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心理每天写1000字
见面那声称呼究竟有多重要?

见面那声称呼究竟有多重要?

作者: 嬛姝 | 来源:发表于2016-04-24 14:26 被阅读185次

    (一)

    尤记得小学的时候,有次隔壁的大伯来我家吃饭,跟爸爸及其他大人在桌上喝酒闲谈时,讲了一件他自己的故事。他说,有一天中午他躺在家里午睡,突然听到有人来找他。隔着窗户,他听到那人高喊:“XX伢子,在家没?找你借点东西。” 就是这句话,他说,让他决定装睡不回答。他在酒桌上反反复复几次说道:“我都五十几岁有孙儿的人,他还叫我伢子,这听着就不舒服,我就不理他。他下次来还这么叫,我就还不理他。” 虽然大家都知道年轻人之间这样称呼是套近乎,但是对于像大伯这样年纪的人,只因这么一句称呼,那人如果不改,不知道跑多少趟才能如愿以偿借到东西。

    想想我们生活中是不是也有很多类似的场景。你兴致勃勃地去找到某人帮忙,或者仅仅是公事商谈,别人却对你爱理不理,你甚至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就发现气场已然不同。又或者你是被别人的称呼弄得不爽的那个人,别人再怎么在你面前磨蹭,只因为第一句称呼没有让你满意,你边看他浑身不是劲儿,只想快点轰走完事。

    好的语言如同美妙的音乐一样

    (二)

    我上初中时,有位远房阿姨家的女儿比我大几届,可以把参考书都给我。我就跟着哥哥一起去她家拿。那时候不知道是自我意识觉醒还是初中开始变得羞赧使然,小学时爱阿姨叔叔爷爷奶奶称呼长辈的习惯骤然变成见人微微一笑以表示意。所以见到阿姨时,我就例行微笑了一下,说我来借姐姐的书。哥哥倒是小声叫了一下阿姨。然后我就发现阿姨在洗衣服,一脸不情愿的样子,也不看我,哦了一声便继续自顾自地洗衣服。等她都洗完了,然后带我们去楼上,也一言不发。我当时心里有点狐疑,想起爸爸说的,你微笑别人怎么知道你是尊敬他的,你要称呼别人叔叔就叔叔,阿姨就阿姨。然后我突然心头一热,甜甜地对着她说一声:“阿姨,姐姐不在家,麻烦您帮我拿了。” 至今仍然记得,这句话就像一个开关一样,把阿姨热情好客地一面全部turn on了。她喜悦形于色地对我说,“哎,这算什么,你姐姐反正也用不着了。正好给你。对了,你妈说你成绩很好啊,是不是?” 就因为这句“阿姨”,我不仅拿到了姐姐的所有对我有用的书,阿姨还热情地给我一些水果回去路上吃,临了还嘱咐我有空上她家玩。

    坏的语言像利刺,伤人伤己

    (三)

    传统的婚礼上,都有新娘向公公婆婆敬茶,然后改口称“爸爸、妈妈。” 还有新爸爸新妈妈给的改口费红包。也许正是这种仪式,提醒新娘从此以后要称公公婆婆为爸爸妈妈。大部分的新娘应该都能做到,可是还是有些女人,婚后仍然不能自然地称呼婆婆为“妈妈”。嫂子就是这样,现在已经结婚3年了,孩子都一岁了,可是她每次也只是“诶”一声跟妈妈说话。妈妈总是多次抱怨,她任劳任怨,每天做饭洗衣服搞卫生带小孩,而且嫂子孕中还每天熬各种补身体的汤,现在也是她喜欢吃什么就买那样的菜,可是即使这样,嫂子却从来不叫。妈妈心里愤愤不平,跟其他婆婆交流,也都是劝她不要对媳妇那么好,说她不尊敬你,你不必对她那么好。你带小孩只白天带,她回来就给她;也别给她买那些喜欢吃的,她爱吃就吃,不吃别吃,诸如此类。虽然都是些生活上的细枝末节,可是两人之间的相处,稍有嫌隙,彼此之间都能感觉到。况且如果有人每天给你穿小鞋,日子也是比较难过的。可是双方各自有理,作为女人的,只是因为这一声称呼,不能让家庭氛围和谐,实在也是得不偿失。

    语言之甜蜜,不亚于蜜糖

    (四)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的事情,一件小事却影响深远。小至买碗早餐粥,你问一声大娘好,她也会多给你一勺糖;大至升职加薪,如果每次见到老板,你都只是微笑致意,另外的人确实王总李总的,在老板心里怕也是会有近疏之分。以前在某家公司时,上司一个劲宣扬人人平等,扁平化管理,所以我们大家都按习惯称呼他“X工”,本也相安无事。后来来了个国企出来的姑娘,一口一个领导,虽然他久经沙场,也禁不住笑得脸上的褶子都开了花,对于她的任何建议都给200%的支持,尽管后来发现浪费至少30%预算,这是后话了,但是足见这一声称呼对凡夫俗子如你我的杀伤力。最常见的是销售,一口一个帅哥、美女、老板、X总,看看有多少人为此心甘情愿地掏了钱包。

    当你处在求人的位置,请你恭敬地献上这一声称呼,即使不能助力,也能无害;当你处于被求的位置,对他人甜甜的称呼,内心暗爽时,也想想是不是能够坚守阵地和底线。这一小声,实是四两拨千斤,不得不谨慎对待。

    得体的称呼让人如沐春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见面那声称呼究竟有多重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ajf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