上跑下的,她很晕,但却没有办法,儿子总是有事,没有工夫管他的老爹。
家里的事不过问,但该去父母那里索要的,一样不少。她们家里有四个人的水田地,每个春天都是她和老伴育苗插秧,扬化肥洒除草药,儿子弄辆半截子出去拉脚,儿媳妇养得细皮嫩肉的在家守着,到了秋天水稻收获了,他们颠颠地去父母家里背大米。她和我说,我们老了,干不动了,这水田也不种了。也真是,现在在一大片稻田地的边上,就她家的两畦改成了旱地,在那里栽上了刺五加树苗。
她老伴有糖尿病,养鸡起早贪黑太辛苦,就想琢磨一个轻省点的事情做。听说有人买了造酒设备做酒挺赚钱,他就和儿子商量,父子合伙在他的简易房上了一台烧酒设备。费了挺大劲一切就绪,老头也能熟练地操作了,儿子却突然改变主意,说他要扩大规模,父母这个地方不够大,愣是把这套设备搬弄到他的家里,在他家路边立起了卖酒的牌牌。
她和老伴很生气,但也只能打碎门牙往肚里咽,自己的儿子,能过得下去就忍了吧。她在环卫打扫卫生,每个月有一千多元收入,老伴养鸡,一年不出意外,也能挣下两万多元。吃粮吃菜不用买,生活开销主要就在吃药看病这一块。也得亏现在有新农合,能够给报销一部分。
她说自打儿子结婚,就被媳妇驯化,看着媳妇脸色行事,父母的话一点分量都没了。要是她想找儿子帮忙干个什么活,不凑巧,不是儿子自己有事,就是丈母娘家有活要干。
我看着她因为腰腿疼痛歪歪斜斜走路的样子,心里有几多感慨。现在乡下这样的老人真不少,60多岁,还在为生计奔波,真到老的不能动那天,如何是好?城里人老了,不管如何,手里能有点养老钱,现在社会养老系统也在一点点成熟,有儿有女的,也有把老人往养老机构送;那么农村呢?这些60多岁的人,被儿女榨干了身上的最后一点汁液,到自己风烛残年那一天,两手空空。过去说养儿防老,现在的儿子似乎自顾不暇,有几个能把老人留在身边,伺候这些正宗的活祖宗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7954881/e8f7efde8d8c10e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