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被那场来势汹汹的感冒折腾得够呛,跑步也被迫停了下来,等到再次穿上跑鞋,已是半个月之后的事了。
好在这些年一直在坚持着,即使暂停了半个月,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只是,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不敢有什么挑战更远距离的想法,更不敢奢望半马,心想着,只要动起来就可以了。
跑步的意义在于,能够轻松掌控生活,让自己过得更有质感,这也是提升生活品质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坚持跑步十五年,也是不断挑战自己的十五年,在这期间,也曾有过想要放弃的念头,也有过想要偷懒的时候,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我们都不是圣人。
所以,偶尔的偷懒可以接受,更多的时候还是需要坚持着。跑步是如此,生活中其他层面也是如此。
![](https://img.haomeiwen.com/i8728211/1a2d4daf414c1a49.jpg)
有人说,想要做成一件事,是要以年为单位的,想要把一件事做得出类拔萃,需要以更长的时间跨度为单位。细细想来,的确是这样。
时间长了,当坚持跑步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之后,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利好,于是,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说到跑步,有的人喜欢晨跑,有的人喜欢夜跑,有的人喜欢白天跑,有的人甚至研究什么时间段跑步最好,我觉得,不必要纠结太多,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就好,只要动起来,就是最好的了。
有的人坚持每天跑步,有的人则坚持三天跑一次,到底怎样更好呢?也是众说纷纭。
世界卫生组织给出了一组数据,科学的训练节奏是,每星期保持两个半小时中等强度的训练,或者七十五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训练,或者二者相结合,但不要超出这个量。
要不然,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正所谓“物极必返”。
先生所在的公司有个跑团,跑团里有一位跑者,以他远远超出第二的跑量稳居榜首。先生说,那位跑者每天十公里,风雨无阻,配速也是快得惊人,两分多!
对于这样的人,我表示佩服,但是,并不主张。我比较倾向于劳逸结合。跑步过后,身体需要休息,一旦休息不好,短时间可能看不出什么,时间长了,就很难说了。
任何的事情都有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这不仅包括正向的,比如学习,比如工作,比如经验的积累,也包括反向的,比如身体的损伤。
![](https://img.haomeiwen.com/i8728211/380c0ff8c9caab30.jpg)
我的跑步,是从身体出现问题开始,我想,应该也有不少如我这般的人,尤其是人到中年之后,思想上有了保健意识,才开始跑步。
所以,对于速度,我从来没有强制要求,一切以自己舒适为宜,没有必要把自己搞得太紧张,跑步,是为了锻炼身体,而不是比赛拿结果。
记得在小城跑步的时候,不少朋友看到我在朋友圈跑步打卡,想和我一起跑,刚开始时很兴奋,说要一直跑下去,一个星期后,就打起了退堂鼓,半个月后就彻底消失了。
我觉得,她们坚持不下去,一方面是因为身体适应了舒适区的节奏,对舒适区外的情形很抵触。另一方面,则是没有科学的安排,靠着三分钟热度,肯定是难以坚持下去的。
不管是跑步,还是其他的运动,比如游泳、打羽毛球、跳绳、瑜伽……我们的目的,都是想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
既然如此,那就按部就班地来,量力而行,不要盲目,也不要急躁,更不要逞能。
想起前些天看到的一个新闻,河南一男子在健身房内卧推,被杠铃压住其脖颈,导致窒息而亡。
他曾做过健身教练,还参加过专业的健身比赛,明知道使用错误的器械和错误的锻炼姿势会带来风险,也知道锻炼应该量力而行。
他在无法正常举起杠铃的情况下,仍然强行将杠铃从架子上放下,最终因为体力不支,无法将杠铃放回原位置,导致事故发生。
事故发生时,他在拍摄健身视频,在某平台一共发布了二十多条与自身健身训练有关的视频,可能,他的本意只是想要挑战一下自己,却没想过,一旦挑战失败,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
写到这里,发现今天早上的思绪跑得有些远了,我想说的是,并不是每天跑就牛,跑得飞快就厉害,不管什么样的锻炼方式,一定要量力而行,不可冒进,以免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让我们一起动起来,保持适度地运动,为健康加码,为生活添彩,为梦想加分!
![](https://img.haomeiwen.com/i8728211/83998e7d9560223c.jpg)
2023年年度写作营第(265)篇 1534字,累计394037字。
网友评论