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定挨光王婆受贿设圈套浪子私挑,主要写西门庆如何把潘金莲搞定的过程。涉及到的人物有三个,一个是西门庆,一个潘金莲,再有一个叫王婆。而这三个人之间的关系,会让人联想到一句歇后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此时此刻,潘金莲作为猎物而存在,是那只蝉,而西门庆则是螳螂,他想得到潘金莲却不知如何是好。这个时候,作为黄雀的王婆出现了,在王婆眼里,西门庆和潘金莲都是他的猎物。故事就围绕这三个人展开。
西门庆对潘金莲一见倾心,为得到潘金莲,求助于潘金莲的邻居王婆,而王婆负责给西门庆出谋划策。王婆一张巧嘴儿,帮助西门庆分析利害得失,说了各种成败可能。作为读者,看王婆一二三四五直说到十的时候,简直是血脉喷张真地为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拍案叫绝。
但是通常来说,这一段儿在小说中却属于可有可无,大抵会被省略掉,为何?因为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会展开来用一个一个小故事具体写二人计谋实施的过程。
从小说架构的角度来看,西门庆和王婆密谋的这个过程和情景是可以被省略掉的。因为他们所说的这些在后来的故事当中都详细进行了展现,比如王婆怎样去请潘金莲,潘金莲怎样来到了王婆家里,西门庆第一天没有来王婆家,第二天也没有来王婆家,第三天时如何装作偶然路过王婆家。于是西门庆和潘金莲有了第一次见面,以及西门庆如何得手……这些故事都是二人前期密谋的实施,完全不必要在小说当中二度出现。
也就是说,从小说架构层面来说,王婆和西门庆密谋的这个片段,往往会被普通作者省略掉。因为处理不好的话会出现两个现象:一是显着累赘,二是会显得重复,成为所谓的车轱辘话。这个属于技术问题,非常考验一个作者的写作能力,如果写不好,就成为赘笔败笔,如果写的好就成了妙笔生花。
金瓶梅没有省略这一部分,却化腐朽为神奇,其精彩也恰恰体现在此。这部分的出现反而让故事更加精彩,内容上看前后连贯,结构上看更为丰富多变。
所谓的高手,所谓的大家,就是如此吧,在常人认为不应该的地方,在常人不敢动作的地方勇敢地铺陈展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