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之前立了flag,说周更6.0结束前希望把一些对自己重要的问题梳理出来,来个自我对话和检查。今天是第12周第6天,也就是周更第六期还有一周多就要结束了,正好趁此逼自己写一写。不过今天写出来的,可能有一部分只是当下能想到的内容,以后会逐步迭代。
因为是对自己重要的问题,这篇文章前半部分更多是自我对话和剖析,最后来说说自己最近觉察到的小变化。
回到题目,思考对自己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要思考?对我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如何找到问题的答案?以及这些答案是如何影响着我的日常生活呢?
为什么?
从去年开始,我深切感受到,每一个在自己的领域做得比较出色的人,都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他们对自己有着相对清晰的认知,清楚前行的方向,明确目标,有着鲜明的观点,行动力和主观能动性都很强,然后这些都来自于他们扎实的内核、笃定的底色,归结到大家常用的三个字,就是“做自己”。
多萝西娅·布兰德在《成为作家》中也有提到类似的观点:“如果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如果你清楚自己对生活中绝大多数主要问题的真正看法,你就能够写出诚实的、原创的并且是独一无二的故事。但是这些仅仅是“如果”,要想找到自己信念的根基,需要兼顾卓绝的挖掘。”我对它的理解是:好的写作也是以做自己为前提的。从过去几个月的实践来看,做自己对我很有帮助。
当我笃定要寻找自己的内核,当我认真的呵护自我碎片,慢慢擦去覆盖在底色上的灰尘时,我的内耗越来越少,杂念也越来越少,能感觉到多数时候我是不纠结的,而且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只要我愿意敞开觉察,去探寻去看见,沉在水底的宝藏就会慢慢浮上来。而思考对自己重要的问题,就是做自己的一部分,有了这些问题的答案,自我碎片拼图中的缝隙就会逐渐消弭,会变成完整的合一的图画,这幅图画就是我。
对我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它们的答案是什么?
最近可能因为潜意识知道我在寻找这些重要的问题和答案,在生活中,我遇到不少灵魂拷问的题目,有在播客中听到的,有在文章中看到的,也有在社群里碰到的。五花八门的问题,都无非是问这几个方面:关于我自己;我与自我的关系;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物的关系;我与世界(环境)的关系。
关于我自己——我是谁?我是怎样的人?
我就是我,独一无二的我。虽然前年我曾遇到和自己性格和际遇很像的一个姑娘,但我知道,我们相遇之前、在那个课程的现场以及我们分别之后,我们都不曾真的像彼此一样,我们只是拥有相同的感受,相同的看待周围环境和关系的模式而已。
我是一个宝藏女孩,是丰盛的化身。在现实生活中,我的学习力强,悟性好,很多东西一学就会,一点就通;我的灵敏性不错,在很多时候反应迅速,行动力强,有时敏捷的像一只兔子,一发现蛛丝马迹就能马上反应并行动;在细节把握上也是一把好手,加上思维导图技能和耐心可靠的素质,可以应对大多数事情;有意愿且能较快掌握一件事或者一整个项目的全貌,能在大方向和图景上get到重点;我愿意尝试新事物并为之努力,也能快速识别和适应新的变化(这一点目前还只是一个小领域,将来希望能拓展到大的领域)。
理想中的我是一个愿意奉献自己,同时在做自己的人;是一个有凝聚力,能创造共赢的人;是一个能为自己负责,能自我清理与革新的人;是一个勇于担当且值得依靠和信赖的人;是幻化于无形,来自空无也鲜有执着的人。
我与自我的关系
我感到自己是有内核的,只要我愿意,就能活出属于我的精彩。我越来越自洽,越来越能理解自己。我希望成为自己的朋友和导师,能陪伴自己往前走,也能适时的做出指引。就像辉哥前几天写的文章里讲的,在找到别的Wendy之前,先做自己的Wendy。
我正在寻找自己的节奏。在过去的许多年里,我的节奏被自己忽视了,总是小心谨慎、亦步亦趋还担心别人的想法,现在在认真擦拭灰尘,把我本来的节奏感找出来。
我在觉察和看见自己的路上走着,这条路走了好几年,越走越宽广了,这让我很开心。我对安全感的要求很高,这也让我在遇到问题时,首先看哪一种选择更能让我感到安心。
我开始为自己的需求努力和发声,也能够在遇到内心冲突时首先从当下的平静出发,从事情的整体出发,做出平衡。越能看到自己的需求,越能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我的内耗就越少,自洽就越多,幸福感也越强。
我与他人的关系
过去好多年,当我和别人在一起时,自己的注意力就常常在别人身上,或者说是不自觉地被别人影响。在遇到彼此需求碰撞时,我总是分不清哪个是我的需求:是为自己而坚守,还是为关系而妥协?总是让步,却也不免拧巴。
现在的我敏锐地觉察自己,在遇到需求冲突时,会先区分出自己的需求,再看到和对方的碰撞,最终不管如何取舍,都是在非常清醒且尽可能自洽的情况下去做出决定。
我不必去刻意维持某一段关系,我只需要做好自己,然后把同频的关系吸引过来。我希望我的家人、朋友以及共事的伙伴都是与我心气相投、能彼此照应、看见和肯定的人,是能够相互成就的人。
希望我的身边总有让我信赖的朋友,生活里的新鲜事都可以和她们分享,同时我也愿意分享她们的喜怒哀乐,且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与物的关系
之前觉得自己对物品没什么欲望,也不会追求漫无边际的幻象。现在我明白那只是我没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我是有愿景、有追求的。现在的我会谨慎选择进入我生活中的物品,尽可能远离表面的浮华,而追求真正的需要和契合。我明白我们真正需要的物品是很少的,想想学生时代一个小床一个柜子一个行李箱一张书桌就足以盛下所有我们的必需品(甚至还有些空余)
我希望身边都是充满匠心和良质的物品,我和物品相互吸引,与彼此气息相通。我和我的物品,都带给人清净、平和、喜悦、怡人的感受。
我与世界(环境)的关系
过去的我,自以为可以适应任何的环境变化,但那时是把自我缩到很小。过去,我不太关注世界,关注周围时也是以一种极其微观的方式。现在我的“自我”开始萌芽长大,这时的适应并非将自我缩小以刻意适应,而是调整自我以尽可能自洽的方式去适应。
欲走向心中的愿景,我将从中观和宏观两方面逐渐补足对世界的认知,让我的能量更能匹配自己的愿景。
叨叨了两千多字,离结束此次自我探寻还有很长的一段字,暂先停下,下回再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